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浙江永嘉]从过马路的故事说起-少年宫-中国文明网

 依旧青山 2010-03-12

从过马路的故事说起

 浙江永嘉县乌牛镇横屿小学 吴成业

    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说一个男孩儿交了一个女朋友,这位女朋友是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有天深夜,二人一起过马路,红灯,男孩儿没想什么,就穿过去了,因为路上空无一人。

    女孩儿跟他分手了,她说:连红灯都敢闯,你以后还有什么不敢干?

    后来,这男孩儿又交了一个女朋友,这次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是深夜,二人过马路,红灯,无人无车。男孩停下来,等红灯。

    女孩儿跟他分手了,她说:连红灯都不敢闯,你以后还敢干什么?

    看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思绪万千!故事中中国女孩儿的“点评”看似浅显实则深刻——连红灯都不敢闯,你以后还敢干什么?在女孩儿的眼里,这个男孩儿太“遵守规则”,或者说太“老实”了,没出息!在现代社会里,“干”不成“大事”,甚至连“干”大事的“路”都没有,自然不能把终身大事草草地交在一个这么迂腐的人的手里。其实,何止这个女孩儿,世上许多人不都是有类似的“观点”吗?在他们眼里,人在社会上要有“闯劲”,闯红灯算什么呀,这是芝麻大的事情,警察不在时自然要大胆闯过去。而这个男孩儿在“红灯,无人无车”的状态下居然“停下来,等红灯”,也算是比较“老实”的一个。一点小小的事情就把人给难住了,还有什么出息呢!

    人们都在思索为什么西方人那么“死板”而中国人那么“灵活”;总是在谴责一些人不按“常理”出牌,破坏“游戏规则”,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半”,而问题关键在于:社会大众对不守规则、破坏规则者不以为耻,反而为荣;对遵守规则、维护规则者不以为荣,反而为耻!这才是最关键的另“一半”。 君不见日常生活中——交通中肆意闯灯、行人乱走人行道、体育比赛“黑哨”、考试中的“枪手”、官场中的任人唯亲、司法中的人情判案……可以说中国人不守规则、不守规矩、不守法条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某些人的眼里,循规蹈矩成了贬义词,成了傻蠢的代名词,而那些不守规则、破坏规矩的人反而成了聪明人。比如某某靠什么关系办成了什么大事,在他们眼里是“能力”强的表现,很会“钻”。 是不是有点“遵纪守法为耻、以违法乱纪为荣”?

    其实,规矩犹如一层薄薄的纸,你也“钻”一下他也“钻”一下,那样不就是几个“窟窿”的问题了,整张纸会支离破碎。肆意对待“规矩”,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时下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沦落。实际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未带来道德认识相应提高,而道德行为的发展更是呈反比。其实,即使在古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是倡导遵纪守法的。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循规蹈矩”、“罚当其罪,赏当其功”、“勿以谬赏而枉法,勿以谬罚而乱刑”。 这些都是告诫人们要遵守规则,遵守法条的。作为现代社会,更需要遵守规则了!

    男孩儿的遭遇固然只是一个小现象,但是“一粒沙中见世界”,从中折射出社会道德问题。道德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镜子”,现代文明社会与道德沉沦是格格不入的!要想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国民道德素质建设!胡锦涛主席提倡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切中时下砭弊。只要全社会“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那么社会就会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规矩社会、人人诚实相待的诚信社会、人人和睦相处的和谐社会。

    中国男孩儿的两种不同的“表现”,也带来女孩儿对他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难道美国女孩儿比中国女孩儿傻,非也,遵守规则的信念使然矣!社会是人的集合体、只有每一个人遵守规则,整个社会才能浑然一体,如此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不远了。 (来源:中国文明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来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