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湄公河“共识”:中国推演跨国界流域开发棋局2

 城市行者 2010-04-07
湄公河“共识”:中国推演跨国界流域开发棋局
罗文胜 广州报道 2010-04-06 23:43:10
为取信东盟各国,中方主动邀请湄委会四国参观考察景洪大坝。然而,舆论关注的小湾大坝水库的蓄水水位详细数据,此次并未向公众发布,中方也没有承诺今后定期提供有关信息,没有透露下一步水坝兴建计划。
这对湄委会来说,已经足够。亚洲是世界上水争端最多的地区,而国际上没有专门的国际水法庭,没有调水比例问题,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各方的克制和配合。
作为协调流域水管理的机构,湄委会机制尚需完善。自1995年成立后,湄委会多次邀请上游的中国、缅甸加入该组织,中缅两国则始终以观察员身份与之保持距离。
“我们一直努力改变中国在湄公河治理上的客人身份。”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长、湄公河委员会理事会主席苏威特称,中国政府这次表现出很大的合作意愿。湄委会再次力邀中国、缅甸加入,“如果事情能成,就是跨出了时代的一大步”。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与会,我们是喜出望外。”湄委会首席执行官博德等在接受采访时称,从气象角度来说,作为一个区域整体,中国西南省份和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均受旱灾影响。在湄公河流域治理上,中国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这次峰会召开,中国的参与成了最有价值的因素。
水电利益博弈
湄公河流域各国的争端,随着开发深度而逐渐增多。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林锡星告诉本报记者,湄公河流域被中南半岛国家视为振兴本国经济的飞地,航行、发电、调峰、渔业多功能开发并举,功能之间互相克制,20年演化下来,上下游的矛盾冲突已到了临界点。
首先是渔业。
据了解,湄公河流域人口5500万,80%从事农业渔业活动。此次峰会期间,来自泰国和老挝的200多名村民在会场外举办了一个佛教仪式,宣布成立第一个湄公河流域跨国鱼类保护区,表达其对水电开发破坏河流生态的关注。
其次是河运问题。林锡星称,为解决澜沧江-湄公河通航问题,2000年4月中国、老挝、缅甸、泰国签订了从中国思茅港到老挝琅勃拉邦商船自由通航的协定,次年四国商船正式通航。然而,航道改善工程的炸礁工程,破坏了鱼类繁殖的场所,这是河运和渔业的矛盾。
水电开发与渔业间也存在矛盾。
为解决中南半岛电力问题,1992年,中、越、柬、缅、泰和老挝等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六国启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推出“湄公河干流水电站”规划,中国修建8座水电站,老挝、泰国、柬埔寨建设15座水电站,试图在六国之间建立统一的电力市场。然而,水电大坝改变水流规律,水中沉积物及营养物减少,鱼群的数量与种类大受影响。
另外,水电和农业旱涝也存在矛盾。2008年泰国北部和老挝发生灾难性洪水,东盟舆论称,为了发电,湄公河上游中国三大水坝放水驱动涡轮,令热带风暴和季风降雨造成的径流增大,导致湄公河泛滥;2010年严旱,环境保护人士又宣称,水电蓄水导致河流不足,除了中国水坝外,湄公河下游尚有11个水坝在建和投产,其中7个在老挝、2个在柬埔寨、2个在泰老边界。【21世纪网】本文网址:http://www./HTML/2010-4-7/1NMDAwMDE3MTc1Ng_2.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