分享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转摘)

 韦姐 2010-02-27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默认分类 2007-09-15 18:32:47 阅读12 评论0 字号: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一 部位  足少阳胆经 胆腑 手少阳三焦
二 成因  少阳本经受邪或邪由他经传来
三 生理 经—行于头身两侧,络肝属胆,经别入季胁,布胸腔,过心脏。
       胆腑—藏精汁  喜疏泄(胆汁排泄有规律则阳明之气可降,太阴之气可升) 主决断 (调畅情志:1  精神愉悦而少抑郁;2心情轻松而少焦虑;3 思维果断而少忧郁。)寄相火。(不亢不烈,对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有温煦长养的作用)(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三焦—能量代谢的场所。是水火气机的通道。“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三焦气机调畅则太阳表气调和。
      阳气—小阳、一阳,幼阳、稚阳。不亢不烈,蒸蒸日上,作用于全身。对全身有温煦长养。
少阳主半表半里。
少阳病的特点和证候分类
特点—1 易经腑同病。2 易气郁,易化火。3 易生痰、生饮、生水。4易伴发太阳、阳明、太阴之气不和。
证候—1 经证:目赤、耳聋、胸胁苦满、往来寒热。2腑病: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用小柴胡汤统治。3兼证:兼太阳证、兼阳明里实、兼太阴脾虚、兼心神不宁
少阳病的治法和治禁
太阳主表,其气畏闭,发汗以启闭;阳明主里,其气畏亢,清下以平其亢;少阳主疏,其气畏郁,治宜和枢机、解郁结,和解以疏郁。禁汗、吐、下、禁利小便。(少阳三禁要详明,汗谵吐下悸而惊,甚则吐下利不止,水浆不入命难生)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苦为火之味,常见的是胆热—清晨重和胃热口苦—午后),咽干(少阳郁火伤津的表现),目眩(少阳郁火循经上扰清窍的表现)也。(提纲)(特点)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耳聋),目赤(少阳经气被郁或胆火上扰所致),胸中满(少阳经气不利的表现)而烦(少阳郁火循经上扰心神)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伤心气,心虚则悸)而惊(伤胆气,胆虚则惊)。
265伤寒,脉弦(主少阳气郁)细,头痛(偏头痛)发热(胆腑郁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阳明燥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胆、胃热扰心)而悸。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寒邪在经,少阳为小阳,其抗邪较弱,正邪分争,互有进退,于是邪盛则寒,正盛则热),胸胁苦满(少阳经脉受邪,少阳经气不利的表现),嘿嘿(心中不爽的感觉)不欲饮食(少阳受邪,疏泄失司,胃气失和的表现),心烦(胆腑郁火上扰心神的表现)喜呕(胆火犯胃,胃气上逆的表现),或胸中烦(胆热上扰)而不呕,或渴(胆腑郁火伤津),或腹中痛(木郁土壅,脾络不和,气滞血结),或胁下痞硬(气血郁结所致),或心下悸(三焦水道不调,水气凌心所致)、小便不利(三焦水道不调),或不渴、身有微热(兼太阳表证),或咳者(水邪犯肺),小柴胡汤主之。(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的主要临床表现)(柴胡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大枣)(柴胡和黄芩—柴胡是解经邪的、解郁。黄芩清腑热、清热,都是针对少阳经腑来说的。同时也是针对少阳病经腑同病、易气郁、易化火的特点。柴胡解热要用到20克以上,舒肝用10克左右,升阳5克左右就可以了。半夏和生姜—1辛散的药物,可以疏通气郁,助柴胡解郁;2化痰消饮去水。针对少阳病易生痰、生饮、生水的特点;3 和胃止呕。人参甘草 大枣—1 助少阳正气以祛邪 2补太阴脾气,防止少阳之邪内传太阴。体现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精神。)(和解剂都煮后去渍再煎)
小柴胡汤的适应证:
1 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的证候
2 少阳病兼太阳表气不利的证候
3 少阳病兼有阳明里气不和的证候。
4 三阳同病而少阳邪气偏重的证候。
5 阳微结
6 热入血室
在现代医学可以用于:1 发热性疾病,2 消化系统疾病。(肝、胆、胰、胃、肠) 3 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97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正气不足,气血虚弱),与正气相博,结于胁下(少阳经的部位),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寒邪伤少阳经的表现),嘿嘿(胆腑受邪,少阳气郁,情志不爽快的感觉)不欲饮食(少阳气郁,胃气不和的表现),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在五行中克我者为“高”我克者为“下”)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266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少阳经气不利的表现),干呕不能食(胆腑有热),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主气郁)紧者,与小柴胡汤。
99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脖了两侧是少阳、阳明经所过)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热在阳明)者,小柴胡汤主之。(三阳同病,少阳邪气偏重者)
100 伤寒,阳(轻取)脉涩(气血不足),阴(沉取)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木郁乘土,气血不足,经脉失养),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阳病兼有太阴里虚)
101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少阳不和兼太阳病)
229 阳明病,发潮热(阳明郁热),大便溏,小便自可(可犹宜也),胸胁满不去(少阳经气不利)者,与小柴胡汤。
230 阳明病,胁下硬满(少阳经气不利),不大便而呕(胆热犯胃),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汗出而解。(少阳不和兼有阳明证)
148 伤寒五六日,发头汗(三焦热郁,郁热上蒸的表现),微恶寒(太阳表证),手足冷(阳郁于里,不能达于四末),心下满(少阳气郁),口不欲食(热郁少阳腑),大便硬(阳明热结),脉细(沉细,主阳气内郁,气血内伏)者,此为阳微结(三阳气机轻度的郁结),必有表,复有里也。可与小柴胡汤。脉沉(主气郁),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三阴气机的郁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阳微结证)
98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脾虚饮盛,饮邪阻滞气机)
267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少阳病误治),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146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邪在表,但邪不重),支节烦(“烦”犹剧也)疼(提示风寒邪气侵袭四肢),微呕(胆热犯胃),心下支结,(少阳经气不利)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太阳、少阳邪气不重,但有太阴中风的支节烦痛。)(柴胡桂枝温胆汤和柴胡桂枝温胆汤定志汤可以用于治疗精神抑郁症)(1 外感兼关节疼痛的;2 胃肠系统疾病兼有痹证的,3 痹证兼有肝气郁滞的。4 精神神志方面的疾病。5 治疗脂膜炎;6 不宁腿综合证。)
103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于小柴胡汤;呕不止(是心烦喜呕症状的加重),心下急(是心下支结的加重――少阳胆热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邪热与胆腑精汁相合而形成少阳胆腑热实证),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适应证:1 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104)(136);2 少阳胆腑热实(相当于急性胆囊炎证、胆道结石的急性发作、胰腺炎、重症肝炎、急性阑尾炎。单纯性肠梗阻)(103)(165)3 代承气汤用于治疗阳明腑实和杂病腹满之实证。4 治疗瘥后复发热而脉沉实者。5 治热厥属于里热实证者。)(可见心下痞的方证:桂枝人参汤证 大柴胡汤证 五苓散证 十枣汤证 泻心汤证) 
165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少阳实热邪气郁于胆腑),呕吐而下利者(胆腑实热下迫肠道),大柴胡汤主之。
104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少阳病),日晡所发潮热(阳明病),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汉代的成方)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阳明里实的特征),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服柴胡加芒硝汤主之。(少阳不和兼有阳明里实)
147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伤脾阳的过程),胸胁满微结(少阳经气不利),小便不利(三焦气机失调),渴(津伤)而不呕,但头汗出(三焦热郁,热郁三焦,热不得外越)(但头汗出――栀子豉汤证,湿热发黄证,水热互结的大结胸证,火邪伤阴内热证,少阳三焦热郁证),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宜柴胡桂枝干姜汤(柴、 黄芩――清解少阳 干姜、甘草――温补脾阳 桂枝――畅达三焦。通阳化气) 天花粉――生津止渴 牡蛎――软坚散结治胁痛。临床应用注意1 肝胆有湿热、肝胆有气郁――胁痛。2 抓脾虚――便溏。3津液不足――口渴 )主之。(少阳不和兼有太阴脾虚)(乙肝的病人,病程比较长久,中医常常辨为湿热毒邪内郁,所用的基础方:柴胡12克 黄芩12克 土茯苓10-15克 茵陈12-15克 凤尾草12-15克 草河车10-15克 叶下珠10-15克 垂盆草 炙甘草。本方清热利湿、疏郁解毒。兼有血瘀加红花 茜草 当归 白芍各10克。有早期肝硬化者加土鳖虫10克 鳖甲30克 泽兰10克 生牡蛎30克,还可以加莪术和白术。兼有湿毒凝结,肢体腰背酸胀,苔腻不脱者加生石膏10克 寒水石10克 滑石12克 竹叶12克 银花10克。兼有脾虚便溏加茯苓15克、白术10克。兼脾寒泄泻者基础方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交替使用。)(同时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但要加重养阴药的分量。可治疗慢性结肠炎。有过敏或激惹现象的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痛泻要方加蒿本(要小于6克)。也可用于乳腺增生、肋软骨炎、热病之热少寒多者、胸膜炎、感冒发热兼心脾阳虚者)
107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少阳经气不利)烦(郁火扰心,胃热上蒸)惊(心神被扰,胆气被伤的表现),小便不利(三焦不畅),谵语,一身尽重(热邪弥漫三阳),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用于燥狂型精神病,精神分裂证)
269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烦燥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270 伤寒二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271 伤寒二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热入血室证
1 成因――患外感病时,经水适来或适断,血室空虚,邪气乘虚内入与血相结。
2 证候分类和治法
(1) 血热互结,阻遏肝经气机,肝经气滞血结――胸胁满痛,如结胸状,后世称之为“血结胸”;瘀热上扰,肝不藏魂――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治法――刺期门(肝经募穴,锁骨中线第六肋间)“随其实而泻之”。临床用三棱针放血,泻血分瘀热。
(2) 血热互结,阻遏少阳气机,正邪分争――寒热交作,如疟状。;阻遏少阳的阳气而出现恶寒;少阳阳气起而抗邪就出现了发热。
143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痛,如结胸状,谵语者(肝不藏魂的表现),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144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加茜草,丹皮,赤芍)
145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阳明腑实的谵语)及上二焦(热陷心包的谵语),必自愈。(上三条邪来自太阳)
216 阳明病,下血(热迫胞宫之血妄行),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邪气来自阳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