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莘农针灸处方集萃病证选穴部分
中风(脑血管意外)急症昏迷不省,取人中、内关、极泉、足三里、三阴交。益阴扶阳、醒脑开窍,人中刺法需令患者泪出,极泉刺法至肢体活动效佳。 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初起治疗取阳经八穴,上肢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为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阳经取穴,阳主动,意在恢复肢体功能。后期治疗取配阴经腧穴,协调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口眼涡斜(面神经炎)取睛明、四白、地仓、颊车。睛明刺法沿眼眶边缘直入0.8-1.5寸忌捻转提插;地仓刺法透向颊车。 心开窍于舌,舌强失语,取廉泉、哑门及心经络穴通里。 胸痹(冠心病)取内关、膻中。振奋心阳,宣畅气机。 癫狂(精神分裂症)取大陵、神门、内关、百会、四神聪保心宁神,开窍益智,癫证刺宜平补平泻法,狂证刺宜泻法。 胃脘痛(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宽胸降逆,和胃止痛。 单腹胀取气海、公孙、足三里,健脾理气,散痞消胀。 消渴(糖尿病)取然谷、肾俞、三阴交,益肾滋阴生津。 泄泻(急性腹泻、慢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取天枢、中脘、足三里,振奋脾阳,健运止泻。泄泻治疗宜针灸并用。 疝气取关元、五里、曲泉、太冲,疏肝理气止痛。 痿证(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配筋会阳陵泉、髓会悬钟,通调经气,补养气血,濡润筋骨。本证疗程较长,同时配合皮肤针辅助治疗。上肢痿证沿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轻打扣刺;下肢痿证沿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轻打扣刺。 癔病性瘫痪取足跟赤白肉际或足心部,刺法透向涌泉,每收立杆见影之效。 流感、猩红热、肺结核、疟疾取大椎。大椎为诸阳之会,杀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腧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因此治疗目疾多采取多经取穴的方法。 上睑下垂取阳白、头临泣、阴陵泉、三阴交。 青少年近视取风池、睛明、四白、合谷、光明、三阴交、太冲。 老年性白内障取四白、养老、曲池、太冲。 鼻渊(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取迎香、上星、通天、合谷、列缺,宣肺清热通窍。 偏头痛取头维、太阳、率谷、足临泣,疏解少阳,活络止痛。 耳聋分虚实两类,耳聋实证取听宫、翳风、液门、侠溪、太冲,利胆疏肝,开闭通窍,刺宜泻法。耳聋虚证多责之于肾,取肾经腧穴为主,并随症酌加上穴,益肾复聪,刺宜补法。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病证相参是笔者施治选穴的一个准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