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靺鞨族的来源与变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

 庄户人家 2010-03-07
一、来源与分布
  
  肃慎族系挹娄之后,先后出现的族称为勿吉、靺鞨,大体在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曰靺鞨。①勿吉为中原人所知,是在5世纪下半叶②。勿吉一词含义,为“深山老林”之意,是今满语“窝集”在古代的汉字异用。被用作族称,是因该族散居深山密林中以狩猎为生之故③。
  靺鞨称号始见于史书在563年(北齐河清二年),但最初靺鞨之“鞨”写作“羯”,《北齐书·武成帝纪》河清二年条就是这样写的:“是岁,室韦、库莫奚、靺鞨、契丹并遣使朝贡。”河清三年条记靺鞨朝贡也是作“靺羯”①。565年(北齐天统元年)史书中开始出现“靺鞨”,同上书天统元年条载:“是岁,高丽、契丹、靺鞨并遣使朝贡。”二年、三年、四年条记其来贡,也皆作“靺鞨”,而未用“靺鞨”②。在这以后,“鞨”并未完全取代“羯”③,直到唐、宋、元三朝的史料中,有时还出现将靺鞨写作靺羯。如714年(唐开元二年)唐册封大祚荣的大臣崔忻返回途中在今大连市黄金山的刻石、《通典·乌洛侯传》、《文献通考·室韦传》,都是将靺鞨写成靺羯。《契丹国志》中也是靺鞨与靺羯互见。
  勿吉与靺鞨虽出现于不同历史时期,但并非族称的改换,而是同一语词在不同时期的异译。因为今读hè之“鞨”,不见于《说文解字》;羯,《说文解字》作“居谒切”,即读ji,与吉(ji)音同。以今读音而论,靺羯(m6 jié)与勿吉(wùji)音也相近。可见,靺羯与勿吉只是同音对译用字不同,靺鞨是靺羯的改写④。
  勿吉、靺鞨族的来源,一般都根据史书记载,认为它源于挹娄。其分布区域,《魏书》只笼统说“存高句骊北”,《北史》、《隋书》也未对其地域作完整介绍,只是在叙述诸部所在地时,讲到它们在白山(今长白山)、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龙江)地区。按两唐书载,其地“东至于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的,北邻室韦”⑤。相当于今地理,东临日本海,西约以今俄国结雅河及我国嫩江附近与室韦、契丹相邻,南在今松花江上游地区及图们江处与高丽接壤,北达鄂霍次克海及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在这一区域内,“数十部”靺鞨人散居各地。其中著名的七部大体是:粟末部最南,抵长白山而居,约在以今吉林省吉林市为中心的第二松花江地区;伯咄部在粟末部东北,在今拉林河流域;安车骨部在伯咄部东北,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南和以东地区;拂涅部在伯咄部东,今牡丹江下游以东至兴凯湖一带;号室部在拂涅部东,约在今兴凯湖南的绥芬河流域;黑水部因居黑水两岸得名,分布在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处附近下至博朗湖一带的黑龙江南北地区;白山部在粟末部东,约居于今牡丹江上游及其以东的延边地区。⑥七部之外的诸小部分布,只知在今黑龙江以北和俄国滨海地区,尚有思慕、郡利、窟说、莫曳皆、虞娄、越喜等部。①
  此外,在隋末唐初先后有两批靺鞨人迁出上述地区,移住今辽宁省朝阳市一带。第一批约在612年(隋大业八年)②。是年,隋炀帝杨广征高丽,当时附于高丽的靺鞨南境的厥稽部酋长突地稽,率其部及另七部凡千余家归隋,隋炀帝安置他们于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八部为:厥稽部、勾使来部、窟突始部、悦稽蒙部、越羽部、步户赖部、破爱部、步括利部③。唐太宗李世民时,此八部又一度被移居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昌平城④。第二批在668年唐亡高丽国后,被迁的主要是后来创建渤海国的大祚荣所在的粟末靺鞨(即原靺鞨粟末部)人。他们在唐对高丽的战争中,站在高丽一边与唐抗争,高丽国亡后被强迫迁于营州(州治在今朝阳市)⑤。
  
  二、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
  
  勿吉、靺鞨族的社会生产,比挹娄时期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大多数领域还只是量的增加,尚未达到引起社会变革的程度。狩猎业还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生产部门之一,尤其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更占有重要地位。角弓和楛矢既是他们的狩猎工具,也是他们的战斗武器。为了增强弓箭的杀伤力,猎取皮大、毛厚和肉多的大野兽,他们常在每年七八月间“造毒药,傅矢以射禽兽”。在捕打的小兽中,貂最为他们重视。勿古人为了多猎取貂鼠,流行着一种习俗,父母若在秋冬死时,“以其尸”作诱饵“捕貂”⑥。貂是一种毛皮小兽,对一个尚未进入文明社会的民族来说,貂对于解决日常生活所需本无多大意义,有这一情况出现,联系在此之前中原地区已有“挹娄貂”美名流传,显然是为了交换。因此推断,勿古人的狩猎生产已不同于原始的狩猎活动。
  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耕作方法已采用“耦耕”,达到相当于中原地区春秋时代的耕作水平。农作物的品种有粟、麦、穄,并种植一种名“葵”的蔬菜。粮食作物已食用有余,出现了“嚼米酝酒,饮能致醉”⑦。畜牧业以养马、喂猪为最普遍,且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如北魏太和初(元年,477)勿吉人向北魏朝贡,一次就献马500匹;靺鞨人养猪,一些富户已多“至数百口”①。猪和马之所以成为他们主要的饲养牲畜,是因为猪是他们的衣食之源,“食其肉而衣其皮”;马则是他们与中原地区主要的交换物之一,这在挹娄时期已存在,当时已“有马不乘,但以为财产而已”。
  手工业发展也很显著,以车、船的制造最突出。南北朝时他们会造步行推的小车,到隋唐时期已能制作马拉大车。②船的制造比制车历史早,当时已较普遍地用作水上交通工具。勿吉使臣朝贡北魏,从其境至今洮儿河一段路程,就是乘船往返。乙力支在北魏谈到,他们已与百济商量,准备“从水道并力取高句丽”,说明他们社会内已有了能运送大批人员的船只③。他们也能加工铁制品,如考古发现相当于勿吉时期的黑龙江省绥滨同仁遗址下层文化,出土了铁锛、小刀、铁镞、铁带卡等;④属于靺鞨遗存的吉林省永吉县大海猛遗址等处,发现的铁制兵器和生产工具有刀、剑、匕首、矛、镞、铠甲、马具及斧、锛等⑤。
  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铁器的普遍使用,不仅表明其社会生产力有很大发展,而且决定了靺鞨人的社会组织将临近文明社会。事实也正是这样,这时虽然氏族组织还存在,但已出现分解和重新组合。前述著名七部,是七个发达的部落,史书所说其“凡为数十部”或“离为数十部”,是将一些氏族和部落合在一起说的,隋炀帝时迁居柳城的突地稽所率厥稽部等八部,就是粟末部下的一些氏族。各部在社会迅速前进中,“强凌弱”,互争雄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盟主地位的斗争,到了唐初,众多的靺鞨部落已以区域形成了南部以粟末部,北部以黑水部为核心的两大部族集团(或说部落联盟),并以新的称号: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作为联盟的名称⑥。这种以区域形成的部落联盟,是人类社会组织由以血缘为纽带向以地域为单位发展的一种过渡。靺鞨人由于有这一变化,从此两个联盟集团便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粟末靺鞨在7世纪末建立震国政权后,吸收了高丽、夫余等族遗民发展为渤海族;黑水靺鞨则在较长时期内保留原有称号,进入10世纪后才改称女真。
  勿吉、靺鞨人的氏族社会,据史载和考古资料,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特点:其一,各部落和氏族居于不同地区,各自在一个首领领导下,独立地组织生产和生活,尚未形成全族的统一首领。史书所记“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或“离为数十部,酋各自治”,是对这一社会情景的描述。但是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隋代),由于频繁的兼并战争,社会中出现了号称“大莫弗瞒咄”的渠帅⑦;其二,每个部落有自己的武装。在著名七部中,大部落有“胜兵七千”,一般的为3000;其三,已确立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妇女已成了男子的附属物,丈夫对妻子已握有生杀大权。正是由于这种夫权制的确立,所以其社会内部存在“其妻外淫,人有告其夫者,夫辄杀妻,杀而后悔,必杀告者,由是奸淫之事终不发扬”⑧;其四,居住是“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住屋面积约30平方米左右。为了防止外部的侵掠,已有了城堡建筑。城址在牡丹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均有发现。据介绍,在黑龙江省的东部、南部各地,发现了“数以十计的勿吉城堡”,皆依山傍水,一般长宽皆只有几十米①;其五,两极分化在不少部落内已存在,个别地区已出现家庭奴隶。隋末迁到柳城的厥稽等八部,至唐代已有“家僮数千人,以财力雄边,为夷人所惮”②。
  这一时期其社会所以如此迅速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起了促进作用。仅据史载勿吉与中原王朝的官方来往说,它们于延兴年间派乙力支朝贡建国于黄河流域的北魏后,于太和初(元年为477)、九年、十年、十三年、十七年,自景明四年“迄干正光”(503—525),“贡献相寻”。
  540年到北齐时,“朝贡不绝”。朝贡使团的人数,有时一次多达500余人。据日人池内弘统计,勿吉在近100年内,他们到中原朝献有30余次。③在这种表示臣属关系的来往过程中,一方面他们以贡品形式把大批土特产品运到中原地区,太和初一次就贡马500匹;另一方面,他们返回时,中原朝廷又“回赐”大量锦帛、绢、金银制品等物。这种一来一往,丰富了两族的物质生活,特别是促进了勿吉社会的经济发展。绥滨同仁遗址出土的铁铸、铁镰等,形制均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同时期同类器物相仿,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对勿吉、靺鞨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黑水靺鞨
  
  前面谈到,靺鞨诸部在相互兼并过程中,子7世纪初形成了北部以黑水部,南部以粟末部为核心的两个部落联盟集团,有了黑水靺鞨与粟末靺鞨新称号。7世纪末,东北地区发生了契丹、奚等族反唐的大动乱,粟末靺鞨在这一动乱中建国称号,不久改称渤海。远处边陲的黑水靺鞨,则选择了加强与唐王朝联系,保持原来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两《唐书》对这一变化,以《靺鞨传》或《黑水靺鞨传》介绍靺鞨族的发展变化,以《渤海靺鞨传》或《渤海传》叙述粟末靺鞨为主干建立的渤海国的兴衰。
  黑水靺鞨共有16部。其中除作为主体的黑水部外,已知的部名有思慕、郡利、窟说、莫曳皆、拂涅(原为著名七部之一)、虞娄、越喜、铁利等八部,另七部名称史失记载。他们分布在东包库页岛至今日本海,西约在嫩江和俄国结雅河附近与室韦为邻,北达鄂霍次克海,南以嫩江下游和松花江北岸,沿松花江至今依兰县附近再折而东北向至海与渤海地相接(渤海未强盛前,今牡丹江下游以东至海也为黑水靺鞨所有)⑤。在这个区域内,已知八部(后四部后臣属渤海)所在分别为:思慕部居于今俄国布列亚河(清称牛满江)和阿姆贡河(清称恒滚河)上游地区;郡利部分布在黑龙江入海口附近;窟说部在库页岛北部地区;莫曳皆部居库页岛东南部;拂涅部分布在牡丹江下游以东的今密山县一带;虞娄部约有兴凯湖以东至海之地:越喜部在乌苏里江以东地区;铁利部居住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⑥
  黑水靺鞨的社会状况,总的看来,较南面的粟末靺鞨低下,但其区内各部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居于黑龙江下游以西、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一些部落,还以渔猎为业,过着“夏出随水草,冬入处”地穴的原始游猎生活;分布在黑龙江中游附近的一些部落,虽然还穴居,但考古发现表明,这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已具备了出现贫富分化、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条件,如在今俄国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阿爱罗波尔特地区柯奎镇,发现了靺鞨古城,出土的遗物中有空首铁斧等⑦。再如前面提到的上限至勿吉、下限可至女真早期的位于松花江注入黑龙江附近的绥滨县同仁遗址,上下层文化中皆出土了削、铸、镰、带扣等多种铁器。
  黑水靺鞨人有以下一些特点和风俗:人皆强悍凶猛,无忧愁悲伤,贵壮贱老;善步战,每恃其勇,常为邻近民族之患;人喜编发,缀野猪牙和插雉尾作冠饰;死者不用棺椁,埋入士后杀其生前骑马以祭等。以上这些一方面表明,黑水靺鞨尚未跨出原始社会门槛,同时又看到阶级社会的某些因素已在其社会内出现。
  黑水靺鞨独自与中原王朝来往,是在8世纪初。在此之前,在唐王朝与高丽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因战场主要在辽东地区,距其境远,他们基本上未介入。后来契丹首领李尽忠在营州起事反唐,武则天调集唐军镇压东北地区诸少数民族的反抗,他们怕灾祸及已,与粟末靺鞨人同向当时北方强族突厥请吐屯官,以求保护。唐中宗李显在8世纪初复位后,对粟末靺鞨等改用“招慰”政策。黑水靺鞨随即派出使臣“假道”震国(即渤海),与唐联系,归服唐朝。
  722年(开元十年),其酋倪属利稽朝唐,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所领为勃利州,任命他为刺史。
  725年,因安东都护薛泰奏请,唐在其境置黑水军。次年,唐又在其地置黑水州都督府(简称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部长为刺史,另派人任长史至其地“监领之”。至此,黑水靺鞨地区正式纳入唐王朝的版图。后来,渤海日趋强盛,唐又因“安史之乱”后无力东顾,于是其南部的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为渤海兼并,北部的一些部落似也一度臣属渤海。10世纪初,当渤海衰亡之际,黑水靺鞨在逐渐向南发展的同时,其兀儿、胡独鹿两首领所在的部落,先后于924、925年(后唐同光二年、三年)派人向后唐朝贡。
  932年(后唐长兴三年)以后,黑水靺鞨转附于正在崛起的契丹,并以契丹人对他们的称呼“女真”为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