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东窑洞:正在消失的风景

 昵称920706 2010-03-10

陇东窑洞:正在消失的风景

 

  提起窑洞,以及与窑洞有关的往事,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那些出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甘肃陇东(平凉、庆阳)人了。窑洞,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已经深深的植根在了他们的记忆里,已幻化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然而,随着陇东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近年来大规模实施的窑洞搬迁工程,曾经养育了无数代人的窑洞正在逐渐被人们废弃,走向消亡。

 

陇东窑洞的前世
  所谓陇东,泛指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庆阳地区。
  早在若干年前,《平凉日报》社社长茹坚先生在其《陇东窑洞》一文中,就对陇东窑洞的历史渊源及文化背景进行了考证和探究。他认为:陇东窑洞源远流长。《诗经·大雅·绵》中记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亶父,周文王的祖父。陶,借为掏。复,借为覆。从旁掏的洞叫覆,即窑洞或山洞;向下掏的洞叫穴。周人不修房室(“未有家室”)的穴居习俗,与现在仍然存在的陇东窑洞是一脉相承的。周人的先祖曾生活于陇东一带。《史记·周本纪》载:“后稷卒,子不立,不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以失官而奔戎狄之间。”周先祖不奔于戎狄之间,“戎狄之间”即今陇东一带。
  茹坚说:陇东的穴居窑洞,是黄土高原人文景观的一大土著特色。据国际著名地理学家陈正祥考证,泾河流域的黄土层厚度可达百米以上。而且这一带的黄土中不含砂石,十分粘牢,故而构筑的窑洞相当坚固耐久。
  他表示:陇东窑洞是在人工掘成的崖上,由靠地面部分纵向挖成的洞。和盖房相比较,“崖”就是屋架。崖的组合叫“庄”、“庄子”,主要有明庄、地坑庄等七八种,地坑庄则分平地下坑和“半明半暗”。这些形式,是典型的周祖掏洞穴居的遗风。地坑庄,是先掘地成坑,坑壁即是挖窑的崖面,这种类型一般集中于源面。地坑庄大小不等,一般为长方形,长10丈,宽3丈,深2丈,正面土窑3孔,侧面一孔,通道又叫“洞子”,下洞上箍,安装大门。陇东人讲究地气、根气,地坑庄处在天地的层层环抱之中。所以,陇东人住地坑庄,从心底里便有一种安然长久的瓷实感。
  茹坚先生认为:陇东窑洞的修筑,包含着无尽的文化,单是庄址的选择,就要考虑背风、向阳、利水、气畅,来去有路等多种因素。加之由穴居窑洞派生出来的窑洞影戏、火炕、转槽、石磨等生产生活娱乐文化,可供挖掘展示的独特的民俗很多,实在是旅游文化中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陇东窑洞的今生
  在上世纪70年代,陇东农村(除城郊川区外)最常见的住宅就是窑洞,笔者老家至今依然住在窑洞里。窑洞一般挖在坐北朝南的崖下,有些则是在平原地上直接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深约3米多,再从坑外十多米的地方斜刺里挖一条通道,直通坑里,然后就可以在崖面上挖窑洞了,平凉人管这种窑洞叫“地坑庄子”。挖好窑洞后,用水、麦秸和黄土搅拌成泥,把窑洞四周的墙壁抹一遍,在窑里一侧盘一个土炕,烧干后铺上席子就可以睡人了。为了节省,农家在炕的一头再盘一个灶台,冬天时,既能做饭又能取暖,庄户人管它叫“锅台连炕。”
  到了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一部分率先富起来的陇东农民开始告别土窑洞,搬进了土木砖结构的房子居住。待时光进入21世纪,随着小康屋建设在农村的兴起,原先那一排排依山而建,参差错落的窑洞,逐渐被塬面上一排排红砖碧瓦、漂亮美观的房屋所取代。原先的窑洞村庄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原先的窑洞已经变成了一眼眼的“黑洞”。窑洞,正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走向消亡。
  窑洞的优缺点:窑洞的优点是冬暖夏凉。由于窑洞土壁深厚,保温性能很好,夏季晒不透,冬季冻不透,隔音效果也很好,少干扰。这些特性都适合了黄土地区缺少燃料资源的特点。建筑的寿命长,使用费用低。采暖或制冷比普通房屋要省一半到三分之二的费用。防火也好,火灾向临近窑屋蔓延的机会少,还能防御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损害。房屋建筑所形成的“建筑森林”破坏了大自然的面貌,而窑洞村庄则能保持自然的美景。
窑洞的缺点:由于黄土本身的特性,以及构造形态的限制,窑洞只单面开门窗,缺少空气对流,通风不好,致使窑洞内光线昏暗、潮湿。窑内的木家具不能直接靠墙放置,时间一长,木板就要腐烂。窑内凉爽,适合存放粮食,但粮囤需要做十分复杂的防潮处理,并高高地架在木架上。遇到黄土地区的雨季,窑内潮湿通风极差,令人窒息。窑洞越深采光越差。同时,窑洞不能营造宽敞的大空间,虽然窑洞的深度可以做到很大,但宽度受土壤拱券跨度的局限,不能做得很大。窑庄,特别是地坑庄子由于院落凹陷,低于地面,一旦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大增或遇大雨涝灾天气,排水问题不易解决,而黄土遇水后很容易塌陷。这些缺点和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窑洞庄院的没落埋下了祸根。

 

陇东窑洞的窘境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大秦乡大秦村是笔者的老家。1990年以前,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窑居村落。但是现在,只能看到窑洞被大量废弃,砖瓦房星罗棋布地盖在可耕种的塬地上。如今,除极少数特困户外,大秦村民选择了一种与他们的前辈完全不同的居住环境。
  今年快60多岁的秦六六大爷,祖祖辈辈都住在窑洞里,自己也习惯了“冬暖夏凉”的窑居生活。一家老小都住在同一个院子里,把窑洞的土面用砖砌了一层,内墙用石灰粉刷了一遍,防潮。老秦的孩子们都在塬上盖了砖瓦房,他和老伴还住在窑洞里。还有两户是他们的同宗兄弟,他们没有搬出窑洞,除了习惯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
  当地大多数村民认为:“告别窑洞就是告别贫困,能在塬上建房就是走向富裕。”尤其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挣回的几个钱全都积攒下来盖了房子。除了夏天热、冬天冷的缺点不如窑洞之外,其他方面,他们觉得房子比窑洞强多了。他们嫌窑洞阴暗、潮湿、不通风,出入不方便。很多农民在砖瓦房和庄稼地间修了小路,拉肥料、拉水、收割、储藏自然比原来住在窑洞里爬山下坡方便多了。
  其实,在平凉、庆阳农村,像大秦村这样整个村落从原先不可耕种的陡坡地带迁到平整的塬面上,占用大量肥沃耕地的现象在陇东并不少见。
  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秘书长吕琦说:黄土高原地区的农民一直以来都是在“边坡沟”地带挖窑洞,过着“冬暖夏凉”的窑居生活,“边坡沟”指的是边角地、山坡、沟壑等不可耕种地带。然而,农民纷纷“弃窑建房”,在缓坡、平原等可耕种地带建设新的宅院,导致大量基本农田被占用。
  吕琦认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本来就薄弱,农民离开窑洞,窑洞风吹雨淋没人修缮,尤其在七八月份暴雨来临时,被废弃的窑洞一带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更恶化了。农民改善居住环境如何与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陇东窑洞的未来
  窑洞民居终将会成为历史,并且业已成为历史。而如何让这一千百年来独特的人文景观得以保存并合理开发利用?茹坚先生在其文章中是这样表述的:平凉近年来加快了旅游业发展的步伐,有人把民俗村的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为平凉的民俗村建设定位?笔者认为,抓住黄土高原人文文化结构中的土著基因——穴居古俗的窑洞文化,也就抓住了平凉民俗村建设的根本。
  与此同时,庆阳市这几年主打民俗文化这张牌,已经把窑洞、香包、皮影这些独具特色的陇东民俗文化精粹“打包”销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自1980年开始一直研究窑洞等生土建筑的专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王军认为,陇东地区黄土层土质均匀,垂直结构良好,边坡沟地多,很适合发展新式窑居建筑。在“边坡沟”地带建新式的窑洞或改建弃窑,不占耕地,既改变了原有的阴暗、潮湿、不通风、不方便的弊病,又保留了以前“冬暖夏凉”的优点。新式窑洞里要设有阳光间、自然“空调”,更现代化的还应该有卫生间、客厅等等。所谓的“阳光间”,它承担了窑洞的采光采暖作用,它向阳的一面用玻璃做成,里面还安放着反光镜,将采来的光线反射到其他的房间,“空调”也就是通风透气的设备,完全是自然的,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据悉,建一座有六间房(包括阳光间、自然空调)的窑洞才两三万元人民币,与在平原上盖砖瓦房的花费差不多。关键是它不占用耕地,不破坏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中国建筑学会的一些专家建议:陇东地区可以考虑修建现代窑洞,让村民重返传统。
  据介绍,庆阳市西峰区从2002年起就着手规划生态窑居示范区,先后开发和建成了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游客服务中心、西峰区民俗博物馆、新式窑洞宾馆等民俗游项目,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消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4f9000100fx5p.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