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月13日故事:《巴渝武舞 重现江湖》-重庆发现-搜狐博客

 雁无心 2010-03-17
巴渝武舞 重现江湖》
分享
标签: 巴渝武舞  赵幼生 
    巴渝武舞是重庆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已经失传很久,直到最近才被渝北区体育局挖掘整理出来,武舞编排者赵幼生是渝北区体育局局长,他是当年四川第一个武术高级教练,而他的父亲赵子虬生前是全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研究峨嵋拳法、巴渝器械和巴人武舞。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赵幼生多年前就对巴人武舞有了兴趣。把武术和舞蹈结合在一起表现,而且还要让它承载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编排者来说,这并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情,赵幼生翻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历史典籍,终于在今年编排出久已失传的两幕巴渝武舞。

    在渝北区体育局的武术排练厅里,记者看到十几位表演者在教练的指导下,演绎着巴渝武舞。他们中有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也有十几岁的稚气未脱的孩子。然而,当激越的背景音乐响起,战争的鼓点夹杂着铿锵有力的船工号子,他们全都变成了远古时代英勇善战的巴人,神兵、神女退若激,进若飞,腾挪跳跃,往来回旋,手中的兵器舞弄得虎虎生风,刹那间场上一片刀光剑影,让人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巴人的古战场。

    大约4000多年前,在现在的重庆、湖北、四川境内曾经生活着一个远古族系,被人们称作巴人。他们能歌善舞,骁勇善战。据考证,巴渝武舞是3000多年前武王伐纣时兴起的,在汉初的时候,“巴渝武舞”被刘邦移入宫中,让宫中的乐人学习,成为宫廷的祭祀舞。周武王时,武王曾联合巴人部队与商纣王开战,巴人手持木盾护身,以巴歌为军乐助威,冲锋陷阵,大败纣王;刘邦平定关中时,专门让巴人为关中先锋。

    巴渝武舞起先是祭祀的一种形式,为了突出巴渝武舞的原生态,在开场舞中,就有这样一个让观众记忆深刻的动作,一个女子站在前面,手上写着“巫”字,表明身份,在她后面的男子也在手上用古字写着自己的姓氏。据说,当时的巴人战争,双方亮明身份的时候是不说话的,而是将手摊开,亮出自己的姓氏,然后,做指天咒地的动作,相当于寄望“大力神”附身,战无不胜。巴渝武舞中出现的兵器看起来也都是奇奇怪怪的,巴蛮骨朵、羊角羝、巴字刀,日月杵,每一种兵器的身世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巴字刀就是巴人用于担柴和狩猎的,而在武舞中出现的武术拳种和套路,也是经过精心选择编排进去的。

    因为《巴渝武舞》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表现狩猎、战争场面的内容,又可以从中看到农耕、祭祀等巴人日常生活的画面;既可在其中领略到巴人尊崇盘古、指天恨地的独特招势,又可以欣赏到巴人运用掌心纹相互应答、灵犀互通的独特心语。所以,前不久,巴渝武舞在第二届香港国际武术大奖赛上进行首次展示,便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参赛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7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团体表演最高分,并荣获了大赛唯一的“特别金奖”和唯一的最佳创意奖。虽然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但赵幼生并不满足,他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把巴渝武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个就是精编一套动作简单易学的巴渝武舞,把它推广成全新的健身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