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者无疆——回忆我的人大考研

 伊风~ 2010-03-14
行者无疆­——回忆我的考研

一年又一年,在我们毕业班去向差不多尘埃落定的时候,大三的同学们也开始为前程奔忙起来。才经历了考研,写几点自己感受最深的,就算是对曾经那段岁月的纪念,也希望能给后来人一点参考吧。

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了考研上,我想提醒的是,必须想好几个问题,综合权衡利弊后再作决定:为什么要考研,是否真的有必要,这是每个考研人必须想清楚的。然后就是考向哪儿,是求稳留守本校本专业,还是朝着更加心仪的学校搏一把。跨校跨专业的风险不言而喻,而且还可能要忍受某些“地方保护”的不公正待遇。所以决定前要清楚认识自己,找准定位,不继续本专业学习的原因,转向另一个学科后有什么优势,后者是否更适合自身发展?考研是大家一次很重要的选择,大家有更好的目标就只管努力向前,工科学生跨专业相对有优势一点,既然选择了就要有考上的信心。

拿我自己来说,我考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专业也属于他们的环境学院。我是去年5月左右决定考那儿的,07年以前专业课一直考的是生态学和环境学。因为我实验操作,动手能力较差,继续下去必然会限制进一步的发展。而又对文科性质的知识还比较有兴趣,因此很幸运的找到了这个专业能和本科学习的结合起来。提醒一点,对想跨专业的同学,尽量找和本专业结合较紧密的,或者有那么一点联系的,那样成功的机会会大不少,外校的老师不一定认可跨专业的考生。然而又很不幸,去年因人大经济类专业实行统考,改成了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我考研的性质也就成了跨校跨专业,形势一下子就变得严峻起来。但想想,生态学和环境学主要是些要记忆的知识,而我们平时的学习要求也不是很高,现在学起来也会有点吃力,占不了太多的便宜。而经济学大部分都需要理解,靠图象辅助分析,反而更适合我学,政经的学习又可以和政治结合起来,而且那专业考的是数学四,要求相对要低。这样比较下来,虽然没专业课没接触过,但更适合我学习。最后的成绩也印证了这点,经济学综合115的成绩在复试的几个人中还是很靠前的。

考研这场战役从信息战开始,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目标专业导师情况,毕业生去向,每年的招生计划,保送的占多少,这都必须详细打听清楚。发动一切能发动的关系网,同学,亲戚,朋友,有条件的可以过去实地考察,找老师谈谈,一般好学校都会比较欢迎主动的学生的。最好的是找找这专业的师兄师姐们,一般招生情况一两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且他们能在复习上给予很大的指导,尤其是专业课的指导。我去年弯了很大一圈人联系到去年考过去的一个师兄,那年统考第一名,410+的初试成绩,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也为我省了去北京的路费。另外在许多BBS里也能得到不少的帮助,还有很多内部的专业课资料。总之,要动用一切能动用的手段打赢这场信息战,为考研的胜利争取更多的主动。
 
关于复习,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挑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就行了,扬长避短。不用去管太多别人比你快,比你效率高什么的,按部就班跟着计划走。考研复习很忌讳比来比去,一来影响心情,再则打乱节奏。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总结自己大半年的复习,善于调节心态算是我最得意的地方。长时间的复习总会有些心情起伏,快速调整,回到正常的复习轨道上,把时间的损失减到最小。一份平和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不时给自己心理暗示,时刻保持自信。
 
 
几点教训。
切忌眼高手低,有些东西看起来懂,但一做题就喜欢错。政治复习我十月底才开始,看大纲解析好像什么都明白,所以也就没怎么太在意,也就没怎么去管做习题的事,继续慢悠悠向前推进。但一开始做习题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而此时时间也不多了。所以我的政治一直处于很被动的状态,选择题部分长期就二十多分,直到进考场前心还是悬着。考完后大家都说选择难,而我大题做的也不怎么样,如果不是有点小运气,选择34分,结果还真是很难想象。

专业课的复习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看教材时好像什么都懂,前一阶段基本处于盲目乐观的状态。到还剩一个月的时候才把真题拿出来,看了后几近崩溃,人大不愧是人大,还不是我很轻松就能去的。因为题目出的很综合,对没上过一节经济学课程的我来说,简直就是束手无策,而且政经部分也和政治考察的侧重点不同。这时候还是良好的心态帮了忙。我调整了学习计划,保证其它科目不掉的前提下,分了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填鸭似的恶补,虽然还是很紧张,但还算是在考试前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写这两点主要是给后来人提个醒,复习时必要的自信得有,但盲目的乐观可能就会是致命的。还是那句话,什么时候都要认清自身位置,考外校就应当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起点,笨鸟先飞,以勤补拙。

考前的几天,也就到了复习最紧张的时间,人也是身心俱疲,是状态最容易起伏的阶段。我一直相信一句话:触底反弹。一时的成绩好坏不代表什么,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使考试期间能有最好的心态。

考场上“沉着冷静”四个字估计大家都看厌了,但若真正能做到这点,也就不愁没好成绩了。虽然考前设想了很多情况,但考场上的一点小失误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我对数学是寄予了厚望,尽量多拿分。但事与愿违,今年试题偏难,也没完全做好这个思想准备,考试结束前15分钟还有两个大题和一个填空没做。要是以前的我早已乱了阵脚,缴械投降了。考试就是这样,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把能拿的全拿到,也不会留下什么遗憾。最后也还基本上是得出了结果。随后的专业课考试也印证了这点。偏文科类的考试要写的文字很多,到我最后收笔时离考试结束只有3分钟不到了。稍稍检查了一遍,这一查还真查出了大问题,宏观经济学的计算题错了,15分啊!再从头算是没时间了,找错误吧。在铃声响起前把结果写了上去,交了卷。数学130,专业课115,都不算太高。人大经济学类的分数线345,我368的总分专业排名第四。想想要是考场上多一点失误,丢个十分左右。别小看这十分,对一个外校考生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现在想来都还有点后怕。

因为专业排名还算可以,最后的复试成绩也基本是按初试排下来的,过去复试也没遇到太大的麻烦。人大也还是比较公正的,复试前我也没找老师联系过,面试时老师们也没怎么为难,问题差不多是考前准备过的,因此显得比较自信,给老师留下的印象比较好。在这点我觉得我还是有点幸运的,复试对于外校考生还是很重要的,要多去了解目标学校的情况,笔试也要认真复习。面试时表现的自信,但也要谦虚。总之,要引起相当的重视,而不管初试成绩多好,进了复试一切从零开始。

漫漫考研路,很幸运的有那么一些人在背后的默默支持。每走一步都会有亲人朋友的帮助。真的从心底感谢你们的无私帮助,使一个人的考研生活也不在孤单。考研成功是一个终点,但也是另一个起点。继续努力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bbs/viewthread.php?tid=168771&page=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