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实验、实训和实习的概念

 fenbi5354 2010-04-02

谈实验、实训、实习的概念

 

(摘自上海工业大学朱懿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初探》)

 

实验一般是在实验室里,学生按照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开出的题目独立动手完成。题目大多是验证前人在书本中论述的结论是否正确,虽也使用仪器设备,但与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相距甚远。实习一般是在企业工作现场进行,常常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达到某些教学要求,如在各岗位、工种间轮换,以完成多方面的训练。但实际上,不少学生进了企业,往往被安排在某一固定岗位,从事较为简单、重复的工作。这样做,企业愿意,但学校无奈。学生能熟悉,了解企业的一般情况和某些工作,但对教学的要求,学生常常也只能顾此失彼。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工作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它仅有普通高校实验、实习这二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提出了实训的概念。

何谓实训,我以为实训是在学校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这个定义取了实验中学校能控和实习中职业技术性的二个长处,形成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最为闪光的特色。

实训突出了学校的主体性,每一个实训项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实训突出了职业技术应用性,要求学校加强投入,更新设施,积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优化以实训为主的实践教学课程。一般应达到下列目标。

(1)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学校在安排、布置实训场所时,应避免采用实验室的框架,学生使用的装备、工具仅可以能贴近职业真实。由于经济、职业形态的多样性,安排上一般可采取少批量,多元组合的方式。

(2)强调实训项目的功能应用性和工艺规范性。学校在设计实训项目时应明显区别于实验。如电工实验,一般采用软导线连接,测量线路中的相关物理量,以验证某个定理或公式的正确性。而电工实训则不然。一般它给出的线路应有明   确的功能应用性,如多层民宅的通道照明线路、抢答器的线路、机床控制箱某一部位的线路,使学生了解各类电路的实际应用。同时实训应要求学生按照电工操作规范进行导线、辅料的选择及布线。

(3)加强技能操作训练。高职学生的实训课程不能仅限于对某项技能的了解,知晓,而应该对主要技能达到独立操作和熟练的水平。这就需要有一定量的积累,最好能设计、选择某些典型产品的工艺过程。如五寸迷你型电视机的组装,以训练学生焊接、调试的能力。对高职学生智力技能的训练主要在智能型、数字化设备的维护、维修、测试、调整等方面,要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内,教师要设计(包括采用外购专用设备)一些便予装拆、故障设置、又能及时恢复的项目,也要让学生到企业参加实际的工作。

(4)采用模拟仿真软件,提高实训项目的适用性和经济性。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行业的技术岗位已采用了数字化、软件化技术,如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工业控制器的应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运作等等。因此采用各类相关软件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是必要的。同时采用实用软件或模拟仿真系统至少有下列优点:①节约经费。一个数控机床仿真软件一万人民币,而一台国产的数控机床至少也要10多万元。②减少占地空间。一个电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的软件只需电脑及工作台,软件中存放了大量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器件和元件,无需空间堆放。③对使用大型重装备设施的实训项目,采用软件系统或仿真运行后再使用实物系统,既能避免设施的损坏,更能有效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④有利于学生创新和自信力的提高。一道数控加工工序可由不同的程序完成,一个电子产品的功能可由不同的线路来实现,采用仿真、模拟软件既能较快证明学生这些不同构思异曲同工之妙的可行性,同时也能补充教师本身的局限性。

(5)构思创新型的实训项目,提高实训的科技含量。高职学生的实训应区别于中职倚重动作技能的训练。如设计数控机床调试和维护的实训,我们可随意把机床置于某种状态或设置某些故障,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恢复;如电子产品的测试和剖析,我们可要求学生根据输入、输出物理量的变化,辨识系统内部的线路结构。这些创新型实训项目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手脑并用,均衡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