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器人厨师”进南宁“搅局”?

 zhxlimm 2010-03-01



“机器人厨师”进南宁“搅局”?



健报   2009-08-26          

  《健报》记者 李军 文/图

  它会炒400多道菜,却里外不是“人”

  它号称炒菜时,吻合了低油少盐的保健潮流,能极大地保留营养;

  它能2分钟内做好一道“宫保鸡丁”、“蒜蓉炸虾”等传统名菜;

  它的炒菜程序,据称由22位中国烹饪大师和营养专家、180位中青年烹饪高手负责拟定设计;

  ……

  它,就是一台机器人,会炒、爆、煸、烧、熘400多种中国菜的机器人。

  8月炎夏,据称1台能做400多道菜兼炖老火靓汤的机器人,亮相邕城。8月21日,《健报》记者见到了这台“机器人厨师”的“真身”。

  “机器人厨师”含后勤系统在内,占地约3平方米左右,外形有点象IC卡电话亭或观光电梯间。

  据了解,这台“机器人厨师”由编好的电脑程序实施全线控制,烹调前,只需把名厨拟定的流程,编成做菜程序,预先设在机器人的芯片中,再把菜的原料及佐料,放在专用的工具盒内,按动触摸屏,选择好菜单,“机器人厨师”1~2分钟内,就能烹制出美味的菜肴。

  

  它,或会让厨师“黯然下岗”

  “机器人厨师”的推广者刘晓侠,来自北京,她表示这种“机器人厨师”,其烹制菜肴的程序,由“22位中国烹饪大师和营养专家、180位中青年烹饪高手负责拟定设计”,因此,烹出的菜肴,“基本上与特级厨师的手艺一致”。

  刘晓侠介绍称,“机器人厨师”在电脑控制下,可做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等,还掌握了中式菜肴“主要招数”:可精准完成晃锅、颠勺、划散、倾倒入盘,并可娴熟地炒、爆、煸、烧、熘、炖等。

  “光是设计一个‘颠勺’的动作,研发者就花了3年的时间。”刘晓侠表示,凤凰卫视著名主持杨锦麟,中国厨师界泰斗级人物高秉义等,都曾参与“机器人厨师”的研发改进,并多次试吃“机器人厨师”的“作品”。对“机器人”做出的菜肴,赞不绝口,认为部分菜肴,由于程序为采纳厨艺大师们的做法,并用电脑实施流程控制,达到了特级厨师的水平,且出品的质量很稳定。

  培养1名特级厨师,累计成本不会少于百万,而特级厨师在南宁市面上的月薪,不会低于3万元,1名有名头的厨师,1年下来就是30多万的薪金支出。而按照刘晓侠的说法,1台“机器人厨师”的售价,也就30多万,一次投入,还能用上很多年。

  若如此,这“机器人厨师”,真会是那些学艺不精的厨师的“梦魇”。

  继人下棋下不过机器后,难道人的烹调水平,也将输给机器么?

  

  “机器人厨师”颠覆了什么?

  中国菜,有多博大精深?实施标准化有多难?

  看一组数据,就能略知一二:川菜做法有爆、干煸、炝、氽、卤、糟醉等,仅做法就有将近3000余种!

  复杂的、极易走形的做法,师傅秘传不宣式的“传帮带”授徒,使得中国菜很难实现在不同的地方,做出同一种口味。

  广西知名餐饮专家吴培雄,曾品尝过“机器人厨师”煮出的菜肴。吴培雄对“机器人厨师”的能耐,很有感触。他觉得“机器人厨师”很好地解决了中厨的两大瓶颈:1、“百厨百味”。即同一种菜,100名厨师做出来,有100种不同的味道。2、“一厨多味”。即做菜时,受到环境、心情、原料、火候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一个厨师,做同一道菜,不同的时间里,也会有不同的味道。

  刘晓侠称,由于程序固化,并实施电脑控制,“机器人厨师”所做出来的菜肴,只要配料单没变化,“100年后照着做,还是100年前的那个味道”。

  说白了,“机器人厨师”就是颠覆了中国菜不易标准化的这个难题。

  

  领略“机器人”的“魔力”

  

  以往机器人,多半是出现在科幻片里,或工业生产的流水线上,但现在,“机器人”来到了厨房。

  采访当日,《健报》记者得以近距离地领略了“机器人厨师”的本事。

  “我们把操作机器人的人,只叫做‘操作员’,而不是厨师。”刘晓侠如是介绍称。只见操作员点击电脑触摸屏,设置了要炒的菜的程序,随后将专用的主料、配料盒

  放入机器人的“腹内”。随着程序启动,机器人自动点燃了天然气,并自如地控制着火力大小,放原料、过油、捞起、放佐料……一气呵成。

  1分钟内,一道香喷喷的“蒜蓉炸虾”出炉,机器人即时关火;随后,高压水枪将油锅里的残油冲洗干净,1分钟后,又一盘“宫保鸡丁”出炉……

  一切都仿若魔术,不哼不哈的“机器人厨师”自如地颠勺、翻炒、盖锅盖,比真人还利落。看得周边的人目瞪口呆。

  刘晓侠表示,这台机器人由于程序设计紧凑,炒菜过程里,没厨师的转身、弯腰、拿原料佐料等多余动作,因而做菜的速度,比一般的真人厨师,要快得多。

  吴培雄认为“机器人厨师”的出现,会给南宁的健康餐饮注入全新意味。

  

  “广西人以前没得吃,现在是不会吃”

  

  广西营养专家、自治区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陆光成表示。他对“机器人厨师”研究不深,因而尚无法对其“维护营养”的本事下定论。

  陆光成表示,中国菜,讲究“色、味、香、形”四位一体,却不太注意营养。传统烹制方法,如长时间的炸、焖等,对水溶性维生素、无机盐、生物活性物质等,会有极大损坏。

  《健报》记者查阅资料获悉,20年来,广西人的每日人均油脂的摄入,增加了几乎两倍。肥胖率同样翻倍增加。

  陆光成称,以前广西人的饮食,普遍缺乏蛋白质、脂肪,这就导致了烹调时,往往加重了口味,加大了油盐的添加。广西人比起北方人而言,饮食应更清淡些,但多油高盐也是普遍现象。整个中国,目前吃得比周边的韩国、日本,乃至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口味更重更油腻。

  于是,国家正准备推出《国民营养条例》,主要就是解决“有得吃,但不会吃”的问题。

  陆光成还称,若“机器人厨师”真能实现饮食的“少油低盐”健康化,不啻为一种极大的进步,对广西人饮食观的冲击,也将是可以想见的。

  “机器人厨师”颠覆了“厨房”这一概念。

  程序操作员在电脑触摸屏前,输入做菜的程序。

  “蒜蓉炸虾”在1分钟内就能出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