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均线与指标 - 投机理念实战技法转帖学习版 - 知行合一股校论坛 - Powered ...

 lyk007 2010-02-28

浅析均线与指标

浅析均线与指标

   经过改造,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均线占据了主导地位,二是指标的意义不是最重要了(特指副图上的指标),三是交易的周期变大了。

    均线我不把它当成指标,我觉得它是天然产生的。越是原生态的,越接近本质。读书都提倡读原版书,研究市场也要研究原版市场才好。均线有很多好处,长期均线是多空的分水岭,中期均线能提供可靠的阻力与支撑,短期均线的穿越是有价值的入场点。均线反映趋势,均线过滤波动,均线让你看到市场在沿着一条平滑的有方向的轨迹运动,交易变得简单而明确。

    不同位置的均线有不同的含义,根据均线金叉与死叉操作,也仅有40%的准确率,因为金叉也有假金叉及被动金叉。金叉前面有基因,寻找基因捡黄金,这个基因就是金叉前面的见底K线语言,如十字星,锤子线,曙光初现等。还要判断均量线交叉,MACDKD)背离,快线与慢线交叉后的方向一致,缺一不可。反之死叉同理。同时要注意均线所处的位置与乘离,时间跨度。

  但是有利必有弊,我还是没有稳定盈利的原因就在于市场经常进入盘整区,均线在此无用武之地,我吃了大亏。我为什么会遇到盘整区,因为市场大部分时间就是处于盘整区,而我为什么会吃亏,我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上看到了一句话:有一种市场傻瓜,他认为任何时候他都必须交易。我就是市场傻瓜,我后来才知道。

  关于均线,还有重要的东西要说。第一就是SMA和EMA哪个比较好,我曾经一度摇摆不定。《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中说,SMA的测试结果更好,我就用 SMA。很多人说EMA的好处,我又回头用EMA。指标之王MACD是用EMA来计算的,而且EMA更贴近市场的即时价格,这是支持EMA的观点。我现在的想法是,均线是来反映趋势的,不是用来标示即时价格的,要看即时价格直接看K线不就得了。而且如果要求均线更贴近即时价格,则它的过滤功能就会打折扣。我们使用均线的目的在于均线揭示趋势的长处,而不是它反映即时价格的短处。在对比中长期均线给出的多空分界点来看,SMA很明确,而EMA则比较模糊,原因就在于EMA与市场价格比较纠结。此外,我比较推崇的布林线的中轨也是用的SMA,布林线中轨的作用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SMA的优势。
  均线中涉及一个生命均线的问题,到底是多少期见仁见智,我想这种争论意义不大,真正的市场密码谁也不能准确推敲,在实践中有效果就很好了,不求尽善尽美。我看MA20就很好,至少布林线的表现说明了20是个可靠的数字:盘整的时候中轨来回穿越,单边的时候中轨又成为有效的阻力或支撑。这就够了,理想中的生命中轨是测不准的,可能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还有一个就是均线的周期选择问题,简单点的用整数,5、10、20、30、60等等,复杂的用什么斐波那契数列,或是季线、半年线、年线等。我认为复杂不如简单,市场虽然难以预料,但绝不神秘。周期接近的均线效果都差不多,所以不如简单明了。比如20与斐波那契数字21,给出的阻力支撑与突破信号相差无几,早一点晚一点的问题,根本不值得考虑,更不用说判断孰优孰劣了,完全不必要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说句不客气的话,把时间用在这些不一定有用的数字上面,不如研究点别的



振荡指标:

关于振荡指标,我有两个想法:

  一、振荡指标发现了市场波动的节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伟大的发明;

  二、现在的振荡指标太多太重复了,这对于技术分析意义已经不大了。

  先说第一条,波动的节奏。不管是最无方向的盘整市,还是最强的单边市,价格或强或弱都在走波形结构。盘整市不用多说,就说强单边市,我发现在某个时间周期上价格强烈的拉升或下跌,并无短暂回头的迹象,而振荡指标已经严重钝化。但这时候并不表示市场失去了波动的节奏,只要看一下更大的周期的图表,你就会发现原因,价格正走在运动最快的位置——振荡指标运动在中轴与超买或超卖区之间的区域。换句话说,1分钟图上振荡指标超过了90并严重钝化,原因就在于5分钟图上振荡指标正处于60-70的位置而且正在快速上升。不要埋怨振荡指标容易钝化,小周期的指标要受制于大周期的指标运行,大周期受制于更大周期。只要你注意结合多周期,你就会发现价格运动总要歇歇脚的。
  第二条,我记得一个老帖子,是高手写的,说掌握波动要多看几个振荡指标,可以互相验证,降低出错的概率。这种观点我极度反对,相互验证可不是滥用的。振荡指标的设计思路虽然大同小异,但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可以说是近亲繁殖,它们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或叫共线性,这种验证不具价值。比如,你说SMA20表明是空头市场,EMA21也表明是空头市场,这样的验证有价值吗?再比如,石油与澳元有超过90%的相关性,你在判断澳元走势上用石油来验证,也是没有价值的,它们本身就有极高的同步性。民意调查要尽量的分地区、分行业、分种族、分阶层,也是这个道理,在多数州获得黑人支持是不足以表明奥巴马的支持率领先的。

  振荡指标选一种喜欢的就够了,我喜欢KDJ,因为看着简洁而舒服。这就够了,一切要保持简单。



MACD:指标之王?

    现在MACD我也看,但已经不是很推崇了,原因是太慢。其实我认为,至少副图上的指标,作用只是告诉你现在市场在什么位置,在走到现在这个位置之前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知道。既然如此,我最好用灵敏的指标,我不指望指标告诉我未来的事情,但是现在的信息一定要及时,至于是真动作假动作我自己判断。
  说具体点MACD的快线计算了均线的距离关系,但是我能从K线图上看到两条均线的相互位置,至于它们的距离何必精确衡量呢,在一个趋势中两条均线若即若离是市场本身的节奏,再准确的研究这种距离关系是不是有点繁琐而无效率呢。MACD最有价值的形态是中轴的穿越与背离,其中慢线的穿越更有说服力,但试想,等慢线也穿过了,K线图上的头部或底部形态已经很完整了,我等MACD的信号不如研究K线的形态。同样的,MACD背离发生时,头部形态已经很清楚了。当一个貌似头部的形态形成时,你不知道它是不是头部,也可能是盘整区啊。《高级技术分析》统计过,头部形态最终形成的概率不超过三分之一,MACD背离成功的概率不超过四分之一,两者相互印证也没有多少胜算。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指望指标帮你预测,只要它能及时的告诉你市场状况,所以我钟爱灵敏的振荡指标。
  关于MACD是振荡指标还是趋势指标的争论,我偏向于趋势指标。原因就是它没有振荡指标所指的高位区,大趋势来临时,MACD随着均线一去不回头,它距离中轴只有更远,没有最远。从这方面讲,MACD少了追逐波动的特性。也许是它的趋势特性所致,MACD背离与K线头部形态有很明显的共线性,相互印证的价值不大。



布林线

    我钟爱布林线,我认为它在西方技术分析的指标设计中独树一帜。
  先说布林线的设计思想。中轨是SMA20,所谓的生命线。上下轨的设计应用了概率统计的经典原理,即以均值为中心,两倍标准差为偏差的95%的置信区间。这个原理本来不是应用在时间序列上的,但一旦运用,效果同样光芒四射。越是基本的原理越是能反映本质,这一点上,布林线是浑然天成的。

  前面说过振荡指标的小周期受制于大周期的规律,这个规律在布林线上表现的最为明显。举例来说,M1上价格已经触到了上轨,而M5上价格有效突破了中轨,这时候超过90%的概率M1上布林线要开口,价格会一路上行,直至触到M5上轨。类似的规律很多,但我建议看大周期,大周期更为可靠,而且赚头大,何乐而不为。

  用布林线来判断波浪也很有效。当价格有效受制于中轨的一段走势中时,基本可以认为是运行在某一浪中,如果突然改变节奏,破了中轨,触及下轨,可以认为是调整浪,如果下轨开口,就要警惕有可能是头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