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人类最早利用微生物是酿酒业和面包制作业。 ※微生物杀菌剂最著名的是“井冈霉素”。 ※“神曲”治疗饮食停滞;豆腐上的霉治疗疔疮肿痛。 ※“人类寿命的第二次革命”的标志是青霉素的发现和使用,Fleming、Florey和Chain三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奖。 ※1944年,Waksman发现链霉素,获得1952年诺贝尔奖。 ※总设计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开发目的、策略、工作基础、市场预测和投资风险分析。 ※微生物既是分解者,又是生产者。 ※生产菌种和专利菌种的保护主要靠法律手段。 ※原始森林是微生物最主要的基因库、种源库。 ※微生物生长最高的温度可达140℃。 ※自然界中大多数微生物靠分解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和角蛋白进行生活。 ※最常见的共生菌有细菌中的根瘤菌、放线菌中的弗兰克氏菌和真菌中的菌根菌。 ※开发低温碱性脂肪酶的产生菌的条件:使用脂肪作为唯一碳源;PH调到10以上;在低温下培养。 ※产生菌的基因组都是由某一种物质的结构基因、调控基因和抗性基因组成的。 ※分离细菌使用的抑制剂是放线菌酮和制霉菌素;分离放线菌使用的抑制剂是重铬酸钾;分离真菌使用的抑制剂是青霉素和链霉素。 ※入选菌种采用试管斜面进行短期保存的注意事项:尽量减少转代次数;调换斜面培养成分;暂时复壮措施。 ※美国是世界上酶工业市场最大的国家。 ※几种最具开发前景的酶是:纤维素酶、芳基乙醚酶、几丁质酶和角蛋白酶。 ※蛋白酶的主要产生菌:黑曲霉、产黄青霉、核盘菌、微小毛霉和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的主要产生菌:木霉菌、青霉菌、链格孢和镰孢霉。 ※淀粉酶的主要产生菌:黑曲霉、扣囊拟内孢霉、德氏根霉和枯草芽孢杆菌。 ※脂肪酶的主要产生菌:柱状假丝酵母、德氏根霉、曲霉和毛霉。 ※果胶酶的主要产生菌:米曲霉、灰葡萄孢、尖孢镰刀菌和瓜果腐霉。 ※几丁质酶的主要产生菌:木霉、虫霉、链霉菌和苏云金杆菌。 ※葡萄糖氧化酶的主要产生菌:黑曲霉、尼崎青霉、橘青霉。 ※凝乳酶的主要产生菌:白曲霉、纯黄丝衣霉、微小毛霉。 ※角蛋白酶的主要产生菌:隐囊菌、金孢霉、阿氏角质霉、小孢霉、芽孢杆菌、放线菌、蛋白菌。 ※5’-磷酸二酯酶的主要产生菌:盘基网菌、橘青霉。 ※曲素酶的主要产生菌:米曲霉。 ※抗癌抗生素:嗜癌菌素、放线菌素、肉瘤霉素、丝裂霉素、色霉素、道诺霉素、新制癌菌素、博来霉素、阿霉素。 ※减肥药物:胰脂酶抑制剂、丙酮酸
注:丙酮酸是糖类和大多数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 分子式CH3COCOOH,原称焦性葡萄酸(德Brenztr-aubensure),是参于整个生物体基本代谢的中间产物之一。丙酮酸可通过乙酰CoA和三羧酸循环实现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间的互相转化,因此,丙酮酸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其他抗癌药物:细胞表面氨肽酶抑制剂、紫杉醇、几丁寡糖、安沙抗生素。 ※药用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其中以放线菌为主。 ※第一个被发现的抗真菌抗生素是:灰黄霉素。 ※抗癌抗生素筛选的方法:癌细胞组织培养法、生物化学法和分子生物学法。 ※抗寄生虫药物的筛选分随机筛选和定靶筛选两种。 ※三致:致癌、致突变、致畸;特殊毒性:抗原性、听觉毒性、成瘾性(变异原性、致癌性、催畸性)。
※微生物药物按作用对象可分为:抗细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病毒抗生素、抗寄生虫抗生素、农用抗生素五种。 ※最早生产出谷物发酵饮料的是:萨默帝国、巴比伦人、埃及人。 ※酵母是决定啤酒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普通葡萄酒的生产中最主要的是破碎葡萄。 ※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三种。 ※作物生长发育的三大元素:氮、磷、钾。 ※化学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见效快、成本低、使用简便等优点。 ※生物防治的特点:安全、有效、持久。 ※第一个商品化的抗生素除草剂是:双丙氨酰膦。 ※1981,美国登记的第一个真菌除草剂是:DeVine。 ※Bt杀虫剂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微生物杀虫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