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

 求实求是 2010-03-18
 
 
砒霜
名称:砒霜
类别:解表药
拼音:Pī Shuānɡ
拉丁:Arsenolite;Arsenopyrite;Realgar;Orpiment
别名:三氧化二砷;亚砷酐;砒霜;白砒;亚砷酸酐
药用部位:
药材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能溶于水、乙醇、酸类及碱类。加热则升散而发蒜臭。
栽培要点:
产地:
采收加工:《本草衍义》:“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纍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大块者已是下等,片如细屑者极下也,入药当用如乳尖长者。”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辛;酸;热;有毒
功能主治:
    功能:祛痰止哮,截疟,蚀腐,杀虫。
 
    主治: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梅毒,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溃疡腐肉不脱。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1-5毫。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入膏药中贴之。








名称:白芨
类别:活血化瘀药 白芨
拼音:bái jī
拉丁: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
别名:白根、白给、白及、甘根、连及、白给、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药用部位:
药材性状:多年生草本。假鳞茎块根状,白色,肥厚,有指状分歧。茎粗壮,直立,高30-60厘米。叶3-6枚,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稀疏,有花3-8朵,花大而美丽,紫红色。花瓣3,唇瓣倒卵长圆形,深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侧裂片部分包覆蕊柱;萼片3,花瓣状。蒴果,圆柱状,上面,6纵棱突出。种子细小如尘埃。花期4月下旬-5月下旬,果熟期11月中、下旬。  有变种白花白芨,花白色,园艺品种尚有蓝、黄、粉红等色。
栽培要点: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每株须带顶芽。  亦可采用播种繁殖,但因种子细小,发育不全,需用培养基无菌接种,操作复杂,故罕用。
产地:白芨原产我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置沸水煮至无白心,除去外皮,晒干,切片生用。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用法用量:6~ 15g,研粉吞服 3~6g。外用适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东方香蒲
名称:东方香蒲
类别:利水渗湿药
拼音:dōng fāng xiāng pú
拉丁:Typha orientalis Presl
别名:毛蜡烛(贵州)、香蒲(陕西)
药用部位:
药材性状:多年生草本。地下根状茎粗壮,有节;茎直立,高1~2米。叶线形,宽5~10毫米,基部鞘状,抱茎,具白色膜质边缘。穗状花序圆锥状,雄花序与雌花序彼此连接,雄花序在上,较细,长3~5厘米,雄花无花被,雄蕊2~4,花粉粒单生,雌花序在下,长6~15厘米,雌花无小苞片,有多数基生的白色长毛,毛与柱头近相等,子房长圆形,有柄,柱头匙形,不育雌蕊棒状。小坚果有1纵沟。花果期5—8月(江苏)。
栽培要点:
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台湾等省。
采收加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花粉入药,为消炎利尿和止血剂。叶供编织用。蒲绒可作枕絮及填充物。幼嫩时为牛马的好饲料
 
 
对叶百部名称:对叶百部
类别:化痰止咳平喘药
拼音:Duì Yè Bǎi Bù
拉丁:Radix Stemona Tuberosae
别名:大百部、野天门冬根、山百部。
药用部位:
药材性状:多年生攀援草本,高可达5m。茎上部缠绕。叶通常对生,广卵形,长8~30cm,宽2.5~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7~ll条;叶柄长4~6cm。花腋生;花下具一披针形的小苞片;花被片4,披针形,黄绿色,有紫色脉纹。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果期7~8月。
栽培要点:
产地:湖北、广东、福建、四川、贵州。
采收加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苦。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劳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蜕虫病、阴痒症。
 
 
 
 
欧李
名称:欧李
类别:利水渗湿药
拼音:ōu Lǐ
拉丁:Semen Pruni Humilis
别名:山梅子、小李仁
药用部位:
药材性状:落叶灌木,高1~1.5m。树皮灰褐色,小枝被柔毛。叶互生,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5cm,宽1~2cm,先端尖,边缘有浅细锯齿,下面沿主脉散生短柔毛;托叶线形,早落。花与叶同时开放,单生或2朵并生,花梗有稀疏短柔毛;萼片5,花后反折;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雄蕊多数;心皮1。核果近球形,直径约1.5cm,熟时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栽培要点:
产地:生于荒山坡或砂丘边。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干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

  性平,味辛、苦、甘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用于肠燥便秘,小便不利。腹满喘促,脚气,浮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