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兢 著名婴幼儿语言研究学者、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学龄前是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但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有关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第二语言关键期学习的问题,国际上已经研究了二十年,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而有关中国的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中,也从未有实证的研究结果出现。因此,现在各类培训机构关于少儿外语学习的诸多“黄金时期”或者“关键期“的提法,并没有得到来自科学研究结果的支撑,仅仅是广告宣传的需要,可能对广大家长有误导作用,这就和前两年风行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样,是根本不具备科学价值的口号。而这些商业广告中非科学的宣传,加剧了家长的高期望焦虑,再加之非科学的做法,有可能会真的导致儿童输在起跑线上,成长为不具未来竞争力的一代。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学前儿童学习英语似乎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我们认为,如果孩子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如果是好的英语教育环境,应当可以让孩子在学前阶段适当“接触”英语。仅仅是“接触”,而且目的也仅仅是增长对另外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敏感性。但是这一前提是孩子具有学习动机,而必要条件则是“好的”英语教育环境。如果家长辛辛苦苦花大把钱,将孩子送进质量低劣的“英语教育”环境,让孩子学“语言不标准、观念很落后、教法特差劲”的英语,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则有百害而无一利。仅凭每周几个小时的课程,回家后和电脑互动,决不是所谓的“母语式”学习,更不能起到相应效果;现在遍地都是的“外教”,也不能保证提供的是“真正”的英语。 学龄前阶段儿童发展的潜力确实无限,确实是学习的“黄金期”,但是人生的这个重要发展时间有限,孩子们要在这一阶段学习和获得的成长经验非常多,绝对不是我们成年人所能够看到的会说几句英语。对于婴幼儿的外语学习,家长需要审慎考虑,为孩子寻找提供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目前许多家长为婴幼儿盲目地高消费,花大钱去学各种“项目”,出现了许多不符合儿童发展实际需要的偏向问题。因此,需要媒体工作者和儿童教育工作者联手,做出比较系统的专题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