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航海时代 2

 和和2002 2010-04-04

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系列--这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游戏,是我们大多数玩家梦中的伊甸园,但是在真实的世界中,又是怎样的背景呢?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大航海时代的起源和过程。

大航海时代在世界历史上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日本的称呼方式,由于大航海时代游戏的出现,使得我们把这个日式称呼沿用了将近十年,因为我们暂且就一直叫它为大航海时代吧。但是后面一些资料中还是以地理大发现为主。只要大家知道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地理大发现?

一:地理发现的理解

“发现”这个词英语为discover(y),俄语为открыт(ь)(ие),日语为“ 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①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务或规律。……”

“地理发现”下的定义是:任一文明民族的代表第一次到达了或最早了解了个文明民族均前所未知的地表的某一部分,或率先确定了地表已知各部分之间的空间联系。这里所说的文明民族,指有了文字,形成了阶级社会,从而迈进了文明时代的民族。

地理发现应被首先理解为到达了地球表面前所未知的某一部分。并首先是指文明人类的代表第一次到达了新的、前所未知的地区。

“野人”或“蛮族”(未进入阶级社会的原始人)到达无人居住的陆地或在某些海域进行的首次航行有时也被称为“发现”。但,这种第一次到达不能称作地理发现,而只能把它看作是处于社会发展最初阶段的原始人群、原始部族迁徙、移居的一种形式,习惯上称为蛮族迁移或迁徙。

地理发现不应包括各个不同的为开化的野蛮部族彼此的往来和联系,或到达无人地区,也不应包括各个不同的开化的文明民族彼此通常的往来和联系。例如郑和下西洋所经过的绝大部分地区和走过的大部分航线,便不属于地理发现的范畴。

文明民族的代表最早了解了前所未知的地表的某一部分也属于地理发现。 不管是开辟新航路新通道,还是发现新陆地新水域,乃至率先了解和认识某个地区,到达后能否返回对地理发现来说都十分重要,否则即使单程成功也意义有限。因为不能返回便无法带回新发现的新获得的知识;而缺乏这种对于认识很重要的信息反馈(feedback),就不可能真正建立出发地和新发现地的交通联系,也就无法使两地居民相互影响受益。因而这种单程成功在历史上一般来说也就湮没无闻,远谈不上完成某项地理发现。

文明人类对某个地域的认识了解及其保存形式在地里发现的范畴内应有三个层次。一是有比较正确的叙说,保留在口头上和记忆中;二是用文字比较准确地记录下来,保留在图书文献中;三是用缩微的图画、几何图形比较准确地绘下来,保留在地图册和地球仪上。第一种形式是最粗糙的认识,最原始的保存,只能说是刚开始对该地域有所了解,刚开始的发现。第二种形式是中等层次的认识,发展中的保存,可以说是深化了对该地域的了解,是能得到普遍承认的发现。第三种形式是高层次的认识和精细的了解,是发达的保存。

地理发现的途径也包括陆上的跋涉和探险。所以航海探险是地理发现的第一途径,陆上探险则是处于第二位的地理发现途径。

与航海探险发现新陆地相关的还有一种似可称为负发现(negative-discovery)的情况。航海家们在某块处女海域的首次航行探险考察有时似乎一无所获,但若它证实了传说中或猜想中或推测中的某些地理实体并不存在(如仙岛金地、大陆、海岛、海峡等),便也增进了人们对那一带的地理知识。

对某个地域的发现也可以不止一次。最先到达、发现某个地域的文明人类代表,如果没有把他(们)的发现通过各种方式(如文献、文物、口头叙说等)传下来(可能在返回前便遇难了;或者虽然一度流传下来但后来又被遗忘了),而后来的文明人类的新的代表在整个文明人类均不知晓的情况下,重新到达了这个地域,那么这次到达也属于地理发现。我们称之为重新发现或再次发现,而把以前的第一次到达称为最先发现或首次发现。

二: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Great Geographical Discoveries)是指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叶,在各种原因的推动和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欧洲人大规模地或扬帆远航,或长途跋涉,发现了全世界的文明民族均前所未知的大片陆地和水域,对这些陆地和水域乃至地球本身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一定的认识,开辟了若干前所未有、前所未知的重要航路和通道,把地球上的各大洲(南极洲除外)、各大洋、各地区直接地紧密地联系起来,极大地充实和初步完善了反映地球表面基本地理概貌的地图册和地球仪。所以,历史学界和地理学界便用地理大发现这个提法或术语来概括这方面的历史发展。因为这段时期地理发现的成果、规模、意义和影响特别重大。

地理大发现是由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俄国、英国、法国六个国家完成的,它们都是欧洲国家。

地理大发现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即西、葡阶段和荷、俄、英、法阶段。

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知识界对地球表面的了解情况为:1500年为22%(25%陆地,20.9%水域);1600年为49%(40%陆地,52.5%水域);1700年为60.7%(50.6%陆地,64.7%水域)。

肇始于1415年葡萄牙人攻占北非与西非交接点上的穆斯林的堡垒修达。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向南探航,终于在1487年由迪亚士绕过了非洲最南端,在1498年由达·迦马最后完成了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是地理大发现第一阶段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美洲的发现是地理大发现第一阶段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航抵美洲则成为地理大发现开始的标志。

学术界还有一种从需不需要地理大发现、这个提法以合不合理、公不公平的角度出发来否定地理大发现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美洲、黑非洲、澳洲、北亚、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黑人、亚洲北部的各民族本身就是客观存在,怎么能说发现呢?别人并不需要谁来发现自己,难道他们还自己发现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吗?所以,地理大发现只是欧洲人的观点。

但是我们认为:

(1)发现的前提便是客观存在。

(2)“不需要”的论点和说法,是一种封闭僵化的理论。

(3)人类文明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点到带、面、大洲这一过程。

所以地理大发现是确实存在的,不可否认的事实。

地理发现和开辟新航路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提法。地理发现包括三层意思:(一)文明人类抵达了前所未知的陆地和水域;(二)文明人类开辟了到各地区、各海洋去的前所未知或虽已知但未能开通的新航路或新通道;(三)文明人类熟知了前所未知的陆地和水域。

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叶尔马克等人在地理学和探险上的发现是这样的,他们既是殖民海盗,又是有着重大发现的航海家、探险家、地理发现者。地理大发现正是主要由他们来完成的。因此,评价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和作用,其代表人物的是非功过同研究什么是地理发现,历史上有没有地理大发现,是谁完成了地理大发现等具体问题是两回事。

15世纪中叶之前,经过约5000年的地理发现,文明人类只到达和认识了地球表面陆地的约2/5。

迄15世纪中叶,文明人类航行的海域也仅限于北大西洋东部、北太平洋西部、印度洋北部、地中海和尤卡坦半岛周围的海湾,航迹面积只占地球表面海域的1/10。文明人类还没有证实、确定自己居住的星球究竟是什么形状,如果是球状,它又有多大;文明人类也不知道3/5以上的海洋和陆地是怎样相交接触的,3/5以上的大陆和大岛海岸线走向怎样,有多长,地球上是陆地包围水域还是水域包围陆地,海洋是否相通,等等。

从15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末,在短短的两百多年间,文明人类便到达了、初步认识了地球表面全部陆地的约9/10,并把被海洋隔开的各大陆,被沙漠、高山隔开的各文明国家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这250年中文明人类到达和认识的地区、地理发现的成就大于5000年来地理发现成就的总和,也大于此后250年的地理发现成就。因此,这个时段的地理发现称之为地理大发现。所以人类历史上和世界地理上的地理大发现只有一个,它从15世纪下半叶持续到17世纪末叶。

三 欧洲国家参与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因素

15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都由等级会议君主制国家发展到专制君主制或称绝对君主制国家。后起的俄国、荷兰也于16世纪中叶、下半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或独立,形成了等级会议君主制国家或共和国。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地理大发现时代的15-17世纪,“全欧洲只剩下两个国家,那里没有王权,也没有那时无王权便不可能出现的民族统一,或者说,它们只是名义上存在,这就是德意志和意大利”。这也是德意两大国没能(以国家的名义和资格)参与地理大发现的原因之一。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俄国、荷兰六个主角国家均打退了外族入侵,收复了失地,赢得了民族独立,推翻了异族统治。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只是参与地理大发现的条件和基础之一。

扩张、征服、称霸只是促成地理大发现的众多因素之一。

恩格斯又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区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因此,“黄金梦”也是促成地理大发现的一个因素。

资本主义萌芽、原始积累只是促成地理大发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并非是根本的、决定性的。

传播基督教,教化异教徒偶像崇拜者也是地理大发现的因素之一。

上述政治、经济和宗教因素都构成地理大发现的基础和背景,但哪一种都不是决定性的。

欧洲具有从事地理发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地缘优势。

15世纪时,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商路主要有四条。

一条是西欧和东欧通过中亚和蒙古到达印度、中国的商路; 另一条是沿东地中海,到小亚、叙利亚、两河流域、中亚,最后到东方的商路; 再一条是经黑海南岸到里海南岸再到波斯湾和东方的商路; 最后一条则是惊东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在此与第三条商路汇合)、阿拉伯海、印度洋、孟加拉湾、南海的东西海上商路。 但15世纪中叶以来,欧亚商路和通道发生了重大变化。蒙古帝国的崩溃、汗国林立和政治混乱使第一条商路的队商贸易中断。 拜占庭的灭亡、奥斯曼土耳其在西亚、小亚、巴尔干的征服和扩张封闭了第二条商路,控制了第三条商路。

16世纪初伊朗萨菲王朝崛起后夺取了第三条商路。

第四条是海上商路,也是最便利、覆盖面最广的商路。这条路只需经过苏伊士地峡150多公里的水陆联运,便可把西方的货物用船运到东非、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东方的货物也可被船运到地中海沿岸,还可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北上到西欧、北欧、东欧。这条商路的水陆联运段15世纪时在埃及马木路克苏丹国辖境内。苏丹对过境货物征收相当于商品价值35%的高额关税,严重影响了西欧商人的利益,抑制阻碍了东西方贸易和物资交流。于是葡萄牙人向南探航、西班牙人向西南探航,英国人向西探航,从而开始了地理大发现。以后荷兰人向东北探航,法国人向西北探航,俄国人向东探航和探险,从而推进了地理大发现。所以,绕过东地中海地区的穆斯林势力,开辟到印度、东南亚、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新航路,直接与他们通商做生意,是地理大发现最直接、最主要、最独特的因素,是亚非文明国家所不具备的。

欧洲、西欧不仅从早已存在并长足发展的东西方贸易中感受到东方的富裕、发达,并且从到过东方的那些西方人的游记、报道、著述中了解到东方的繁荣富庶。其中最激起人们对东方的向往和冒险远游热情的便是马可·波罗及其《游记》。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文明和财富作了夸张的描写,刺激了欧洲人从各个方向冒险前来。

15世纪以来只有欧洲具备了地理大发现的自然地理学基础。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则是地理大发现的思想和精神因素。

新教和天主教在欧洲反复厮杀、斗争,迫使一部分新教徒到海外谋生拓殖,创建新教的世上千年王国。面对新教的挑战,天主教进行反宗教改革,并成立耶稣会等组织到海外传教,争取信徒,与新教争夺。而到海外求发展的新教徒和到新发现地区传教的天主教教士,则进一步推动了发现、探险、征服的运动。

综上所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对地理大发现产生了深远的印象,构成欧洲、西欧进行和完成地理大发现的独特的因素和基础。 以上我们总结了地理大发现得以开始并由欧洲国家完成的一般的和普遍的历史背景,论述了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所特有的基础条件。此外,欧洲得以进行和完成地理大发现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和条件。

一、觅友遏制土耳其和仙岛金地的传说

寻觅联络教友非教友盟国,反击土耳其和阿拉伯穆斯林也是地理大发现的一个因素。东非的文明古国信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是西欧寻觅和联络的主要对象。

12世纪下半叶以来(1170年),欧洲流传开一封离奇的信,即普列斯特·约翰(Prester John,或译长老约翰)给拜占庭皇帝、罗马教皇、德国皇帝的信。信中吹嘘长老王国如何富裕强大、疆域辽阔,其版图包括埃及、埃塞俄比亚、巴比伦、印度;介绍其国王如何虔诚信仰基督教,甘心奉献。这封10页的信有各种手抄版本流传下来。13世纪以来,欧洲先后把普列斯特王同成吉思汗、中亚的聂斯托里派国王凯莱特(Kerait)联系起来。14世纪初意大利波代诺内的奥多立克把长老王国定位在中国以西50天的路程附近;1340年赛维拉斯的约旦(Jordan of Severac,此人也来过中国)首次明确地把它定位在埃塞俄比亚。此后,联络教友国长老约翰国反击穆斯林一直是西欧人的一个愿望。15世纪初以来,就不断有意大利传教团走地中海经陆路到达埃塞俄比亚。15世纪40年代,耶路撒冷的一个修道院派出了一个由埃塞俄比亚教士组成的传教团,于1441年到佛罗伦萨参加了宗教大会。从此,西欧对埃国的情况就比较清楚了。 西欧不仅想与教友国结盟,而且想争取异教盟友打击对其威胁最大的土耳其人。威尼斯就曾从1471年到1477年,多次遣使潜入波斯,想联络它反击土耳其。

寻找各种传说中的大陆、岛屿、产金出宝之地也是欧洲、特别是西欧从事地理发现的因素背景之一。这类传说有的源于古代,有的出于圣经,有的来自穆斯林,也有的产生于中世纪。其中较著名较有影响的有圣经中的所罗门王采金运宝之地俄斐(Ophir),它后来成为哥伦布在西印度,小卡博特在南美,葡萄牙人在东非寻找的目标。有中世纪出现的黄金河(Rio Doro)厄尔·多拉多(El Dorado)。最初它被认为在黑非洲某地,可能有点尼日尔河或塞内加尔河的影子,其河口大概在博哈多尔角以南。据说它流经富庶神奇的加纳。12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家,著名的圆形世界地图(上南下北)的绘制者伊德里塞(Edrisi)曾描述过加纳。也许是横穿大沙漠的阿拉伯骆驼商队带来了关于金河的传说,后来又传入欧洲,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渴求。后来西欧人,特别是西班牙人在中、南美洲到处寻找厄尔·多拉多。

此外,西欧还流传似乎在非洲内陆的富庶的摩诺摩塔帕帝国(Monomotapa)的传说。

在有关海外之地的传说中,最重要的是所谓大西洲神话。大西洲音译为亚特兰蒂斯(Atlantis),由柏拉图(前5-4世纪)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据说当改革家梭伦(前7-6世纪)访问埃及时,一位埃及祭司告诉他:从前西方大洋中有个大洲,洲上有个统一的强国,它威胁着雅典和埃及。约9000年前(指据梭伦时代),一次大地震把雅典毁灭,也使那个大洲沉入大洋,留下大片大片的浅滩,使大西洋无法驾船驶过,不能前去探索。

在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伊姆拉姆(Imram)和爱尔兰传奇中,有圣布雷顿大岛的传说。据说6世纪时爱尔兰的一个修道院圣徒布雷顿(Saint Brandon),率17人乘一只皮筏小船,到过爱尔兰西北方的圣布雷顿大岛,历时7年。这个传说后来对西欧,特别是英国率先探索西北通道有一定的影响。中世纪的西欧还流传七主教城的传说。据说8世纪时,有7位主教从摩尔人穆斯林占领下的西班牙逃出。他们大胆地向西驶入大西洋,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大岛。他们在岛上建了7座城,各自分别居住,后发展为城邦。

15世纪初以来,西欧又产生了神秘的安提利亚岛(Antillia)猜测。它最早出现在皮利(Pizzi)1424年的航海图上。它被画成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位于亚速尔群岛一带。在葡语中它译为在(葡萄牙)“对面的岛”。人们又认为安提利亚便是传说中的七主教城岛。

上述各种传说和猜测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淘金热,成为地理大发现的一个因素。而且传说中的大西洲、圣布雷顿岛、七主教城岛——安提利亚——安得列斯、巴西岛等皆在欧洲以西的大西洋中。这对后来西欧人向西深入大西洋探险有一定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大事年表

1298年后 《马可.波罗游记》成书。这本书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与贪婪,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1375年 欧洲当时最完备的航海地图-加塔兰地图完成

1405年~1433年 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之命七次出使“西洋”各国,“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借以促使东南亚国家向明称臣纳贡,向世界宣扬国威。

1415年 葡萄牙占领东非的穆斯林据点休达。

1415年后 葡萄牙亨利王子的远征船队开始非洲西北部的探索,陆续发现加那利群岛,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以及位于非洲和巴西之间的中途的佛得角及佛得角群岛。

1450年 欧洲的活版印刷技术出现,书本的大量印刷,使得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不再是一部分僧侣的专利,由于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思想基础。

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通往东方的陆上和海上商路分别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

1455年 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特权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67年 日本应仁之乱(~1477年),战国时代开始。战乱之中的失败武士沦为浪人,不断骚扰洗劫我国东南沿海。倭寇之患由此开始,并越演越烈!!

1480年 大航海时代3代的开始年代

1488年 巴瑟罗缪·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

1492年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同年,德国人马丁·倍海谟设计出第一台地球仪

1494年 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条约签订。

1498年 华斯科.达.伽马到达印度卡利卡特,开辟了印度航路。

1499年 奥斯曼海军击败威尼斯,开始争夺东地中海地区的制海权。

1501年 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作了详细考察,确认这是一块新的大陆,但不是印度,后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块大陆为“亚美利加”。

1502年 大航海时代1代的开始年代。

1510年 葡萄牙占领印度的果阿

1517年 马丁.路德在德国维腾堡发表95条条陈,宗教改革开始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出发,力图环绕地球航行以发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1520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里曼一世即位,帝国达到了鼎盛。

1520年10月 麦哲伦穿过美洲南段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后人将这个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1521年 西班牙的埃尔南多.科尔特斯攻取特诺奇蒂特兰城,新大陆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1521年4月 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卷入当地土人的冲突,战死。其手下继续航行,发现摩鹿加群岛(就是著名的香料群岛),随后越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1521年8月 中葡“屯门之战”爆发,9月,葡萄牙船败逃马六甲。

1522年 大航海时代2代的开始年代;同年9月6日,麦哲伦的船队回到圣卢卡港,世界一周航路完成

1525年 大航海时代2代外传的开始年代

1529年 葡西两国签订《萨拉哥斯新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处又划了一条分界线,完成了亚洲地区的势力划分。

1532年 葡萄牙贵族马丁·苏沙从法国人手里夺回巴西。

1533年 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灭亡新大陆的印加帝国

1558年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即位(~1603年),为了扩展英国的海上势力而积极的鼓励海盗活动。

1561年 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胜,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以后的几年又会同俞大猷所率俞家军进行兴化、平海、等平倭战役,连战连胜。1665年,长期为害的倭寇之患,终被荡平。

1566年 西属尼德兰地区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569年 墨卡托首创用圆柱投影法编绘世界地图

1571年 勒班多战役爆发,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在该战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打败,失去了对地中海的控制。从此,奥斯曼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1580年 西班牙吞并葡萄牙。

1581年 原尼德兰北部地区宣布独立,荷兰诞生。

1588年 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

1592年 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丰臣秀吉跨海入侵朝鲜,中国援朝,中朝联军最终击破日军。

1595年 荷兰人范.林斯霍特编著了最早的航海志,记述了大西洋的风系和海流。

16世纪末 大航海时代4代的开始年代。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

1602年 荷属东印度公司成立,英荷两国矛盾加剧。

17世纪初 荷兰眼镜商人帕理席发明望远镜

1604年 法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

1624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

1640年 里斯本发生起义,葡萄牙恢复独立。1668年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

1642年 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航海家塔斯曼发现了今澳大利亚东南的一个大岛,后命名为塔斯曼尼亚岛。

1652年~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战争,先后发生9次海战,互有胜负,但总体是荷兰战败。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5年~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战争,各有失利,双方最后签订《布里达合约》。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战争,在此以后荷兰势力有所削弱,英国取得了最后胜利。

1675年 丹麦人罗默首创恒星中天法测时

1688年~1697年 法国与反法的奥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奥,西等国组成)之间发生战争。这是英法之间海上争霸战的开始。

1702年~1713年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法的第二次交锋,结果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的明显优势。

1730年 英国人西森发明经纬仪, 美国人哥德弗莱和英国人哈德利首创用六分仪在海上进行天文定位测量

1732年 俄皇彼得一世派白令考察俄国东端海域,发现“白令海峡”。

1740年~1748年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英法的第三次交锋,法国还是失利。

1756年~1763年 “七年战争”,这是18世纪英法争夺海洋和殖民霸权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结束,英国取得了最终胜利,从而确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国”建立!

1768年~1779年 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进行了3次南太平洋考察,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纳入英国版图,并且发现了夏威夷。但库克的功绩在于发现了用橙汁和卷心泡菜来防治坏血病的方法,从而拯救了大量水手的生命。

1779年2月,库克在与夏威夷人的冲突中被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