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认知学习论与认知行为疗法 (2)

 梦想幻境 2010-04-05

端的“程序性知识—→潜意识行为”平行并列于图示中,表明:在个体做出反应(R或A)的时候,也就是当一组知识正在运行的时候,它可能是一种在自觉的意识调控状态下运行的知识加工过程,最后形成自觉的意志行为,也可以是在没有意识监控的潜意识状态下运行的知识加工过程,即表现为潜意识的思维与行为。自觉的意志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其中也存在大量的潜意识行为。

无论是这两中状态中的哪一种,它的运行过程中,或者在不断地产生新的情绪,或者在不断唤醒某种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射,这两种情绪又影响着知识的加工表征与运行。这就是中间的认知情绪与条件性情绪。

4、图中的“智慧行为”和“人格行为”两个平行并列项,说明潜意识状态下自动运行的知识与行为既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的智慧行为,也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行为。这种区分只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而已。同时,在整个潜意识行为运行的过程当中,始终存在着情绪的参与。

5、图中的智慧行为又分为“适应性的”和“不适应性的”行为,而人格行为中也分为“适应性的”和“不适应性的”行为。我们咨询者的任务就是帮助来访者消除他的不适应性的智慧行为和人格行为,让他们建立起更加适应学习与发展的适应性的智慧行为与人格行为。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潜意识行为的运行过程,其实质就是程序性知识的运行过程,是程序性知识在情绪的推动下,在尚未意识到、无须意识监控或意识不能够监控等条件下,自动运行或执行某项行为的过程。这样,潜意识不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我们能够很清楚地解释潜意识运行的心理机制。

总之,通过上面的认知行为的心理结构图,我们可以很好地解释个体的作何一种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面对一个来访者,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发现他的问题到底出在哪,这样,我们治疗起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

新一代的认知行为疗法,是在认知行为心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相应的治疗认知行为障碍的方法。这一方法并不是简单的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结合,而是将潜意识行为原理、暗示学习原理及技术、行为主义学习原理及其行为疗法、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学习原理、认知疗法等技术综合在一起而发展起来的临床技术。这一疗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1、认知调整。虽然我们并不是单纯的认知疗法,但是认知调整仍然是整个咨询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第一项技术。我们调整认知的技术不一定完全遵守传统的认知疗法的过程,但不管如何去操作,最终达到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调整认知,使其认知的内容、方法、角度等发生改变,使其在认知方面对自己面对的问题和自身的障碍性行为有一个更理智的认识。除此之外,在认知调整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为其输入大量的策略性知识,使他能运用这些认知策略来指导和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2、行为和情绪的调整。认知调整之后,必然会解决一部分由于潜意识的认知活动引发的消极情绪、进而产生的行为障碍问题。然而还有一部分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没有解决,因此,我们采用一系列行为的和情绪的训练方法,以解决这一部分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在这一部分的临床实践中,最主要的原理与技术就是暗示学习的原理与技术。

所谓临床暗示技术,就是通过催眠、放松等训练程序,来保证接受信息者不能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或思维、情绪情感对其进行评价、反思,而改变行为的心理学临床技术。而人在临床暗示训练的过程中,经过调适的大脑会表现出超强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知识经验结构是高度可塑的。那么,如果高效地改变人们大脑中有关行为反应的知识结构的话,人的行为也就是高度可塑的了。这种效果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便表现为有效的临床治疗。即当一个心理异常者需要改变他大脑中的某种经验结构时,通过暗示学习,就可以只用很少的训练便改变他的行为、态度和观点。

在临床操作的实践中,我们运用临床暗示技术,在来访者的身体达到非常放松、心情非常愉快的情况下,把我们设计好的一套新的程序性知识输入到他的大脑中,并经过反复训练,使其达到自动运行的程度,这样,通过暗示条件下的高效学习过程,我们就打破了他大脑中旧的程序性知识,而取代之以新建立的程序性知识,阻止了原有的条件性情绪的发生,也就控制了他的潜意识行为。

这样,我们就将各种咨询的原理与临床技术综合了起来,在认知学习论的指导下,在对认知行为的心理结构进行重新表征的基础上,快速有效地解决来访者所面临的任何认知行为问题,开创了新一代的认知行为疗法。

三、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与传统认知疗法的比较

(一)传统的认知疗法并没有看到认知行为的内在心理结构,因此,它的治疗效果必然受到限制。而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将认知学习论引入到心理分析、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当中,看到了个体认知行为的心理结构,彻底地弄清楚了认知、情绪、行为三者的关系,它能够更清楚更深刻地提示人类认知行为心理障碍产生的原理,解释更复杂的高级心理障碍性行为。它使我们对各种心理障碍的诊断更加透彻、明了,促进心理训练治疗工作变得更为简捷、易行。

(二)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增加了对策略性知识的输入,增加了对元认知的掌握和利用。虽然传统的认知疗法以调整认知为主要的目标,但是,它只是解决潜意识的认知活动引发的消极情绪及行为障碍问题,也就是心理结构图中的下半部分,而并没有涉及到自觉的意识调控状态下运行的知识加工过程,没有看到意识的调控、监督、指导程序性知识进而形成意志行为这一过程。而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我们在调整错误认知、树立新认知的基础之上,还注重让来访者掌握策略性知识,增加了其对元认知的掌握和利用,保证其日后利用元认知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情绪,使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心理学会 2006-08-19 责任编辑: 心理学会 (三)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除了控制了认知情绪以外,还控制了潜意识反射情绪,弥补了传统认知疗法的不足。在认知调整的基础上,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控制了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虽然认知疗法在治疗的方法上,也采用了行为疗法中的一些方法,但是,它所采用的这些行为训练的方法一方面从属于他对认知的改变,另一方面,他采用的这些行为训练并不会达到我们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所达到快速控制条件性情绪的效果。因此,我们的治疗效果更为彻底。

(四)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看到和控制了程序性知识这一要素。将认知学习论引进心理结构分析,使我们知道了行为与知识的关系,能够用知识去解释人的行为。同时,我们看到了程序性知识的运行过程,就是思维的运行过程。那么,我们只要控制了程序性知识,就可以控制人的思维及行为。对于心理障碍者来说,我们只要改变储存在其大脑中的导致其目前行为的程序性知识,取而代之以新设计的程序性知识,就可以改变他的行为和情绪,并改变他的思维。控制了程序性知识就控制了人的思维,那么,我们只要控制了他大脑中的一些程序性知识,就可以控制其在解决认知问题时运行正确的思维、正确的认知。

总之,与传统的认知疗法相比,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运用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认知行为障碍,尤其是复杂的学生学习行为障碍,是非常快捷有效的。

四、大学生分心性厌学的案例分析

(一)来访者的自然情况、面临问题及相关背景

郭明(化名),女,辽宁师范大学生物系01级学生。她曾经是一个学习有计划、有目标,而且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但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她就出现了学习分心的现象,进而对学习和上课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尤其是相对比较重要的科目。

到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她过去的经历,以便更好地找到她分习性厌学形成的原因。

原来,在大一下学期时,她曾与一名男同学发生误会,上课的时候经常会想起这件事情,形成了最初的分心。等到误会全部消除之后,本以为可以安心学习了,却仍然在学习期间频频想起与学习丝毫没有关系的事情,阻碍了她的学习活动。

大二上学期,由于她的学习成绩比较好,所以有机会参评奖学金,对此,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可是结果却让她很失望,之后,她就认为自己不是干部,即使学习好也不可能获得奖学金。于是,她就开始放弃学习。

到了大二下学期,她重新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开始为自己定计划、定目标,告诉自己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复习,……可是,她坐在自习室里学习一段时间就会自动地分心,上课也不愿意听课,尤其一到重要的课就更听不进去,走神现象更加地严重。她每天在自习室的时间至少4个小时,但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还不到1小时。于是,她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厌烦。

(二)障碍形成的心理机制的诊断性分析

简单地看上去,郭明需要解决的问题似乎是两个,即上课、上自习时分心和对重要的课感到厌烦、听不进去。而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问题追根溯源其实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上课分心的问题,而对重要的课感觉到厌烦这一情况,实际上是分心现象所带来的一个后果。

通过对认知行为的心理结构的分析,我们知道,心理活动运行的过程,就是一系列知识的运行过程,而这些知识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会伴随着一定的情绪,这些情绪中既有认知评价产生的情绪,又有因为条件性情绪反射建立起来的情绪。下面,我们就利用上面介绍的认知行为的心理结构来分析一下郭明分心性厌学形成的原因。

1、程序性知识运行中认知因素产生的情绪

郭明分心的现象最初是出现在大一下学期,和某一男同学发生误会,她觉得很尴尬,这件事情当时在她的大脑中具有极强的优势,因此,在上课或上自习的时候,她就会不自觉地想起这件事情,而此时,她的思维就会不受控制的继续运行下去的。当她大脑里思考着这件让她不开心的事时,相应地,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这就是认知评价所产生的情绪。由于在那一段时间里,她经常在上课和上自习的时候思考这个问题,所以这种分心的状况就会经常出现,通过她自己不断地反复“练习”而得到了强化与巩固。最终形成了自动运行的程序性知识。这是她分心性厌学形成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情绪的第一次形成。

当她与那位男同学的误会解除之后,她的周围已经没有令她分心事情了,于是,她准备努力学习,可是,她只要一处于上课或者上自习的情境当中时,她大脑中的那一组已经习得的程序性知识就会自动地运行起来,表现为习惯性的分心行为。毕竟,郭明是一个学习优秀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她意识到学习时分心了,她就会责备自己,认为自己“学学习就分心是不对的,怎么能这样呢?”进而就陷入了内疚、自责的消极情绪当中。这是他问题形成的第二个原因。

一个学期后, 她有机会参评奖学金,但是没有评上,此时,她的大脑里就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认知——奖学金主要是干部们的事,自己学习好坏没有用。一方面,这种错误的认知必然会引起她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 这一错误的认知又使她采用了错误的认知策略。我们知道,认知策略的作用就是执行意识的功能,是对学习者自身的心理活动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监督、调控、指导……郭明采用的错误的认知策略,就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再努力学习。这样,她的学科知识缺陷非常严重,所以,当她在上课的时候偶尔听一听课时,她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这一认知使她感觉到心情烦躁。心烦的结果就是不再听课,继续分心并且厌烦学习。这是她问题形成的第三个原因。

期末复习时,由于她上课没有听课,课后又不认真复习,所以,这些课程复习起来自然就比较吃力。这时,她对自己的认知评价会很低,觉得自己脑袋笨,别人很快就记住的,自己怎么记也记不住。这种认知评价使她再度产生焦虑、担心、烦躁等消极情绪,这种情绪阻碍了她思维的正常运行,使她复习更加低效,这又增强了她对自己不正确的消极评价,认为自己的记忆力有问题,消极情绪再度增强。这是她问题形成的第四个原因。

最后,当她终于反醒自己,决定努力学习,并且制定了很好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时,她发现自己已经找不到过去学习时的高效状态了,这一情况不但证明了她之前形成的错误认知,而且这件事实本身也加剧了对她情绪上的打击,使她因消极情绪而处于学习低能的状态。

当代认知学习论与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学会 2006-08-19 责任编辑: 心理学会 2、程序性知识运行中条件反射性情绪

当郭明在上课或上自习时经常思索与那位男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时,她思维的运行过程必然会使她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当她回过神来,准备听课时,这种情绪体验并没有消失。郭明就是带着这种强烈的消极情绪继续上课、上自习的。这样,她的强烈的消极情绪就弥漫在这些活动当中,与课堂学习情境、自己上自习时的学习情境、学习的内容、教师辅导时的情境等一一建立起了条件性情绪反射。因为这一条件性情绪反射是在潜意识状态下自动运行的,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因此,我们把它叫做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正是由于这种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使她一处于学习的相关情境当中,就会感觉到厌烦等消极情绪。那么,她带着这种消极的情绪学习,又再次与学习的内容、学习时的情境等形成了潜意识条件性的情绪反射,这不仅增强了她对学习的厌烦,而且使她的学习始终处于低效状态。

可见,如果在诊断的过程当中,看不到程序性知识运行中条件反射性情绪的运行过程,即使解决了她的认知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她的厌烦及分心问题。

3、在潜意识行为运行中的错误程序性知识

郭明的分心问题,其实说到底,就是大脑中的一组错误的程序性知识在潜意识状态下的自动运行。比如:当老师的课或者她的自习进行了几分钟之后(C),大脑就会自动地指向与学习无关的事物(A),导致了她分心现象的出现。这一程序性知识是她本人的意识控制不了的。她大脑中的错误程序性知识的运行,是导致她分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我们看到了程序性知识这一因素,因此,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就会更为方便控制也就更有效。

(三)临床干预的方法、过程及问题

1、认知干预的设计及其实施

2003年11月27日,笔者和金洪源教授对郭明进行了第一次咨询。首次咨询,主要是详细地了解了她的基本情况,并进行了初步的诊断。此后,在金洪源教授的督导下,由笔者独立操作整个治疗过程。

11月29日,笔者对她进行了彻底的认知调整。首先,帮助她分析目前这种状态形成的原因,并在分析她全部心理结构的基础上,查清她大脑中所有的影响程序性知识运行的变量。同时,我们向她讲诉了用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她这一问题的原理。其次,用大量有说服力的事实和知识去抵消她大脑中的错误认知,帮助她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比如:笔者在肯定了她大脑中的关于学习具有重要性这一认知之后,与她探讨了上课听课的必要性,并与她在这一方面达成了一致。另外,笔者还帮助她挖掘出她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学生的素质,帮她回忆过去的成功经历,使她对自己有一个更客观、正确的评价,从而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我们还对学习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比如适当强化的方法、环境变量、好的学习习惯等。最后,输入可以控制消极情绪的积极认知策略以提高她的心理素质,使其在学习厌烦时,能够自动地控制消极情绪的产生,并以积极情绪作用于学习认知过程及生理系统。比如:由于她的学科知识已经有了缺陷,所以,我们告诉她一旦学习时遇到不会的题,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情绪;当她出现分心或者有情绪干扰的情况时,让她用一些小程序放松练习的知识和深呼吸的方法来排除干扰她学习的分心和情绪,保证她可以继续高效地学习;让她上自习和上课之前告诉自己“从一开始就努力学习”,学习时要尽情地体会学习的高效状态,并对自己进行适当的表扬;当出现消极情绪时,学会站在情绪之外去审视自己的情绪,要她把自己和情绪区分开来,明白是情绪在波动,学会观察它等等。

2、临床暗示技术的设计及其实施

笔者在11月29日、30日和12月6日为她做了三次临床放松训练,当她处于肌肉完全放松、心情非常愉快的情况下,把一个抗拒分心的新的程序性知识输入到她的大脑中,并通过反复训练使其巩固下来,具有极强的优势,保证她只要一处于学习这一具体情境当中时,这组新的程序性知识就替代原有的程序性知识在潜意识状态下自动运行,以此来克制分心现象。同时,为了更好地调整她上课分心并由此而引起的厌烦的状况,笔者还通过对其进行情绪训练,使其在听课、学习的过程当中情绪始终是愉悦、轻松和兴奋的。

(四)对当事人的生活、学习、人格等方面的指导

在与来访者接触的过程当中,笔者发现郭明是一个焦虑敏感性比较高的人,遇到事情总是针对自己,从自己的角度反思,此外,还有对同学存在过敏性嫉妒的时候。基于此,笔者在她对笔者信任的基础上,对她的这种情绪进行了适时地调整,让她明白她这种嫉妒产生的原因,让她意识到,这其实是情绪放大的结果,与道德无关,只是情绪在波动。同时,还告诉她调节这种情绪的方法。

另外,来访者总认为把自己逼到越低的地方,反弹的力量越大,也就是说,在学习上,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降的越低,下一次考试成绩上去的越快,她把这看成是一种规律。笔者纠正了她的这一认知,使她明白这不是规律,给她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她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五)取得效果及其分析

在每周一次的咨询与保健过程当中,笔者了解到,她现在非常喜欢学习,学习的过程当中已经意识不到分心现象的存在了,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每天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计划,非常有成就感。另外,她上课能够认真听课,当然也有听不懂的时候,但她的情绪丝毫不受干扰,她认识到就算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知识在脑子里过一遍也是一种收获,而且她相信自己课后也一定可以把这个题弄明白。

来访者咨询过后不长时间就进行期末考试,她复习的时候也不再感觉到厌烦重点的科目了,如今,越重要的地方她会越多看,背这些重点题时没有任何的消极情绪,复习时的效率很高。她对自己的这种状态感觉到非常地满意。另外,她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发生了一些转变,看问题的时候也可以更理智地去分析,整个人变得更加积极了。

上一页 [1]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