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范教学促进电子琴的发展

 思想的速度 2010-03-14

本文从简要概述电子琴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电子琴教学中存在的错误倾向,到提出电子琴作为一种新型键盘乐器应在教学中遵循键盘乐器的教学规律,强调重视基础训练,并充分发挥与合理运用电子琴所特有的各种功能,提高电子琴的音乐表现力。再到提出电子琴教学应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授课方式。论述了电子琴科学、系统的教学对电子琴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子琴、触键、功能钮、音色、节奏、和弦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它的最大特点是音色优美多样、音域宽广、自动伴奏系统丰富多彩,音量变化幅度大,易于掌握且音乐表现力极强,从而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推祟。正因为电子琴易于普及音乐,所以在教育部编制的中小学音乐大纲中电子琴被列为提倡的乐器之一。
1907年,美国人T·卡西尔发明了用电磁线圈产生音阶信号的电风琴(引自牛津辞黄)。1950年,美国年产电子琴已达10万台,接近钢琴产量。日本于50年代从美国进口电子琴。1950年,由雅马哈株式会社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立式电子琴。1980年,随着电子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琴开始向小型化发展,雅马哈等厂家生产了便携式单键盘电子琴。在中国,1958年,北京邮电学院研制了一台电子管单音电子琴。由于种种原因,至1977年后,我国才大批生产电子琴。1989年,天津成立了“天津雅马哈电子乐器有限公司”。中国的电子琴事业正在迅速发展。
电子琴近十多年来发展很快,琴的各项功能日趋完善。音色和节奏由最初的几种发展到现在的几百种,除机存音色外,还要通过插槽外接音色卡。合成器的某此功能,如音色编辑修改、自编节奏、各种录音、演奏程序记忆等也运用到电子琴上。电子琴通过与电脑联接,能完成音乐的创作和录制。电子琴在音乐普及、音乐创作及演奏等方面,起到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作用。
自1993年起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开展业余电子琴考级活动以来,各省市也相应开展了电子琴考级。电子琴音乐教室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全国每年有数万名小学生肩背电子琴走进考场进行自己一年来学习成果的评定。电子琴这一乐器也从娱乐功能转向了教育功能,同时考级主办者也编定了相应的考级教材,规定了各级别的演奏曲目,基本技术要求,各等级的考核标准,从而规范了电子琴的教学与演奏,推动了少儿电子琴教学的普及与提高。
由于电子琴的发展历史较短,加之我国电子琴生产的初期是以乐器玩具这一新生事物出现在市场上,所以社会和部分音乐工作者对电子琴产生了些误解和偏见,认为电子琴不需要系统学习,是不登大雅之堂用来娱乐的乐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需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膨涨。电子琴这一新生乐器以其丰富的音色,特有的节奏、美妙的音乐和易于掌握等优点深深打动了人们,受到了小朋友们的青睐。人们纷纷争相购买电子琴,家长们到处求师问教。但由于缺乏从事电子琴教学的专业教师和系统的教材与演奏曲目,导致电子琴教学一度出现鱼龙混杂、停滞不前的局面。一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和不懂得电子琴演奏特点和规律的业余教师纷纷举办各种电子琴培训班,一些教师把电子琴当钢琴、风琴来教,使电子琴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另一些教师不懂键盘乐器的教学规律,不重视键盘的基本技术训练,甚至第一堂课就教学生用单指和弦来弹奏《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星星》等乐曲,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错误,导致学生无法进步、停滞不前,出现各指关节、手腕、手臂紧张、用力不当,手指第一关节软弱无力,经常瘪指,立不起、站不住,压手腕等弹奏错误。这一现象一度在电子琴教学中较为普遍。由于电子琴琴键没有重量感,轻触键就可发声,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弹奏,不能主动积极地抬指用力,手指起、落不果断,造成音乐含糊不清。但问题关键还在于我们的电子琴老师必须重视入门阶段的基础训练,只有充分掌握了电子琴弹奏基础的同时又能熟练地控制和运用音色、节奏、音量、和弦等各种功能,才能使我们弹奏出优美动听的电子琴乐曲。
一、入门阶段的基础训练是学好电子琴的第一步
1、掌握科学规范的演奏方法。
(1)基本坐姿、凳放琴前正中,人在凳的前半端坐稳,身体略向前倾,上臂自然下垂,背部和肩、肘、腕各关节都自然放松,双手各指弯曲,手心朝下自然放于左右腿上。坐正后,从肘部提起前臂将手部五个指尖自然支撑在琴键上时,肘关节下部略高于琴键为宜。如果琴过高或过低可将琴架加以适当调节。
(2)基本手型的练习:手形训练中最规范的说法莫过于“半握球”形了。除此之此,“像手里拿着个小**”等球形的说法,都是非常形象的。在训练基本手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手放不平、掌关节塌陷等。教师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手段加以训练。抬起手臂将手臂悬于胸前,手指之间稍分开,各指关节自然弯曲,手腕放平,掌关节略凸起,将手慢慢放下用手指尖接触键盘上。由于小指较短,为了接触琴键容易造成手的重心压向小指导致手放不平。小指可不要落到琴键上悬于琴键上方,手的重心有靠向拇指方向的感觉以保证手面平整,手臂自然放松但不能松懈,不能将手臂的重量压向掌关节,这是造成掌关节塌陷的一个原因,手臂还要有悬于半空中的感觉。还可能让学生体会人蹲下、站起的感觉。将中指压住琴键作为支点向上用力,将力量送至掌关节,手腕慢慢稍向上抬起,通过反复的支撑练习、可增强掌关节的支撑力。开始练习可以对比一下突出与塌陷的区别,弹奏时经常自我检查,形成一个好的触键习惯,是需要长期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3)五指触键练习(非连音)。手臂慢慢抬起,在手臂的带动下手掌自然下垂,手腕凸起。然后慢慢放下,在手指接近琴键,手腕基本放平的瞬间,手指果断触键弹出第一个音。这时手的自然重量落在手指尖上,手腕放松不要下沉用力。手指的第一关节应自然弯曲,保持手的平衡稳定。在保持四拍以后再徐徐抬起,继续以同样的方法弹第二个音,如此依次练完五个音。在弹奏大指时应注意第一、第二关节略弯曲,第二关节向外稍稍拉开一些,触键后自然放松,不可向内推压用力,否则会造成第二关节变形。在弹奏二、三、四、五指时,第一关节要站牢,不要折指,手指力量垂直向下,不要向掌心用力。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训练。一是将右手2、3、4、5指与左手5、4、3、2指的第一关节相互勾住,来体会力量传送第一关节的感觉。二是将双手抬至胸前,两手各指相对合拢,拱起呈棒皮球状,五对指尖肉垫相对顶住(即1对1、2对2、3对3 、4对4、5对5),邻指间稍分开,以相对的指尖“拍打”各种节奏组合来训练弹奏动作。学生“拍打”动作要轻巧灵快、发力点在掌关节,每一手指的各个指关节都要自然拱起,不可塌凹。训练中,相对两指尖可以相互“拍打”。也可一手不动,另一手主动“拍打”,然后交换训练。弹奏小指时,不要向小指方向倾斜,重心向着大指的方向,使小指用指尖触键,支撑住手型。
(4)连音奏法。连续弹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称为连音奏法。它要求先用手的自然重量落下去弹奏第一个音,然后将这个手指保持在琴键底部继续发音,直到下一个手指触键发音的一瞬间才离键。这时要注意避免发生因离键过迟而产生的两音同时发声和因过早离键而产生的两音断开的现象。力量的重心应从一个手指转移到另一个手指。手腕也应跟随手指力量的重心平稳地移动。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当左脚落地后,右脚才能抬起,然后这种重心的来回转移和交替才使得我们可以一步步地向前走。在练习连奏时可以在走路中用两只手指配合两条腿做相应的起落练习,体会手指走路的感觉。在学习连奏时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当一个手指触键时,其它的手指也跟着用力,尤其是拇指和小指容易紧张翘起来,从而造成整个手背的紧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当一个手指触键后不要急于弹第二个音,而是要检查一下其它手指是否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等到下一个手指抬起,从心理到手指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后再果断地弹奏下一个音,而前一个手指应迅速离键。
(5)跳音。跳音奏法即断奏也可以说是手腕的运动。它比非连单更为短促,更为轻巧和有弹性。弹奏时手臂保持较平稳的状态。只用手腕的上下摆动来弹奏,手指在触键后要马上离开,这时手腕要尽快抬起回到原来的位置,准备弹奏下一个音。在弹奏断音时要利用手腕摆动的弹性来弹奏,有一种向下“甩”的感觉,同时指尖要站住,手指的第一关节不要软,把力量集中、有弹性地送入键盘。根据不同的音乐要求,跳音还可以有手臂、手腕、手指等不同的奏法,但手腕的弹性及自下向上的弹跳是奏好跳音的基础。
(6)音阶、琶音。在弹奏音阶时,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拇指的移动。在弹奏八度以上的音阶时,拇指要从3、4指下面钻过去。拇指在触键后,马上要向下一个要弹的位置移过去。这时手腕可略高一些,不要过分下垂,否则拇指很难钻过去,并会出现一跳一跳的现象,使音阶不能连贯地演奏下去。在初学时为了体会拇指运动的能力和感觉,可以用手指弹出一个音后手指不动,然后拇指就从这个音的两侧来回移动。可以从慢到快反复练习。在弹奏琶音时,由于音程的距离比音阶更远,所以就更加困难。要想把琶音弹奏得均匀、流畅,手臂的放松及手腕的旋转动作是必不可少的。手腕的旋转动作就是在弹奏琶音过程中,当拇指触键时,手腕处于正常位置,当拇指离键向下一个位置移动,而其它手指在弹奏时,手腕逐渐抬起,直到拇指弹奏下一个音时,手腕又回到原位,并开始准备下一个动作,周而复始。当拇指从3、4指下面钻过来后,不要跳过去,运用手腕的动作连过去。同样,当3、4指从拇指上方越过去时,手腕要有一个送的动作,把前后音连贯起来。初学时可把琶音分开来慢练,以一个八度为单位,严格按照规范的手法练习,体会手指运动中的位置感。
(7)和弦。弹奏电子琴自动伴奏的和弦时要注意合理运用和的转位,不要拍打琴键,手指要贴键弹奏,有一种推的感觉,手指触键要整齐,如果手指有先后弹出,和弦的性质就会出现错误。
(8)教材的选用。书市上能看到的各种电子琴教材非常多,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电子琴乐曲为主线由浅入深进行编写的,用于基础训练的练习曲较少。由于电子琴在演奏的基本技术与学习方法上与钢琴有许多共同之处。故电子琴教材没有必要编入大量钢琴练习曲,教师可有选择地使用一些钢琴教材与电子琴教材给学生同时学习,绝不能因为学电子琴而只使用一本电子琴教材,更不能只使用电子琴考级曲集。否则将进入电子琴教学的一大误区。可以配合电子琴学习的钢琴教材有:汤普森《幼儿钢琴指导入门》,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一、二册,拜厄《钢琴基本教》、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849,哈农《钢琴练指法》等。练习钢琴教材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样部分练习曲进行练习,不必每首都弹,科学合理地选择与使用教材是电子琴有效教学的关键之一。
2、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1)识谱法。识谱是贯穿整个电子琴学习各阶段的重要课题。识谱上出现问题必然导致练习过程的错误,影响了练习目的的实现。识谱前要做到三看三抓:一看谱号,就能明确音符的唱法。二看调号,明确是什么调,什么音要变化。三看拍号,知道强弱规律,一抓节奏、二抓音准、三抓节拍。三看三抓是识谱的关键,能够避免很多容易出现的错误。
(2)分段练习法。练琴最忌讳的恐怕就是从头到尾反复地弹。分段练习,就是根据音乐或者根据练习曲目的技巧内容,把乐曲分成若干部分,逐段加以练习,练好一部分再练下一部分,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练。这样练习的优点是节省时间,针对性强,最适合于较长的练习曲与乐曲。分段练习要按乐曲的结构进行。
(3)攻克难点的练习。差不多每个练习曲或乐曲都有重点和难点。但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常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分析其技术要领,给予正确的示范和解决办法。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集中突击,直到最终完全克服。
(4)慢练法。慢练法是基本的科学的练习方法之一。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来得及想,来得及准备,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来调整和修正缺点和毛病。一首新的乐曲,复杂的节奏,新的调性、临时变化音、左右手新的配合难点等等,都只有通过慢练才能克服。很多学琴的孩子都有一个毛病,宁愿在某一个经过句上停留100次,也不愿意在老是过不去的地方放慢速度把前后连接起来,以致形成了每到那个地方就有一个停顿的习惯,这是十分在害的。一首练习成熟了的乐曲,如果不在适当的慢速中做意识化的加强和巩固的话,从技术上说,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会逐渐变得模糊,变的不准确,不可靠。就有可能在演奏中造成失误。可以说,掌握好了练习的速度也就掌握了练习的主动。什么时候慢练,什么时候原速,要在每次练习前想好并告诉孩子,这样学习就不会目的不明确。
(5)背谱。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尽量要求孩子背谱,能背谱才能集中更多的精力用在音乐的表现上,才能有练习成果的积累。幼儿处在发育高峰期,记忆一旦形成,终生不忘。要求幼儿背谱,还能促进幼儿的记忆力,背谱的方式很多,先记后弹,先弹后记,边弹边记都可以。困难的地方,先练习再背。背谱也要每天背一点,新作业布置后,要不时复习旧作业,这样反复进行记忆很有效果。
二、掌握并运用好电子琴的各种功能是学好电子琴的第二步。
弹电子琴双手不仅要弹键盘,还要在面板上按功能钮。可把功能钮分一级和二级两个等级。一级包括:电源开关、音量、音色、节奏、速度和自动和弦开关等。二级包括:音响效果、节奏同步、前奏、尾奏、录音、音色节奏修改、变奏、示范钮等。演奏中要保持一争二,即必须保证一级钮的操作及时、准确,再考虑二级钮的操作,有必要专门练习功能钮的变换,按从易到难顺序选某两段电子琴乐曲,专练上段最后一句接下段最第一句,把功能变换缩小到最短时间,双手科学分工。把所要变换的功能钮当成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甚至十六分音符来练习,将变换的功能通过节奏加以规范。比如一首乐曲的下一段需要同时变换音色和节奏,但只有一拍的时间可让你操作,这时可根据乐曲的具本情况可用前半拍换节奏,后半拍换音色,也可前半拍换音色,后半拍换节奏。总之要用弹奏键盘的手型和一定的指法准确,快速变换功能钮,把段间变换看作一首(练习曲一样反复练习,功能多的琴控制可能复杂些, 不要怕麻烦,能熟练操作也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当然, 像YAMAHA-PSR288型以上型号的琴可将音色、节奏、和弦开关、速度、力度、伴奏、音量、音色分割、双音色、颤音、混响等各种参数一次性预先储存在一个记忆库中。这些琴一般有十多个记忆库可供使用,在演奏过程中只需一次操作就可全部调用。各种功能合理有效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电子琴的表现力,这是电子琴所特有的,是体现电子琴自身特点和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它乐器所无法比拟的。
1、如何选用音色。传统乐器只能发出一种音色。 电子乐器可以通过采样技术,制造出各种声谱,再通过电路还原成原声。因而,电子乐器能创造出所有的声音,共约一千种。电子琴一般预存音乐中运用的十几到百余种音色。电子琴的音色分五类:①传统乐器音色--键盘乐、弦乐、管乐、打击乐及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还有这些乐器的齐奏、重奏、合奏组合叠加音色。②电子合成类音色。③人声类。④动物声。⑤自然界--包括风、雷、雨、电及生活劳动音响。所有的音色可以分为两种:长音和短音。我们应根据不同乐曲的风格选择不同特性的音色在视奏中显得特别重要。现将音色设计原则介绍如下:
(1)抒情的慢板旋律,选用柔和、回响较长的持续性,如圆号、弦乐、 小提琴等音色,并辅助延音、颤音、混响等,它们能使音色产生空间奇妙的效果。如《摇篮曲》用人声、长笛等,《森吉德玛》用弦乐等。
(2)歌唱性的旋律:选用弦乐类、木管类或人声合唱类音色加延音、 混响等效果。如《牧民的一天》引子用合唱声等。
(3)活泼跳跃的快板旋律:选用音响短促、音域较高的音色, 一般不添加延音效果,如拨弦类,钢琴类,如巴赫《小步舞曲》用钢琴,《牧民之歌》中的快板部分用振音琴或竖琴等。如果用弦乐等延缓类的音色就不理想了,在演奏很密集型的快速音符时变得浑浊不清。用颗粒性的亮音色变得清晰、流畅多了。
4)号召性或有气势的乐段:可选用铜管乐、萨克斯、手风琴一类的音色。 同时用立体声合唱等音响效果来增添光彩。如《轻骑兵序曲》可选用小号、合成铜管等音色。
(5)根据乐曲特定音色选择音色。如《单簧管波尔卡》用单簧管音色, 《微笑波尔卡》用萨克斯,《小号手》用小号,《梁祝》用弦乐等。
(6) 特定背景音乐在主音色弹奏旋律时可加入一些特殊音效:如描写海滨景色加入海浪声,如《海滨之歌》。
演奏者选用音色后要注意添加效果。如延音的变化,注意触键感觉和奏法。比如:选用弦乐音色时,要多用连奏,触键长些,要有演奏提琴时的感觉,选用铜管类如小号,演奏时要有吐音换气的感觉。选用颤音琴,要多用轻跳键法,要有用小槌敲键的感觉;选用萨克斯,要多用颤音效果,要有爵士乐手深情吹奏感。演奏者还要充分利用音量踏板,控制音头、音尾、乐句起始和结束。此外,演奏时还要注意不同音色所用的音区。如中音区双簧管十分娇美;长笛、长号在中低音区深沉有力,长笛在高音区变成了笛子;古钢琴在中高音区光泽明亮,有金属声,在低音区变得粗糙;低音萨克斯不宜在低音区弹奏,高音萨克斯不宜在高音区弹奏,否则声音发尖刺耳。另外,选择音色防止单用一种音色或几种类似的音色连着用,缺少对比,缺少新奇感,没有性格。同时又要防止音色变换过于频繁,以免杂乱琐碎,没有统一性。总之,要理解音乐及乐曲的风格,选择比较合适的音色。
2、自动伴奏的运用。电子琴的自动伴奏是区别其它乐器最显著的特点。 电子琴的自动伴奏包括和弦和节奏两部分。
在琴左面板上,用色框、沟格划分的这一部分,称为节奏部分。节奏部分包括节奏型(推拨式、键钮式或数字式几种至百余种不等)起止、同步、前奏、尾声、填充、节奏编写等控制键钮。普通电子琴的机存节奏分3/4、4/4、12/8拍三种。2/4拍,如进行曲、波尔卡、康康舞、两拍子等并在4/4拍中。节拍指示灯,按4/4拍显示(有些琴按2/4拍显示)12/8拍的节奏,如摇摆、大乐队、慢摇滚、雷格摇摆, 疯狂摇摆等。节拍指示灯也是按4/4拍显示的。因为节拍指示灯最多有4个。尽管12/8拍,如慢摇滚12/8拍,可用在6/8乐曲中,如同2/4与4/4通用一样, 但要注意低音节奏在第一拍(强拍)、第七拍(次强拍)上的节奏要明显。现将节奏编配规律介绍如下:
(1)具有明显舞蹈风格特点的乐曲,选择与其适应的节奏即可, 如《杜鹃圆舞曲》用华尔兹节奏,《蓝色探戈》用探戈节奏。
(2)稍快的二拍子(如2/4、2/2拍)乐曲可以选用进行曲、 波普或摇摆调成快速。如《齐步走》用进行曲,捷克民歌《跳吧》用波普。
(3)中速的四拍子或二拍子乐曲可以选探戈、桑巴、或波萨诺瓦节奏。 如日本歌曲《我们跳起桑巴舞》用桑巴节奏,美国歌曲《杨基歌》用乡村音乐或进行曲。
(4)慢速的二拍子或四拍子乐曲可选用伦巴、桑巴、或将摇摆调慢, 如舒拍特的《摇篮曲》、《用波萨诺瓦,《春江花月夜》用贝圭英。
(5)三拍子乐曲选择有两类节奏,一种是典型的华尔兹节奏, 如《杜鹃圆舞曲》用华尔兹。另一种六八节拍(6/8)乐曲应选用慢摇滚节奏, 如《纺织歌》不能用三拍子的节奏伴奏。
(6)混合拍子乐曲则根据以上规律,分段选择节奏,最后连接起来演奏。 要记准各段节奏名称,变换键盘位置或数字编号以便准确及时变换。如《放鸭姑娘》节奏变化分别是:自由节奏→8拍子→慢摇滚→自由节奏。
(7)在一首乐曲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起止、同步、前奏、尾奏、 节奏填充等各种功能,增加节奏的表现力。
总之,为了保证节奏与音乐形象及情绪相统一,选择节奏时多进行试奏,多调整,变换时做到心中有数,多用左手练习,做到敏捷而准确,慢乐曲则优美而准确。
和弦指法设计规律:电子琴独有的自动和弦伴奏是其它常规乐器所不具有的,其演奏方式趋于简化,学习周期趋于缩短。由于和弦是自动伴奏的,左手根据字母标记弹奏,所以弹奏方式及指法设计与常规键盘弹奏法不同,它有单指和弦和多指和弦两种弹法。这里只讨论多指和弦的弹奏规律。
多指和弦有原位和弦指法和转位和弦指法两种,原位和弦指法:即每个和弦都按照其原位形态来演奏,这种指法直观、体观和弦结构。但一般提倡用转位和弦。转位和弦指法:电子琴多指和弦系统有一个特点,只要是在伴奏键盘范围内,和弦的转位和原位,琴所发出的自动伴奏和弦效果都是相同的。利用转位和弦的特点,尽量将相邻和弦的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若无共同音可保持,寻找最近的音来连接。这样,多指和弦指法就大大简化了,变得简洁而流畅,而演奏效果却完全相同。
三、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授课方式,促进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音乐的普及与教育功能。
(一)个别课。一对一的授课形式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错误,有助于正确的演奏方法的培养和细致深入的音乐处理。教师可以通过多次示范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学生与教师可以进行深入的交流。但一对一的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缺少与其他琴童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没有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缺乏相互竞争意识,没有相互表演观摩的机会,导致学生的演奏机械、呆板、音乐表现力较差,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不到煅炼。个别课比较适合于基础入门阶段和高级程度的学习。
(二)集体课。电子琴集体课是采用比较多的授课形式之一。各地少年宫、文化馆的电子琴培训班每年都要在寒、暑假集中招收一批电子琴学员,进行音乐的普及教育。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如认识五线谱、认识键盘、手型、手指触键等基础知识都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集体课很好的掌握。集体课采用***材,同一学习进度。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相互竞争、共同进步,增强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如老师给一个学生讲解时其他学生可以旁听,虽然老师主要是针对一个学生的,但听课的其他学生也会从中受益。有时几名同学弹同一首作品,这时,学生间如能互相听课,那必定格外有兴趣,彼此一定互有启发。但由于集体课的学员之间个体差异较大,接受能力与练琴时间各不相同。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出现了一部分学生进步很快,而有些学生却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部分学生中断学习。其次集体课不利于个性的发挥与培养。个体之间对音乐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如果每一首乐曲同学们使用相同的音色、节奏、速度等弹奏,必然使演奏的乐曲机械、呆板,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失去兴趣。另外,由于人数多、时间短,无法针对程度较深的乐曲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讲解、示范,使教学效果停留在只求会,不求好,不求精的程度上。集体课比较适合初、中级程度的学习。
(三)小组课。小组课综合了个别课与集体的优点,采用了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将6至10名年龄相仿,接受能力差距不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几个班次。根据不同班次的具体情况分成不同的进度,单独进行教学。避免学生因跟不上进度而中断学习情况的发生。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最好老师。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激发起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是孩子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因此我们的电子琴小组课教学不应只重视基本弹奏技术的训练,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授课方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的目的。
1、音乐家故事课。采取故事的形式,讲述音乐家的生平事迹,讲述音乐家们学习经历,进述音乐家生活中的趣闻轶事等等,对激发孩子们的学琴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在这一课中,主要注意选择一些孩子们较熟的音乐家。如:国内的聂耳、冼星海、贺绿汀、丁善德、孔祥东等等。国外的如车尔尼、汤普森、莫札待、肖帮、贝多芬等音乐家的故事。这一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找去挖掘一些材料,讲给同学们听,互相交流,达到大家共同进步的目的。
2、音乐欣赏课。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世界名曲让同学们欣赏, 讲解其音乐背景、结构、音乐思想、作曲家,哪些乐器演奏的等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视唱练耳课。视唱练耳是学习所有乐器所必修的一门基础课, 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许多基层电子琴教师为省上课时间,贪学生的学琴进度,都不重视基至不上视唱练耳课,这就使学生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机会。视唱练耳课可参考赵方幸编著的《儿童视唱练耳教程》,此书能帮助儿童有趣味的、科学的学习视唱练耳,能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是一本孩子学习的好书。
4、技巧演奏课。在电子琴学习中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技巧训练是有必要也是很重要的。(1)基本练习部分:音阶、琶音、和弦。(2)触键方法:各种跳音弹法,连音与乐句等。(3)功能钮的操作、音色、节奏、注册记忆、渐快、渐慢、 音量、力度控制等。
5、比赛课。每一学期结束时举行一次竞赛, 每个同学准备一首自己最拿手的乐曲作为比赛曲目参加比赛。每个同学即是选手又是评委。学习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成绩,而比赛就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方法,它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刻苦练琴,另一方面大家可以互相学习、观摩。通过比赛增强了学生的竞赛意识,提高了学生临场应变能力,促进了心理素质的提高。
6、合奏课。电子琴是训练合奏最好的乐器,它可以模仿各种乐器的音色,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乐队小提琴,小号、长笛、竖琴,打击乐等乐器的演奏员,扮演各种乐器演奏员的角色体验在乐队中担任某一声部的感觉。通过电子琴的合奏课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色感和平衡感。每个人在乐队中担任某一声部的演奏,可以体会到与大家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互相谦让的合作精神。每个人也可轮流去指挥乐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考虑乐队中声部与声部之间的配合,音色与音量的平衡,乐曲的处理等等。
7、交流体会课,此课与比赛课略有相同, 即请同学上台演奏一个基本练习或一小段乐曲,请大家就这个同学的演奏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加以分析,这时教师在中间要适当引导,如学生演奏的姿势、手型、触键方法,选用的音色、节奏、速度、和弦以及表现力等方面。在这一课中,许多同学在发现别人优点的同时,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在分析结束后,还可以请演奏的同学谈谈对这个曲子的理解,练习中遇到的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谈谈自己练琴的心得体会,供同学们探讨。
8、考级辅导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习乐器的孩子越来越多。 业余音乐考级活动顺应了这一潮流,电子琴考级也红红火火。考级不仅是对孩子一年来学习成绩的评定,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成败的评判。教师可根据学生和家长提出的要求,依据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确定所报考的级别进行重点辅导。考核的内容包括:(1)基本练习,即音阶、琶音;(2)练习曲,钢琴练习曲;(3)电子琴乐曲,三个方面内容。音阶、琶音的练习应贯穿在平时的基础训练中,这时应根据所报级别规定的音阶,琶音加强速度与流畅性练习,钢琴练习曲应先分手练好后,在老师检查后确定没有错音,触键方法正确,分句难确后再双手配合,协调、流畅后再按原速反复练习,并注意背谱。电子琴乐曲在弹奏之前教师应将乐曲的调号、节拍、音乐情绪、结构、触键法、分句、各段落所选用音色、节奏、速度、和弦等分析给学生听,并在乐曲谱中标明提示和术语。学生在搞清各种问题后开始分手、分段进行练习,熟练后可运用电子琴伴奏的相关功能进行合练,然后再进行各段的练习。遇到困难段落,老师应深入细致地讲解与示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全曲的重点、难点得到全面的解决。在各个分段落弹好后,要注意段间的连贯与音色、节奏的变换做到全曲的流畅弹奏。最后要特别强调手指的触键法与变换功能钮的动作要与音乐情绪相吻合,运用手的各种弹奏动作将观众带入到你所要表现的音乐情绪中。
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即可以每种课单独进行,同时又可以有机地把几个方面内容穿插在一起进行。总之电子琴小组课对学生的电子琴学习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提供了学生上台演奏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胆量,稳定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了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孤独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通过小组的授课形式,相信学生的技艺会有很大的提高。
电子琴的发展历史较短,是现代最子技术与音乐结合的产物。从电子琴传入我国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已有数十万人学习过电子琴,电子琴在我国的拥有率也是最多的乐器种类之一。之所以电子琴有如此迅速的发展,除了电子琴有其自身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广大从事电子琴教育和研究的音乐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一件乐器没有系统、规范的教学体系和各自特有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是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而演奏技巧的提高与音乐表现力的丰富是通过教育工作者和演奏家们不断摸索,不断研究逐步形成的。就像钢琴教育家东尔尼对钢琴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一样,又如帕格里尼将吉他的演奏技巧借鉴到小提琴的演奏中从而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因此科学系统的教学是促进我国电子琴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否定电子琴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否定电子琴对音乐的普及与教育功能,过分强调其娱乐性的教育理念,将把电子琴引向深渊。
近十年来电子琴的各项功能已逐步完善,电子琴的教学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学习电子琴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电子琴以其特有的自动伴功能和美妙的音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对音乐的普及与教育功能更是受到广大音乐工作者普遍认可,越来越多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开始投入到电子琴教学与研究中来。如今全国已有多所音乐院校开设了电子琴专业。相信电子琴这一音乐海洋里的一朵小花,通过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定会绽放的更加绚丽多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