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谨防“标签效应”

 敬經閣 2010-03-18

谨防“标签效应”

默认分类 2009-09-19 21:16:31 阅读20 评论0 字号:

 

日常生活中,有些老师或家长喜欢数落孩子,而且一数落起来就随便给孩子下结论。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这就形成了“标签效应”。

曾看到这样一个例子。美国一位著名的棒球选手,应邀到监狱里与犯人交流,他给囚人讲了自己成长的故事——小时候,他第一次玩棒球,不小心把父亲的牙打出了血,父亲赞许说:孩子,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棒球选手。第二次玩棒球,他把家中的窗户打碎了,父亲称赞道:孩子,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冠军。听完了世界棒球冠军的故事,犯人们若有所思,窃窃私语,这时,一位犯人站起来说:我小的时候的经历与你相似,只不过我父亲告诉我,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罪犯的。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标签效应”是如何影响孩子的一生的。“标签效应”有其两个方面:即正面、积极的效应和负面、消极的效应。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一是要经常性地贴好正面、积极的“标签”,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让孩子在教师和家长的正确鼓励引导下成长;二是要少贴或不贴负面、消极的“标签”,小孩子是靠大人的评断来认识自己的,如果孩子忽然发现自己在家长的眼里是那样的不堪造就的,其心理是难以承受这种致命打击的。日后极有可能以心灰意冷的态度对待学业、对待生活。本来完全有可能成为人才的人,却在少儿时代就凋谢了。比如孩子的学习习惯需要慢慢养成,我们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不认真、不专心的“标签”,也许和他的精力旺盛有关系,或许他很多知识都会了。三是让负面的、消极的标签产生正面的效应,这就是要让被贴标签者能够理解所贴标签是不是客观、公正的,并不断培养被贴标签者的独立性要比较强。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其年龄越小,对于成人的说法越易于认同,也就是他并不容易分辨成人说的是不是客观、公正。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逐步知道好与坏、善与恶、爱与憎,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使他们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要谨防乱贴“标签”,特别是负面的、消极的标签最好不要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