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科普博览

 蒙古包研究 2010-03-17
敖包在蒙古族地区由来已久,起初是作为疆域、地界的一种标志。本来辽阔的蒙古高平原,地物不很明显,人们在行进过程中很难辨认方向,因而利用突出地面的自然物,或者人工筑起一个个的石包、土包或柴包,作为标志。后来,渐渐演变成为祭祀的地方。现在许多大的敖包,比如前述锡林浩特以西那座敖包山,就成为蒙古族人民祭祀神灵的地方。在每年夏季5月或7月,敖包山附近的蒙古族居民,不约而同的在红日高升之吉祥时辰,带上熟羊肉、白酒、油饼等祭品,从四面八方骑马、赶车或徒步而来,把祭品摆放敖包案前,人们一起跪下,虔诚地静默祝愿。祭毕,大家环坐敖包前。边喝酒边唱歌,谈笑欢乐。

  敖包祭祀是哪些神灵呢?据考证,他们祭祀的首先是天神腾格里,而后才是其他神祇,如大地女神"爱垠"或"依土艮"。敖包由土石与树枝组成,也表明蒙古族崇石与崇柳的习俗。我们的旅游者如能赶上或参与祭敖包活动,体会牧民的虔诚,了解蒙古族的习俗,也是很难得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