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崎,宋英,周小初,徐晓英,王冰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炙黄芪的炮制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来优选黄芪、炙黄芪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黄芪的最佳炮制条件为:浸泡0 h,润软4 h,干燥温度80℃;炙黄芪最佳炮制条件为:加蜜量30%,炒制温度300℃,炒制时间2 min。结论优选出的炮制方法稳定可行。 【关键词】 黄芪; 炙黄芪; 炮制; 黄芪甲苷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best processing methods of Radix Astragali and Radix Astragali preparata .MethodsOrthogonal test was used to select the best processing methods with Astragaloside IV as the index.ResultsThe best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Radix Astragali was as follows:soaking in water for 0 h,morstening for 4 h ,and desiccating at 80℃. The best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Radix Astragali preparata was as follows:adding 30% honey,stir-frinp at 300℃ for 2 min.ConclusionThe selected processing methods are stable and feasible. Key words:Radix Astragali ; Radix Astragali prepar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 Astragaloside IV 1 器材 2 方法与结果 2.1 含量测定方法的考察 2.1.1 含量测定方法取样品粗粉约1.5 g(同时另取粗粉测定水分)[1],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40 ml,冷浸过夜,在加甲醇适量,回流4 h,提取液回收甲醇并浓缩至干,残渣加水10 ml,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20 ml/次,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提取2次,20 ml/次,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3~5 ml使溶解,放冷,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5 cm ,长12 cm),以水50 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40%乙醇30 ml洗脱,弃去40%乙醇洗脱液,继用70%乙醇5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2 ml容量瓶内,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1]实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 μl与6 μl,对照品溶液2 μl与4 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30 nm,λR=700 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2.1.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线性范围考察精密称取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24 h的黄芪甲苷对照品2 mg,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将对照品溶液1,2,4,6,8,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依法展开后扫描。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在209~2 090 ng范围内,其量与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以黄芪甲苷对照品点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回归,所得线性方程为:Y=263.75+5.212 8X,r=0.996 4,结果见表1。 表1 标准曲线实验结果(略) 2.1.3 精密度实验板内精密度:将浓度为0.209 8 mg/ml的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5 μl,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n=6),依法展开,扫描测定。结果见表2。 表3 板间精密度实验结果(略) 2.1.4 重复性实验取黄芪饮片5份,约1.5 g,精密称定,按“2.1.1”含量测定方法项下测定5份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结果见表4。 表4 重复性实验结果(略) 实验表明,样品的重现性良好 2.1.5 样品溶液稳定性考察取黄芪饮片1份,约1.5 g,精密称定,按“2.1.1”含量测定方法项下操作,在规定时间测定。结果见表5。 表5 样品溶液稳定性实验结果(略) 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室温放置24 h内质量稳定 2.1.6 回收率实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测定黄芪饮片的回收率,在已知含量的样品中加入定量对照品,按“2.1.1”含量测定方法项下制备样品,测定。结果见表6。 表6 回收率实验(略) 2.1.7 含量限度的制定 照“2.1.1”含量测定方法对10批黄芪片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7。
根据以上结果及2005年版Ⅰ部《中国药典》中黄芪项下的限度规定,暂定黄芪片中黄芪甲苷含量不得少于0.040%。 2.2 炮制方法 2.2.1 黄芪 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2.2 炙黄芪 取黄芪片,照蜜炙法[1]炒至不黏手。每100 kg净药材,用炼蜜30 kg。 表7 10批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略) 2.3 工艺流程 2.3.1 黄芪见图1。 图1 黄芪炮制工艺示意图(略) 2.3.2 炙黄芪见图2。 图2 炙黄芪炮制工艺示意图(略) 2.4 炮制工艺研究 2.4.1 黄芪 表8 因素与水平考察(略) 实验与结果:按L9(34)正交表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以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按质量标准草案下方法测定。结果见表9。 表9 黄芪炮制工艺优化(略) 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炮制条件为:浸泡0h,润软4h,干燥温度80℃。 2.4.2 炙黄芪 表10 因素与水平考察(略) 实验与结果:按L9(34)正交表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以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按质量标准草案下方法测定。结果见表11。 表11 蜜黄芪炮制工艺优化(略) 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炮制条件为:加蜜量30%,炒制温度300℃,炒制时间2 min。 2.5 验证试验按上述优化的最佳条件,黄芪、炙黄芪各制备3批样品,并按质量标准检测。结果见表12。 表12 黄芪、炙黄芪中试结果(略) 以上结果表明,黄芪、炙黄芪中试工艺稳定。 3 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