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汉字与篆刻

 hansa 2010-03-04

漫谈汉字与篆刻

中国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与镌刻(包括凿铸)结合,用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从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则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坚实而良好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更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以及秦汉的玺印,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作为权利和凭证的信物,而其它类型的印章也同时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最早的古玺,大约属于战国时期,无论官、私,都称作“玺”,制作精工,玺文精微,章法生动,日趋成熟。到了秦代,皇帝之印则称作“玺”,一般人的就称之为“印”。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篆,与秦代使用的小篆相近,印文注重秀丽,印章讲究艺术,方形官印加“□”字格和“田”字格;长方形加“日”字格。除官印、私印外,还有以成语入印的,已开后世闲文印之先河。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灿烂辉煌的时期,汉代除帝王印仍称“玺”外,其余都称“印”。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现在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词,即源于此。

汉印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比以前更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汉印以廖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的隶书兴起有很大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此外,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汉印分铸、玺两种,西汉的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西汉末年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东汉的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为东汉末期社会动荡,战乱不已,官员将领经常变动或阵亡,造成封拜频繁,往往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预先准备好的印坯上临时急就凿刻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饰。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给后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印章,大体上还是沿袭汉印的形制。南北朝由于纸张已普遍使用,新的铃印方法也随之产生,“濡朱之制”即是这个时期新的产物。隋唐五代直至宋元的官印,印面增大,竞尚朱文。印文曲屈向绕,借以填补印面的空隙。到宋代发展成为九叠篆,失去了传统篆书的优美法度。隋唐宋元时代,书法绘画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人出于鉴藏书画的目的和书画在作品上铃盖印章渐成风气,从而收藏印、斋馆印和闲文印盛行,这是实用的玺印向篆刻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书法和绘画作品上加盖鲜红夺目的印章,使书画作品能受烘托之妙,印章与书画有机地融为一体,印章成为人们同时欣赏的对象,被称之为“金石书画”。

宋元时代印章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出现了许多以此为能事的文人和书画家。宋元很多私印,也颇有艺术性,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最富特色,已用隶书、楷书入印,是后世篆刻家重视的印章资料和取法的范体。古代玺印的材料质地多为金属和矿石等,这些材料,虽有耗损缓慢和垂诸久远的优点,但由于硬度高,坚涩难刻,古代制作须出自专门的工匠之手。据传元代画家王冕最早采用花乳石来刻印,花乳石易于镌刻,自王冕后,就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明代文彭也有用灯光石(即冻石)刻印的记载。石质材料的广泛使用,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条件。

明代中叶,印章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篆刻艺术,它从实用品、书画艺术的附属品而发展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篆刻”一词原为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的意思。“篆为篆书,刻为雕刻文章也”。汉杨雄《法言》一书中说:“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是指作辞赋苦心孤诣地雕章琢句,后来却成为镌刻印章这一艺术的名称。篆刻艺术在明清两代高手如林,派别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贯、姓氏、师承关系及其活动区域来命名的。从明代中期到晚清的近500年中就出现了各种风格的流派,从而把中国古代篆刻艺术推向了又一个鼎盛时期。

明代的文彭被后世奉为篆刻之祖。其圆珠文印,参与小篆结体,秀丽典雅;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匠心独运,被称为“吴门派”。与文彭齐名的何震,早年师法文彭,后又取法秦汉玺印,被誉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篆刻流派之多为前所未有。初期以程邃最为出色,他的篆刻能“力变文(彭)何(震)旧习”,自成风格。其白文印师法汉印,厚重凝练;朱文印擅用大篆,离奇错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础。清中叶篆刻艺术进入兴盛时期,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当属丁敬和邓石如。丁敬的篆刻直接取法明人,以朱简为重,又以汉印为宗,从中吸取营养,孕育变化创新,借古开今,开“浙派”之先河。邓石如的篆刻容“真草隶篆”四体于一炉,早期师法“微派”,又受程邃影响,初以小篆入印,后又参与石鼓文、汉碑等笔意,为印外求印开拓了新的途径,自成一家,被称为“邓派”。清代末叶的许多篆刻家都受其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晚清篆刻家赵之谦,他的书画造诣精深,其篆刻既借鉴秦汉玺印,又以碑刻文字入印,白文印端庄,朱文印秀丽,字印一体,情趣盎然。边款又别具一格,独有创意,自成“赵家”一绝。吴昌硕是清末艺坛的巨擎,他擅长钝刀硬入,刀法冲切兼用,其作品寓秀丽的意趣于苍劲的古朴之中,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被后人尊为“吴派”。

现代的篆刻家在继续开创篆刻流派艺术的发展道路,借鉴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突破秦汉玺印和明清流派篆刻的规范,勇于革新,不断探索,揭开了现代篆刻艺术新的一页。以齐白石影响最大,他的篆刻初学丁敬和黄易,进而又追摹赵之谦和汉玺印,他还把《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等汉、魏碑刻书法,融化到他的篆刻中去,以简练的刀法和汉代《急就章》的神韵,创造出了奇恣跌宕,淋漓雄健的“齐派”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