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的魅力

 众妙之道 2010-03-22

网络上看到一则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铁锅,盛满丰富的食物,但地狱里的人们依然面黄肌瘦。他们各自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长,各人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天堂,天堂里的人们手上拿着同样的长把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原因在于天堂里的人们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

 

看完这个故事不禁令人深感震惊----天堂与地狱的差异竟然如此的“微小”:一心只想着自己,那就是地狱;而时刻考虑与他人分享,那就是天堂。

 

联想到年终岁末,公司每年都举办一年一度的圣诞节聚餐。餐桌上摆满了几十位员工各自烹调或购买的食物。这些员工来自世界各国,各自的佳肴也体现了各国的风味。员工们互相品尝互相称赞互相询问各自的烹调食谱……我极其喜欢这样的场合,那种温馨与平和是任何“清宫席”“帝王宴”或“满汉全席”所无法比拟的。它的魅力就在于“分享”。

 

从美味佳肴联想到精神食粮。互联网的魅力不仅在于方便加速了互相之间的联络,同时也在于互相之间的“分享”。就拿过去一年阅读“万维网”上所刊载的那么多博客文章来说吧,我就“品尝”到很多很多的“美味佳肴”……

 

我喜欢“刘以栋”在“当不成海归,就念念生活在美国好”里所透露出的平和,尽管我对他那些经济方面的论述一窍不通;我喜欢“一个普通人”在“从自身经历说学术型海归”的真诚与中肯,虽然我从未考虑海归;我喜欢“核潜艇”在“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里所呈现的包容与宽厚;我欣赏“欣然”“山哥”等人对于中国国民精神气质的探讨;我佩服“星辰的翅膀”关于“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每一代人都是一样的宝贵”的思考;我惊叹“林贝卡”总是能够提供如此众多的艺术作品供大家欣赏;我更钦佩“昭君”的能量与活力,竟然能在如此众多的领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假如能将“万维网” 如此众多的精彩文章转换成可以直观品尝的佳肴,铺排开来,足以呈现一桌桌天堂般的盛宴。也足以和 “白骨精”们在网络上展示的那些烹调手艺争嫔斗艳……

 

 “分享”的魅力来自提供佳肴者的真诚与慷慨---每一位在博客里提供文章的作者都是出于善心与好意,都希望自己曾经的思考或感受也能够让激起其他读者的思考、争论、赞同或欣赏。

 

 “分享”的魅力也来自于受众者的平和与宽容---“分享”之后不一定赞同。就像品尝某种风味的食品之后,感觉不合自己的口味胃口,完全可以另择它家。却依然感激佳肴提供者的那份殷切与真诚,完全没有必要骂骂咧咧。

 

 “分享”的对立面就是“武大郎开店,独此一家”的霸道。记得曾想在一些网民众多的著名中文网页上留言,但自己的留言不是被删除,就是被隐蔽。后来看到有一些比较敏感的文章底下就连发表感想的连接都干脆被省略了。也就是说,对于这一文章或信息,只能接受阅读,而不能接受评论。看到这些,心里不免浮起了几丝悲哀和凄凉。也就愈加思念“分享”的快乐魅力。

 

记得有人说过,“快乐有人分享,快乐就会加倍;痛苦有人分担,痛苦就会减半”。长期以来一直在“品尝”他人烹制的“佳肴”,总觉得受之有愧,于是一改终日的“潜水”状态……终于“开博”之后,一想到自己也已开始用“长勺子”为他人提供“食品”,不禁有几分接近“天堂”的崇高与欣慰。

 

以此短文感激过去一年为我以及众多网友提供“美味佳肴”的烹调高手们,也感谢那些曾经留言和评头论足的“食客们”,并祝大家新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