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4月15日,和几位同事自深圳驱车,到江浙一带旅游。
路线是同事设计的,所有的细节也都是他们安排的。直至出发之前,我都不是特别清楚,要去哪里?怎么去?只知道,是往江浙一带的方向,而时间,约为10天左右。
虽然,这样的旅程,不免有些糊里糊涂、懵懵懂懂。但是,这样的方式,倒也是我所接受、向往、喜欢和期待的。毕竟,习惯了千人一面、按部就班的工作与生活,偶尔,让心灵彻底放松,天马行空,自由自在,四海为家,不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直至上了车,才明白,此行的重点是江浙的几大古镇,包括南浔、乌镇、西塘。其中,南浔是第一站。而路线,则是经粤赣高速,抵江西赣州,宿安徽安庆,至目的地之后,再经沿海高速,从福建返回深圳。
记得,那次旅行中,我自第三天起,就一直感冒,而且,是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受的那种。以至于,吃了N多的药,睡了N多的觉;甚而至于,在乌镇的时候,还不得不去了当地的医院输液,不仅没在乌镇好好拍几张照片,还因此而大大影响了旅行的心情。
记得,从安庆往南浔的路上,天下大雨,气温骤降,感觉一下子从炎热的夏天重新回到寒冷的冬天。而我们,由于没想到天气会如此变化,又几乎没有任何御寒的衣服,因而傍晚时分,甫一抵达南浔,顾不上吃饭和寻找住处,便四处购买起衣服来了。
记得,那个晚上,天下着瓢泼大雨,吹着瑟瑟寒风,我们行走在南浔城区的大街小巷,如饥饿的猎手一般,到处搜寻着我们所需要的猎物——御寒的衣服。可惜,时已近5月,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已换上了夏令商品,而人生地不熟的我们,该去哪寻找用以御寒的衣服?
无奈之下,大家只好分头行动,或步行,或开车,或坐出租车,或坐三轮人力车,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踏着夜色,迎着风雨,继续穿行于南浔的角角落落,希望能有奇迹出现。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以偿。
风大,雨大。冷,刺骨的冷。所有的人都在哆嗦,在打寒颤,在发感慨——没想到会这样!早知,就带多点衣服了!怎奈人生,总会有那么多意料之外的事,总会有那么多让我们感到懊恼的地方!
幸运的是,第二天,便风和日丽、天高云淡起来了。阳光普照大地,我们的心情也倏地明亮起来。于是,大家便赶紧收拾行囊,抖落一身的狼狈与疲倦,匆匆赶往离酒店不远处的古镇。
古镇位于南浔城区的一隅,而南浔则是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个区,目前被称为中国“实木地板之乡”。据载,南浔古镇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曾以“耕桑之富,甲于浙右”而闻名,更以“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而立世。也因此,小小南浔,竟然被视为中国民族资本的萌芽地,与周庄、同里、西塘、乌镇、甪直并称为“江南水乡六大古镇”。
在南浔,我们所呆的时间并不长,既没有去嘉业堂藏书楼,也没有去名气更大的小莲庄。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走着,看着,静静感受这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经过百年的积累与沉淀,现时的南浔,更多的散发着的是一种超然而宁静的美。它没有太多的妩媚,也没有让我们收获任何的惊喜,但我们知道,我们会在心里记住这个偏安一隅、独享寂寞的小镇——因为它的端庄,因为它的小巧,因为它的整洁,还因为,它不像乌镇、西塘般地名噪天下、人声鼎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