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完成最后的诱空之后,最终选择了向上突破.昨天大盘大阳开门红并放量突破上方均线,一轮中期行情正在展开.
对于新一波行情的到来,如何应对成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能够坚持理性操作,没有在底部恐慌割肉而是成功抄底或中长线持股的投资者,将处于非常从容和主动的优势,只需要持股待涨即可.而对于因为相信所谓"大C浪"下跌,或者过于盲目悲观看空到底的投资者,将面临着踏空的窘境,之后将面临着如何回补的问题。而事实往往是因为过于看空,在行情初期会犹豫反而不敢追进,或者踏空之后情绪化作用不参与了,结果往往失去最佳纠错补救良机,而这样的机会就是今明两天出现,但最终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后市场追涨这条路。
行情展开之后,市场会有哪些机会,投资者如何回补或加仓,其依据主要是基本面政策面和技术面因素。而资金面则是最值得关注的重点,只有大资金流向的重点品种,才会有更多更持久的机会。
目前市场有两种极端现象:看好权重蓝筹的就强调题材炒作的风险;看好题材的则强调权重蓝筹今年没有机会。是这样吗?并非如此,而是今年结构性行情的特点决定着二者都有机会,但正因为结构性的特点,才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也就是来回轮动机会反复出现而已。
今年的权重蓝筹的机会,并非单纯因为其估值投资价值,更重要的是备战股指期货带来的交易性的机会。机构投资者一定得加强权重蓝筹尤其是对指数关联影响最大的权重股的配置,如金融板块个股和石化双雄等,要不然在股指期货时代会很被动。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他需要算账,权重配置比例与股指期货避险或对冲收益哪个更赚钱,也就是赚指数的钱和赚个股的钱,做多赚的钱和做空赚的钱哪个会更多的因素,决定其配置权重的比例。这是决定权重蓝筹行情大小的关键:目前资金进入权重蓝筹越多,后市指数上涨高度越高,股指期货出台之后做空的动能越强,就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政策和经济基本面主导的因素决定着,类似新能源新产业新科技新区域新复苏以及老概念重新炒作如上海本地股,再加上次新股和新资金的参与,题材炒作仍将是今年不变的主题之一。
这就是今年炒股的好处,虽然是结构性而不是系统性的普涨,但赚钱机会却是比普涨时还多。普涨时代投资者很可能赚了指数不赚钱,而结构性行情却可以赚了钱不赚指数。这种行情特点决定着,那种空等大盘跌到惨不忍睹的单边思维将会失败。实际投资者回头再看,自去九月以来,那些坚持在指数震荡中捕捉结构性行情或坚持中长线坚定持股的投资者,都有很好的收益。而那些在八月前大涨行情中打新踏空,之后在九十月份之后空等的投资者,虽然看似回避了二三百点指数调整的风险,实际上操作完全失败。很多个股都是进行了空间有限的洗盘挖坑或者收敛式整理之后展开了主升浪的创新高拉升走势,之前调整的目的就是要将不坚定筹给洗出去,而很多中小投资者却恰恰是跌后看跌在主力资金洗盘时地板割肉出逃,后期也必然会成为追涨主力。
蓝筹和题材都有机会,同时也都有风险,这一点也是需要明确的。结构性的行情,机会与风险同时显现和存在,不同于系统性机会积累到最后集中爆发,这就要求投资者在捕捉机会的同时不要忘记结构性的风险,但同时不能因为参与了某些机会的同时否定其它机会的存在,这样会导致“在一棵树上吊死”,最终会过于看好权重蓝筹或题材结果是从起点又回到来起点。节奏很重点,得跟上市场热点变化才是应对结构性行情的关键。
随便多说几点:一是昨天的跳空缺口是整理空间内的普通性缺口,并不需要回补;二是今天要关注3148点一带的压力;三是周二大盘高开回落或冲高回落强势整理为合理走势,带来的是确认性回补机会;四是注意权重和题材之间的转换,仍然会是轮动特点;五是技术上大盘自昨天开始应有二到三个星期的上涨周期,之后再进行一个周期的短调之后再上涨可能性较大,总体运行在中期上涨趋势之中。
今年的行情,四五六三个月很可能是全年最大的一波,投资者要注意珍惜,在结构性行情中把握好结构性的机会。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