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水鱼的加工技术之(2)-食品手册

 退休工程师 2010-02-27

淡水鱼的加工技术之(2)

   淡水鱼类的冷冻加工广泛应用的水产品保鲜技术,基本上是冷却保鲜和冻结保鲜两大类。冷却保鲜在70年代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基本形式有下面几种:


    1.辐射保鲜 是用r射线或钴60对食品照射灭菌的保鲜技术。

    2.集装箱保鲜 多用于船上和陆上贮存、运输,分为保冷和自带制冷装箱两种。

    3.气体置换包装保鲜 是将二氧化碳或氧气充人包装内 置换氧气达到抑制细菌繁殖和防止脂肪氧化的技术。

    4.微冻保鲜 是鱼在-2~-5℃温度范围的保鲜技术,保鲜期大致20~27天。

    5.冰温保鲜 是利用各种食品的不同冰结点,在0℃以下的负温度范围内,不冻结状态下保藏食品的技术。(0~-1℃保鲜期7~10天)。

    6.冻结保鲜 是在-18℃以下使鱼产品冻结,抑制细菌生长达到较长期保鲜。 目前应用的新技术有低温保鲜、紫外线和臭氧与冷却保鲜并用或单独使用灭菌保鲜法,日本应用的氯化钙盐水冻结保鲜等。通常情况下冻结保鲜主要是吹风冻结、接触冻结、喷淋冻结和浸渍冻结等几种方法。

    淡水鱼的冷冻加工可以在产地安装小型冷冻装置进行生产,有利于实现原料鲜度好、污染少、易洗净、冻结和冷藏速度快的质量要求,保证操作规程和食品卫生法的严格执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