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思危:宏观经济何去何从

 3gzylon 2010-03-07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需要把握哪些要点?通货膨胀真的会降临吗?除了通胀,我们还要关注哪些经济现象?世界经济何时能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中国企业该如何作为?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

  抓住经济工作的四个要点

  记者: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一次备受关注的会议。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息?

  成思危: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四条,我觉得非常重要。第一条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同时要加强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第二条是促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三条是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因为外需减少,迫使我国要转变发展方式。第四条是通过城镇化实现农民有序地进城就业和落户。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把农村的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到城市。

  2010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之一是,在2009年经济触底回升、企稳向好的基础上,更加健康地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议没有把保增长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就是说增长已经可以肯定在8%以上,但更多的是要提高增长的质量,提高发展的质量,更多地关注民生,更多地注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更多地关注解决“三农”问题。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促内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切实拉动内需?

  成思危:我首先要强调的是,不能光靠投资来刺激内需,投资过多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效益降低和污染的回潮。从长远看,必须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到促进消费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拉动经济。

  拉动内需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居民的购买力,提高居民的购买力首先要提高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当然很快地提高会有困难,但不妨从制度上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使居民的收入和经济的增长同步。第二,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提高工资,保持劳动在初次分配中占重要的位置。第三,根据物价的增长来调整工资,并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低保标准。

  此外,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大家没有后顾之忧,不用交昂贵的择校费;不再“看病贵、看病难”;要转变国人“多存钱、少消费”的观念,推进信用消费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