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交量玄机(转夫子)

 lyk007 2010-03-29

成交量玄机(转夫子)

(2009-02-13 17:57:09)

孙子兵法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股市如战场,股市成交量的多少代表了参与者的热情程度,这一点是技术分析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盘的成交量在K线图上用VOL来代表,其均量线用MA表示。我们来设定3条均量线:MA1=5天,MA2=13天,MA3=34天。用这3条均量线来研究中国股市成交量变化规律,可以看出:

第一,每一次股市中级以上行情中:

(1)5,13,34三条均量线均为多头排列。

(2)5日均量线在34日均量线之上呈波浪状运行,且5日均量线每次回抽34日均量线都为极好的买点。

(3)成交量总体上呈现三角形递增趋势,且绝大多数的日成交量都比34日均量线高。

第二,每次行情顶部的先兆是5和13日均量线向下死叉34日均量线,同时大盘成交量开始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时间一般都比最高点出现得早。

第三,熊市的特征是:5日和13日均量线大部分时间都在34日均量线以下运行。日成交量大部分都低于34日均量线,有间歇性大于34日均量线的放量,但不能持续递增放量。

第四,在熊市中出现利好政策后,最早的放量程度远大于5,13,34均量线,随后的成交量呈现明显的三角形递减趋势。当日成交量萎缩至34日均量线以下时,容易迅速形成头部。


用这种方法怎样判断现在的行情


三大利好政策推出后到现在,大盘成交量呈明显的三角形递减趋势,且日成交量已迅速萎缩到34日均量线以下,这很容易形成头部。要想改变下跌趋势,大盘需要持续温和放量到三条均量线的上面,这些都是大盘走好的必要条件。

怎样分析现有行情


量在价先,我们从成交量的角度来分析本轮大跌。

从6124点到目前点位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7年的10月16日到11月28日。大盘从6124点跌到4803点。5日和13日均量线基本都在34日均量线下面运行,属于牛市见顶之后的初期普跌阶段。

第二阶段,从2007年11月29日到2008年4月22日。1月29日前,5日和13日均线站在34日均量线上面运行。在1月29日后,5日和13日绕着34日均量线运行。

第三阶段,从2008年4月22日到10月17日。又分为:

(1)4月22日到6月6日。大盘总体成交量呈逐级递减。关键变盘周期发生在5月20日,当天5日均量线死叉34日均量线,由于后面成交量继续萎缩,导致13日均量线在5月23日死叉34日均量线。10天以后,指数破位下行。

(2)7月9日到8月7日。大盘成交量呈逐级递减,变盘周期发生在7月30日,5日和13日均线同时死叉34日均量线。6天后,指数破位下行。
  
在第二阶段,2007年的11月29日到2008年的4月22日之间,有两个明显的中期热点:一为农业,二为创投。这两个板块的启动时间都是在11月底,其形成头部的时间也大约是在4月底,主力运作时间约5个月,其赚钱效应吸引了部分中线资金的参与。而在4月底之后的第三阶段中,基本上没有了中线热点板块。主力的运作手法多为短线。即使涨幅大的股票也是在短期内走完。这种运行特点导致了操作难度的加大。


最近的日成交量没有一天站在5日、13日、34日三条均量线的上面。且在9月22日和25日的成交量高点相连的趋势线之下运行,始终没能脱离三角形递减形态。更为严重的是,日成交量已经萎缩到34日均量线下面,只要后市不能连续放量站在34日均量线之上,5日均量线向下死叉34日均量线就要形成定局。同时13日均量线也在向下拐头,即将死叉34日均量线。其运行就是上面所讲的第三阶段的运行特点。如无较大利好,大盘迅速向下寻求支撑已成定局。

现在可以炒底了吗

依旧用5、13、34均量线的方法来分析A股历史上底部的一些特征。

大盘底部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1)5日均量线上穿34日均量线,并且一直在其上方运行;而后13日均量线也会上穿34日均量线。

(2)日成交量始终站在34日均量线之上。

(3)成交量呈现温和放大形态。

(4)不会是因为短期利好刺激而形成。

(5)一般都为长阳线脱离底部。

2008年之后,A股的运行开始受美国和香港股市等外国因素的影响,在K线图上经常留下跳空缺口,外国因素也会影响大盘底部的形成。

现在的日成交量始终比34日均量线低。5日均量线在34日均量线下运行。没有成交良的放大,这里百分之百不是底。

不过从运行周期看,我们关注在今年的12月底或明年1月初左右成交量是否有向底部转化的迹象(赵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