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何氏名人典故

 冬虫草318 2010-04-08


转自新加坡庐江何氏总会《纪念特刊》

    何武,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人,为人仁厚,奖称人之善,历任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封汜乡侯,哀帝时与丞相孔光拟定限田、限奴婢方案。其逾限者归官,以缓和矛盾。遭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後王莽谋诛异己者,君国豪杰坐死者数百人,武自知难免,乃自杀。
    何敞,字文高,东汉,扶风平陵人,水利学家,为人性直,出为济南太傅,以宽和为政。有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百姓化其恩礼。和帝时任侍御史尚书,曾数次上书斥责外戚窦宪等贪暴专横,力言为政以节省浮费,赈恤穷孤之要。後任汝南太守领导人民修治鱼同 阳旧渠,民得其利,耕田增加三万余顷。
    何休(公元129一182),字邵公,为董仲舒四传弟子。任城樊人,东汉经学家,为人质朴口纳,善历算,精研六经,太傅陈蕃徵他参政及受陈蕃失势之累,坐废锢,闭门著述,用十七年功夫撰成《春秋公羊解诂》为公羊传制定义例,依据这些义例,《公羊传》成为一部有条理的今文经学著作。另注训孝经论语等书,皆经纬典谟,不与守文同说。世传为何氏之学。其对於六经的精辟研究,高深造诣,当时学者无人能及。後禁解,复拜议郎晋谏议大夫,屡陈忠言,心存君国,晚年辞官不做,在北新城盖大批讲舍,聚生徒数百人,朝朝勤讲,像这样大规模聚徒讲学,在当时纯属罕见,使得一时教化大行。
    何熙,字孟孙,东汉,陈郡阳夏人,少有大志。不拘小节,体貌魁梧,善为容仪,官御史中丞,晋大司农,永初间南翠于与乌丸俱反,以熙车骑将军征之,暴疾,殁于征战军中,熙以忠孝传家,有政能光大家声,曾孙何变夔,字叔龙,仕魏位至文帝太傅,夔子何曾仕晋位至太尉,夔子何曾仕晋,位于太尉,夔孙何劭亦仕晋,位至尚书左仆射,世代卿相。
    何进,东汉大将军,南阳宛人,何皇后的异母兄,时黄巾起义拜进为大将军,率军卫镇京师,以功封慎侯及灵帝崩,皇子辩即位,以主幼宫廷内外不安,进谋诛宦官不密,反为所害。
    何晏(公元190—249),字平叔,何进孙,三国魏玄学家,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秀才知名,好老庄言,娶魏公主,累官尚书,典选举。“美姿仪、面至白”人称傅粉何郎,和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竟事清淡,开一时风气,因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在汉儒经学,渐失统治作用后,他援老人儒,宣称“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主张君王无为而治,作“景福殿赋”。
    何攀,字惠兴,晋蜀郡郫人,武帝时为廷尉平,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尝断疑狱,申明曲直始叹服,寻以功封西城侯,食邑万户,赐绢万匹,攀让所封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族,後除兖州刺史,固辞不就,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虽官居显职,家甚贫,无妄媵伎乐。惟以周济贫乏为事。
    何无忌,晋,东海郯人,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为广武将军。桓玄篡位,与刘裕等起义兵,与玄战。玄败走,以兴复功封安城郡开国公,後为庐循战败,历声曰:取苏武节来,躬执督战而死,谥忠肃。
    何琦,字万伦,东晋庐江人,晋代三国论作者,其本是一个好古博学之士。可是为恐对母亲供养不适,就勉强当了一名县令。後来母亲去逝,他说:“所以仕者,实博利禄以供亲耳。今亲已卒,复何求焉。”於是罢官归野,耽玩典籍,以琴书自娱,成为一代高士,同时他的孝行也传诵千古。
    何充,字次道,东晋,庐江人,世代公卿,曾祖何祯,光禄大夫,祖何恽豫州刺史,父何睿安丰太守,成帝曰:“充风韵儒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官至吏部尚书、尚书令、左将军、出将入相,以社稷为己任。晚年性好释典,崇修佛寺。其弟准,位居宰辅,高尚寡欲,不以世出公卿门第,而视富贵如浮云。准子淡。官至南康太守,孙元度。西阳太守,次孙叔度太常卿尚书。
    何尚之,字彦德,南朝宋,庐江人。父何叔度,官历吴郡太守、尚书,恭谨谦洁。尚之官历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中书令。位极显贵而恭敬谨约,车服率素,妻亡不娶,又无姬妄,与少时若两人,弟悠之义兴太守,二弟愉之新安太守,三弟翌之都官尚书,子何偃字仲弘,宦历丹阳丞、中书郎、吏部尚书。龚先人余荫,世以为荣,平生喜谈玄理,注有庄子逍遥篇传世。孙何戢字慧景,拜驸马都尉,历官司徒左长史,高帝时迁吏部尚书。
    何佟之,字士威,南朝齐,庐江人。晋豫州刺史何恽六世孙,宋员外散骑常侍何邵之之孙。佟之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手不辍卷,初仕齐,为园子助教,後仕梁为尚书左丞。所著文章礼义百余篇传世。子昌寓字严望,少而淳厚,通和讯爱,不杂交游,君子多称之,初仕宋官历司徒东阁祭酒,後仕梁,任吏部尚书。孙敬容,字国礼,齐武帝以女长城公主妻之,拜驸马都尉,後仕梁,官至吏部尚书、尚书令。
    何承天(公元370—449),南朝宋,天文学家,东海郯人。五岁丧父,赖母徐氏抚孤成人。承天聪明好学,诸子百家,莫不博览,历官街阳内史,御史中丞等。世称何衡阳。元嘉时为著作佐郎,撰修宋书未成而卒。承天博通经史,精天文律历,曾上表指出沿用的景初乾象历法疏漏不当。奏请改历,称元嘉历,对後世历法影响很大。兼通音律,发明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弹筝,复擅奕棋,著作有《报应问》、《达性论》,宣扬无神论。
    何逊(公元?一518),字仲言,南朝梁,东海郯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
    何敬叔,南齐,东海郯人,为余抗令。性情廉,不受礼仪,夏节至,忽榜门受饷,数日得米二千余斛,悉以代贫输税。
    何思澄,字之静,南朝粱,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徵东录事参军、余抗令。思澄少勤学,工文辞,官历南康王侍郎、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迁治书侍御史。思澄辞文典丽,著有文集十五卷,游庐山诗,释典诗等传世。与宗人子朗及逊俱擅文名,时人称为东海三何。子朗字世明,早有才思,工清言。官历员外散骑侍郎。有文集。
    何远,字义方,梁,东海郯人,武帝时历官东阳太守,疾强富,怜贫弱,豪右畏惮,公清第一。凡所典郡,百姓立为生祠,终徵西谘议参军司马。
    何进滔,唐灵武人,曾祖父何考物,祖父何俊,皆为本州军校。父何默,夏州衙前兵马使。进滔承先世荫,赠左散骑常侍,旋任衙内都知马使。以功授兼侍御史,晓畅韬略,军泉尝连声而呼曰:‘‘得衙内都知兵马使何公,则三军安矣。”故大得民情,累官至司徒,卒追赠太傅。子弘敬字重顺。事母至孝。唐武宗尝怜其连年徵战,在军日久,予以定省之假。以功官历东面招讨使,检讨尚书左仆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唐懿宗初年,兼中书令,封楚国公。卒追赠太师。孙全嗥以世袭拜节度使。唐懿宗嘉其平乱有功官迁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能绳其祖武。
    何番,唐,和州人。事父母至孝,志洁行方,唐德宗朝居大学,每岁一归省视父母不许,间二岁归又不许。居五岁嗣以亲且老矣不能自安,乃备揖诸生而去,为诸生坚留而止。初朱污反,诸生将从乱,蕃动以大义,故六馆之士,无受污者。蕃居太学二十年,有死丧无以归者,必助之。
    何易於,唐为益昌令,爱民如赤子,常杭州官横徵暴敛,盐铁者,公自焚其诏曰:“吾岂敢爱一身,以移暴于民乎。”观察使素贤易於当民有死丧不能其葬者,辄自于俸余助之。召高年者坐,以问政之得失。凡民在廷者,易於常丁宁指晓其谁枉谁直,公正廉明,故狱中三年无一囚。後迁罗江令。刺史 裴休尝至其邑,导侍不过三人,佩其廉约,故世称循吏。
    何瓒,後唐闽人,唐末举进士及第。当唐末代皇朝哀帝时,晋王李克用子李存曰助为太原节度使,任何瓒为判官。瓒为人明敏,通于吏事,外若疏简而内颇周密。存曰助每出征伐,常留瓒代知留守事,委以重托。乃存曰助杀朱全忠灭梁,建都于邺,是为後唐。称位唐庄宗,拜瓒为谏议大夫。庄宗崩,明宗立,任瓒为西川节度副使,後改行军司马。忽忽不得志,盖当时权臣太尉兼中书令孟知祥揽政,存有二志,瓒无能为力以制其害,乃忧愤而卒。
    何福进,字善长,後周,太原人。父何神剑,累赠左骁卫大将军。福进少从军旅,以勇猛知名。初任後唐宿卫军校,会唐庄宗宠任伶官郭从谦,从谦居心叵测,兵围大内,福进乃奋身拒战,庄宗虽突围,但重伤驾崩。从此乱亡相继,後唐江山不保,乃转仕周,任北面行营马步都虞侯,寻拜曹州访御使,检校太保,以功至忠武军节度使。子继筠字化龙徙居河南,幼时与群儿戏必分行伍作战时之象。及长初仕後周,任署衙内都尉。以功领钦州刺史,後随福进入朝,为内殿直都知。福追卒。继筠以屡建战功,官至西北行营都监。乃宋太祖受後周禅帝位。亦为宋大破并入,力拒契丹,深受宋太祖嘉许。拜为建武军节度使。疾,疽发背,太祖驾幸其第,赐赉甚厚。卒,太祖临其丧。孙承矩字正则,初为棣州衙内指挥使。以平贼有功知河南府,复知府潭州。政通人和,囹圄屡空,得朝廷嘉许。领潘州刺史,命护河阳屯兵,及真宗嗣位。关心防务,乃遣知雄州。不负重托,州民多德之。及卒.沿边州郡之民皆相率致哀。曾孙有四:龟龄为侍禁,昌龄、九龄为殿直,遐龄为齐郎。
    何执中,字伯通,宋,虞州龙泉人,进士及第。任台、毫二州判官。毫州政务,历久不治,曾数易其官,皆无功而退。独执中一到任,事无大小,凡奇异未决之案,皆亲处判无误,因著政声。旋入为太学博士,五王就傅,作帝王之师。及端王即位是为徽宗。乃晋拜宝文阁侍读,工部吏部兼侍读。及蔡京被解相印,徽宗赐执中白玉带,正宰相名,封荣国公。执中虽居富贵,未尝忘贫贱之时,斥缗钱,置义庄,以济宗族。性复谨畏,在任时,尝戒边吏勿生事,重改作,惜人材,宽民力。疾卒,徽宗驾幸其家,恨不及视其病,辍朝三日,追赠太博。何灌,字仲源,宋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善射术,有神射何巡检威名,常使贼族,望风而遁。为河东将时,遇夏人铁骑来追,灌御之,箭无虚发,所中皆扩,叠贯後骑,敌惧而引却。以功历任知宁化军,徙熙河都监,领威州刺史郭州防御使。屡为边防效命,奋不顾身,至靖康元年间,金人大军南下,直叩京城,灌於是役,背城拒战凡三日,受重创,殁于阵,年六十二。长子何蓟,并以战从父,箭贯左臂,不治而亡,父子同赴国难。
    何去非,字正通,宋浦城人,学问渊博,有深识,元丰中对策论用兵之要,擢优等。除武学教授,使校兵法七书,守擢博士,後为富阳县,通判沧州。咸有政声,有文集,司马法讲论备论。予何芜字子速号韩青老农,有春渚纪闻。
    何铸,字伯寿,宋余杭人。政和进士,初官州县,操履劲正,乃受知于御史中丞廖刚,刚荐铸于徽宗,即命对,铸陈言曰:“动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大於诚,诚孝既至,则绍大业。复境土,又何难焉?”帝嘉纳之,拜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擢右谏议大夫,寻拜御史中丞。会大将岳飞有战功,为金人所忌,而向力主和者秦桧,则恶其异己。且惧若主战者胜,则主和议者祸必至矣,乃陷之以计,逮岳飞于大理狱,时经由铸鞫之。铸引飞主庭,诘其反状。飞袒示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字,深入肤层,既而阅实深究,铸乃察其冤,以告于桧,铸曰:“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桧语塞,随诿之日,此上之意也。飞乃死狱中,其子岳云斩于市,权臣当道,铸自此居劣势,被调徽州,居数月,忧国而卒。
    何兑,字泰和,宋邵武人,宣和进士,马伸辟置幕府,授以中庸,且告以平生出处大节,伸以言事谪死。兑归守其学,终身不少变,乡人爱敬。至以中庸何公目之,于他经亦无所不学,尤尽心于易,这集传若干卷。绍兴中通判辰州,忤秦桧,窜真阳,自号龟津,学者称龟津先生。
    何荣祖,字继先,元,太原人。父何瑛,仕金任明威将军。金亡,徙居广平。荣祖有异相,魁梧奇伟,相者谓曰,子位极人臣且寿者相也。果尔,以吏累擢御史台都事,後折节读书,日记数千言,累官参知政事。时桑哥专政,亟於理算钱谷,人受其害,荣祖数请罢之,与桑哥不合,以病告,桑哥败,起中书右丞,世祖时奉命将公规,治民、理财,御盗等十事辑成一书,叫至元新格。成宗时又曾受命制定《大德律令》。以廉洁终其身,追赠大司徒赵国公。
    何中,字太虚,元乐安人。宋末进士,少聪拔,笃志古学,家有万卷藏书。乃朝夕校诵,精博宏深,时贤皆推崇备至。中独无意仕途,以布衣讲学,而终其老。遗著有易类象二卷,书传补遗十卷,通鉴纲目测海三卷,知非堂稿十七卷。
    何文辉,字德明,明,安徽滁州人,生於元未乱世。年仅十四岁,明太祖攻下滁州时,收为义子,赐姓朱名道舍。太祖初起,多抚义子及长,命偕诸将分守诸路,每死于战役。文辉其勇且幸者,所向无敌,以功至天宁翼元帅,守宁国,攻江西未下之州县,讨新淦,援安福,平山尖寨,复随大将徐达下平江诸役,皆建奇功。太祖嘉之,复其姓名,进仕行省左丞,徵南副将军。乃与平章胡美从江西进攻福建,旌旗所至,元军无不披靡,元将达里麻,夜至文辉营乞降。翌朝元总管翟也先又率泉降于文辉,胡美怒元将不归于己,竟欲屠其城,文辉驰告胡美曰:“与公同受命于此,为安百姓耳。今敌已降,奈何以私人之念而杀无辜之人”,胡美乃止。师入城秋毫无犯,各州县闻之,因相次归附。文辉治军,号令明肃,军民皆德之,谋略威望,一时罕有及者。官拜大都督府同知,旋以守居庸关。卒于疾。子何环任成都护卫指挥使。
    何乔新,字廷秀,明江西广昌人。父何文渊,永乐十六年进士。初为温州知府,有治才,在温六年,廉静寡欲,一郡大治,当时浙东守称为第一,授御史,历按山东、四川,擢刑部右侍郎,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正统间英宗北征,弟成户王监国,英宗未返,成户王藉故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而自立为景帝。文渊因是直言,而不容于朝廷,愤而自缢。时乔新已登景泰五年进士,乔新有乃父之风,性廉介刚直,历官福建副使,巡抚山西,南京刑部尚书,尝使淮西,有巢令阎徽者。曾授业于文渊,图报师恩,以金币肴乔新,乔新却之,阎曰:以寿吾师耳,乔新曰:子欲寿吾亲,因他人致之则可,因吾致之则不可,卒不受。乔新敬事之外,博览群籍,手不释卷,藏书三万余卷,以此而终其身。著有:元史臆见,周礼集注,策府群玉续篇等书行世,卒赠太子少傅,镒文肃。
    何宜,字行义,明,福建福清人。正统进士。累迁兵部职方司郎中,成化初,疆圉多事,边报沓至,皆职方司主之。宜从容区昼上闻,裁处多称意旨。及其施行,人皆以为得宜,一时卿佐极加器重,凡有大议,皆倚以谘决。终江西左布政使,所至以廉谨称。
    何鉴,字世光,明,浙江新昌人,成化五年进士,授宜兴知县,河南知府,巡抚江南。时松江水灾,以疏导诸渠,泄水人海,水患以除,又承平日久,治极则乱,正德年间,大盗四起,奉韶还朝为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鉴乃选将练兵,录用民间武士,教导乡聚,树栅浚沟,团结相救,守望相助,几经剿伐,始平荡群贼,而安四境。复上书朝廷,谓民遭兵燹日久,请量减田租,多方赈赡,黜贪残长吏,停不急工役,选民于故业,贷以牛种等,立功立言,有古社稷之臣风范。惜以劝谏,阻用迤北族降人充御马监勇士,,帝竞忠言逆耳,为诸幸臣所左右,乃引退,卒年八十。
    何景明(公元1483—1521),字仲默,明,河南信阳人。八岁能诗古文,年方十五,举弘治十一年乡试。十九,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追吏部员外郎,擢陕西扩提学副使。景明为官,志操耿介,尚节义,薄荣利,有国士之风。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知名当世。景明所为诗文,不事摹仿,主创造,独树一帜。其诗备载于明诗选,与庆阳李梦阳,吴县徐祯卿,历城边廷实,并称四杰,卓然为有明一代大家。著有太复集,明史载文苑传。
    何震,字主臣,明,安徽婺源人,他的篆刻风格端重,名盛一时,开创了(皖派),所存者极少,其作品在当世身价非常高。达官贵人都以能得到何震一印为荣,在篆刻史上与文彭并称为“文何”,著有《续学古编》一卷。
何遵,字孟循,明,江苏江宁人,家贫,父命之贾,非所志也,乃苦学,正德九年举进士,官至工部主事,时帝将南巡,遵步刑部主事。黄巩等忠贞之极谏,帝怒廷杖三十九人,因杖至死者十一人,遵亦创甚肢体俱裂,越二日遂卒,年仅三十四岁,身後萧条,僚友助而殓之。帝不听忠言,果有宁王朱宸濠之乱。当遵草奏之时。家僮见而危之,抱遵而哭曰:主纵不自计,独不念老规与幼予乎?意欲止之,遵执笔从容曰:为我谢我老亲,勿今我儿子废学足矣。遵知死期不远。乃视死如归。福王时追谥忠节。
    何朝宗,明,福建德化人,中国享誉海内外的瓷塑艺术大师。他的主要艺术创作活动时间,约明嘉靖,万历年间,在十六世纪东西洋市场上被视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有人不惜万金争购之,特别是各种形状的瓷塑观音,在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中更受人们所珍爱,被西欧人誉为“东方艺术”的标志。
何乔远,字稚孝,号匪莪,明,福建晋江人,万历进士,崇祯间,官南京工部右侍郎,尝编纂明季十三朝遗事,合书百五十卷。
    何良俊,字元朗,明,江苏华亭人,少笃学,尝二十年不下楼,以贡生入国学,授南京翰林院孔目,与弟良博共舆俊才显誉,良博举进士,官南京礼部郎中,良俊于仕途,久不得志,乃弃官而归,不屑三斗之米,若彭泽然。家有清森阁,藏书四万卷,著有何氏语林三十卷,四友齐丛说,何翰林集。
    何楷,字元子,明,福建漳州人。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授户部主事。追员外郎。改刑部给事中迁工科都给事人,以不阿权势,直谏见称。及京陷帝崩,福王建都南京召为户部右侍郎,督理钱法,嗣南京破,福王被执,文武百官降清,楷独走杭州,从唐王朱聿键入福建,唐卫称帝福州,任户部尚书。因劾总兵郑芝龙专横无礼,乃不为所容,弃官归漳州。後福州亦陷,漳州自不幸免,楷遂痛国破家亡而卒。
    何腾蛟,字云从,明,贵州黎平人。天启元年,举于乡,官历南阳知县,兵部主事,淮徐兵备分事,右全都御史。以至崇祯帝崩,福王召为兵部右侍郎。会叛将良玉举兵’反,欲去持腾蛟偕行,腾蛟不应,拟自刎,为良玉部下拥去,驾舟而行,腾蛟乘间跃入水中逸去,漂流十余里,得渔舟之助,乃脱险以抵长沙。及至福州,唐王知其贤,信任备至,腾蚊佐辅唐王,一时豪杰归之。骤增兵马十余万,声威大振,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当是时,腾蛟举兵,锐意欲复明大业,不成,为清兵破汀州,唐王被杀,赣州亦失。旋永明王立广东肇庆,召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时清兵节节南下,乃随永明王走广西,收复衡州,腾蛟乘胜趋长沙,终在湘潭殉难,以身殉国。
    何瑭,字粹夫,明,河南武陟人。笃儒学,弘治十五年举进士,选庶吉士,官修撰,山西提学副使,湘江提学。敦本尚实,士气丕变,与湛若水等修明古太学之法。学者翕然宗之。官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晚年居里讲学,教人以教弟忠信。所著有阴阳律吕,儒学管见。
    何国宗,字翰如,清,顺天大兴人,举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编修,侍读学士,直内廷学算法,编辑律历渊源。乾隆间,充算学馆,律吕馆总裁,兼领钦天监正,晋工部侍郎。任内奉韶视察黄河,运河河道水利,奏请疏浚修筑工程。复奉韶制皇舆全览图,周行至混同江鸭绿江,达朝鲜分界处,及新疆境域,测绘为图,能曲折详尽,受朝延嘉许。弟国栋,亦以通历法直内廷,曾历江南诸省,测北极高度及日景,镌以铜版,藏之内府。
    何师俭,字桐叔,清,浙江山阴人,康熙十六年选授兵部员外郎,奉职勤恳,常数月不出其署,雍正元年,迁广西右江道食事,旋任江南盐驿道副使。俱能谙悉机宜,刍饷缓急。及擢按察使,数平疑狱,以廉明称,晚年目疾请退,卒于家。
何火胃 ,字谦之,清,湖南靖州人。雍正中授州同知,效力修江南河,浙江尖山海塘,有功,擢河库道,迁两淮盐运使,兼管河务。以治淮扬河务,超擢淮扬道。乾隆二十六年,内调郎中,擢按察使、布政使,授巡抚,俱兼理河务,得爱民知政之褒。乾隆三十八年,帝巡天津,阅永定河工事,火胃迎驾,获赐孔雀翎,黄马褂。後加总督衔,兵部尚书衔,病卒,追赠太子太保。子裕成,字福天,为贡生,官历山东督粮道,陕西巡抚,江西巡抚,任内于治河修筑提岸,能继述其父。著有全河指要,当宣节并重。
    何绍基(公元1799———1873),字子贞,清,湖南道州人。父凌汉字仙槎,嘉庆十年廷试探花,授编修。道光间,官历顺天府尹,大理寺卿,左副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历主广东,福建,浙江,顺天乡试,绍基道光进士,也主试福建,贵州,广东,父子同持文柄,为人物之权衡,时人荣之。咸丰二年,简四川学政,旋主山东滦源,长沙城南书院,教授生徒,曰助以实学。绍基,复博通经史,精律算,尝据大戴考证礼经,贯通制度,颇见精切。又为水经注刊误,于说文考订尤深。论时推重苏轼。黄庭坚,为晚清宋诗派作家。嗜金石,精书法,由唐碑,而上溯北朝楷法,尤得力于北魏“张黑女墓志”及唐欧阳通,李邕,颜真卿。晚年日课尤勤,将篆书笔意,融合行楷书中,风格一变,自成一家。草书尤被举为一时之冠。著有柬洲诗文集四十卷。卒年七十五。弟绍京。亦工于书。
    何其,字天咸,清,石屏人,号洞虚子,康熙廪贡生,学问渊醇,工诗文,又善苏书,书室名,墨雨楼,著有迤江图说,元帅平滇道路考,西藏图说,墨雨楼集。
    何秋涛,(公元1824—1862)字愿船,清,福建光泽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学主讲保定莲池书院,于经史小学,多所研究,尤长于边疆地理,关心经世之务,以俄国与中国壤地连接,宜有专书以资考据,乃始著有北徼汇编六卷,後复详订图解,起自汉晋以讫道光,增为八十卷。咸丰帝垂览之。赐名曰朔方备乘。并召见,擢员外郎,懋勤殿行走。任内又著有王会编笺释,一镫精舍甲部稿,律例根源等。张穆所撰《蒙古游牧记》,亦由秋涛整理成书。
    何曰愈,字云田亥,清,广东香山人,父何文明,曾任河南洧川知县,有惠政,曰愈少随父宦游,读书励志,有干才。道光间,授四川会理州吏目,土司某,桀骛之部属夷人,杀无辜汉民,知府乃命曰愈往查,土司以贿求免,曰愈正义而却之,土司复以力挟之,亦不为动,卒咸查而还,由是知名,升岳池知县。任内练乡团,缮城郭,庀器械,以御边匪,民以安养生息。咸丰六年,宁速府野夷,时出没焚掠,川西倮夷,亦频肆扰汉民。时曰愈,任参建昌镇军事,驰至平其事,以德服夷人,漠夷遂相安。曰愈因益悉夷番情伪,山川之险隘,拟有绥边十二策,惜格不得上达。乃退居灌县,後归里息影林泉,卒于家。于何环,字小宋,清,道光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七年。英人攻广州,翌年英舰进侵天津塘沽,王景先後上阵战守要略,指列谬误,抗纶外务,及参与平捻有功。官历湖北布政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光绪十年,法舰攻福州马江,协办闽防军务,张佩纶不听从王景言,以至舟师大败,京畿震动,王景负疚被劾褫职。
    何治运,清,福建闽县人,嘉庆十二年举人,博文强识,笃志汉学,与同邑陈寿祺,谢震,为清中叶一代经学大家。阮元督粤,授聘编纂广东通志,後游浙江,得巡抚陈若霖为刻印其所编著之经解及论辨文字四卷,名何氏学。
    何焯(公元1661———1722),字屺山詹,清,江苏长洲人。通经史百家之学,藏书数万卷,多宋元旧刻,治学长于考订校勘诸书,时有创见,学者称义门先生,传录其说,为义门读书记。康熙十一年,直隶巡抚李光地以草泽遗才推荐,召入南书房,赐举人,复赐进士,授入皇子读书,兼武英殿编修。深受康熙皇帝信任赏识。及解官,设讲学。焯复工于楷法,手所校书,人争宝传,门人著录者四百余人,有声于时,卒,帝闻,深悼之,追赠侍讲学士。
    何世仁,字元长,清,青浦人。号福泉山人,初嗜书画篆刻,後精研医术,著有竿山草堂集,福泉山房医案,治病要言等。
    何家骏,字日千,清,福建惠安人,善写芦雁,诗有隽语,棋为泉中国手。
    何冠英,字杰夫,清,福建闽县人,清道光十六年,丙申科殿试一甲二名,与林鸿年同列榜首。为闽省科举之盛事,授编修,道光二十年六月为浙江乡试副考官,累迁于咸丰十一年正月,以贵柬道赏二品顶戴,署理贵州巡抚。八月卒于官。
    何启(一八五九年至一九一四年)字沃生,广东南海人。早年留学英国,毕业于医学院及律师学院。历任香港卫生局议员,立法局议员,为华人第一位受英皇封授爵士,著有《睡与醒》、《中国基础与改革》、《新政真诠》等书。
    何廉臣(一八六一至一九二九年)名炳元,浙江绍兴人,行医之余,专擅著述,有《何氏医论》,其中《名医类案编》汇集全国名医八十余人,医案三百七十余例,并作了综合分析。
    何东(一入六二至一九五六年)字晓生,广东宝安人,年十七即任粤海关,後受怡和洋行之聘,以勤慎擢升至总买办,复富而好施,出任香港大学创办人,手创工商晚报,获中国政府一等嘉禾大绶勋章,英皇爵士勋街。
    何柳堂(一八七二年至一九三三年)广东番禺人,现代作曲家,善弹琵琶,最初改编传统曲调,以後从事创作,所作“赛龙夺锦”、“醉翁捞月”、“梯云取月”等乐曲封广东音乐的早期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何锡蕃(一八七三年至?)字少岳,湖南长宁人,武昌起义後任武昌防卫司令官,辛亥革命成功後,任水师统制,水警厅长,後弃戎伍从事商业以终。
    何叔衡(一入七六年至一九三五年)字玉衡,湖南宁乡人,清未秀才。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一九二一年出任中国共产党一关,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工业检查部长,内务部代部长,临时法庭主席。
    何香凝(一八七九年至一九七二年)原名瑞谏,广东南海人,廖仲凯夫人,早年加入兴中会参与反清运动,历任国家要职,为现代中国杰出的妇女领袖。对书法、诗、画也颇有成就。
    何成浚(一八八二年至一九六一年)字雪竹,湖北随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副长官,南京讨袁军参谋总长,北伐後历任湖北省府主席,武汉行营主任。
    何杰(一八八八年至一九七九年)广东番禺人,留学美国,深造地质学,回国後历任北大地质学系主任。天津北洋大学代校长,广州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重庆大学矿冶系主任,广西大学教务长,北京矿业学院副院长。
    何公敢(一八八九年至一九七七年)福建福州人,留学日本,曾任福建盐政监督,泉兴盐务总局局长,福建学院院长。民盟重庆、南京支部长,建国後任民盟福建省副主委、福建省司法局长。
    何应钦(一八九零年至一九八七年)字敬之,贵州兴义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後任贵州讲武学校校长,黄埔军校总教官,国民政府军政部长,抗战任总参谋长,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四五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政府代表冈村宁次投降,後曾任国防部长,行政院长。
    何炳松(一八九零年至一九四六年)字伯臣,浙江金华人,清末秀才,以公费留学美国,攻读历史,学成回国,历任北大历史系教授,暨南大学校长,上海商务印书馆史地部主任、编译所副所长。平生著述有中古欧洲史,通史新义,新史学。
何鲁之(一八九一年至一九六八年)四川华阳人,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专攻西洋史,曾任巴黎通信社记者,回国後历任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史学教授及系主任,一九五零年在香港创办自由出版社,後任总督府国策顾问。
    何彤(一八九二年至一九七二年)字葵明,广东顺德人,保定陆军官学校毕业,曾任粤车第三师参谋长(军衔至中将)两广缉私局局长,汕头市长,广州市长,到台後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
    何鲁(一八九四年至一九七三年)字奎恒,四川广安人,数学家,早年赴法勤工俭学,回国後任安徽、重庆、云南、四川等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等,建国後历任中国科学情报所研究员,中国数学会理事,著有《商务算术丛书》、《代数》、《变分法》等。
    何廉(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七五年)字淬廉,湖南邵阳人(今宝庆)赴美留学获经济学博士,回国後任南开大学教授兼财政系主任,经济学院院长,代理校长,四九年入美籍,任哥伦比亚经济系及东亚研究所教授,著有《财政学》,《所得税比较论》。
    何孝元(一八九六年至一九七六年)字达峰,福建林森人(今闽侯),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後受聘东北法政大学,上海法政大学等校,後去台,在台湾法商学院,中兴大学任法学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长兼台大政治大学教授。著有《民法总则》。
    何思源(一八九六年至一九八二年)字仙槎,山东荷泽人,毕业于北大,留学美、德、法等国,一九二六年加入国民党,执教中山大学,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训部副主任,山东省教育厅长,北平特别市长。著有《国际经济政策》、《近代中国外交丈》、《中国人口问题》等。
    何思敬(一八九六年至一九六八年)原名浏生,浙江余杭人。早年留学日本,一九三二年加入共产党,三八年到延安任抗日军政大学教授,延安法学院院长。建国後任北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主任,译有《哥达纲领批判》编译黑格尔《法律哲学批半》》。
    何德全(一八九七年至一九八三年)湖南长沙人,一九三零年参加红军,三四年参加长征任一军团师参谋长,抗战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大队长,第三旅参谋长,建国後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湖南军区副司令员,五五年授予中将军街。
    何孟雄(一八九八年至一九三一年)湖南孺县人。一九二一年加入共产党,任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书记,参与创建京绥铁路工会,曾任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江苏省委农民部秘书,上海沪西、沪中、沪东区委书记,一九三一年被杀于龙华。
    何增禄(一八九八年至一九六九年)浙江诸暨县人。留学美国,研究高能物理和光学,回国後曾任浙江、山东、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物理学会杭州分会理事长,对高真空技术、光学理论的研究有较大的成就。
    何浩若(一八九九年至一九七一年)字孟吾,湖南湘潭人。留美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後任黄埔军校教官,历任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教授,曾任湖南、河南财政厅长,中央日报社长。去台後任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教授,著有《自由民主的经济制度》、《民生主义与自由经济》。
    何作霖(一九零零年至一九六七年)字雨民,河北蠡县人。毕业北大地质系,後赴奥地利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大、北师六、山东大学地贤系教授,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特级研究员。为中国最早的光性矿物学家。著有《光性矿物学》、《X射线岩石组构分析》等。
    何长工 (一九零零年至一九八七年)原名坤,湖南华客人。曾参加五四运动,并赴法勤工俭学。一九二二年加入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随中央红军长征,建国後长期任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一九七五年任解放军政治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何乃民(一九零二年至一九六六年)浙江义乌人。一九二一年赴法勤工俭学,回国後任兰州汽车厂厂长,金陵大学教授,主持创建第一座汽车运用研究实验室,建国後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交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机械工程学会汽车学会常务理事,著有《汽车学纲要》、《高等汽车学》、《汽车设计》等。
    何宝珍(一九零二年至一九三四年)湖南道县人,女,一九二三年加入共产党,被派往安源路矿,同年与刘少奇结婚,後随其夫到上海全国总工会工作,任全国互济会负责人兼营救部长,在上海从事地下交通联络工作,後被捕并杀害于南京雨花台。
    何联奎(一九零二年至一九七七年)字子星,浙江松阳人。留学法、英,专攻人类学,回国在北大任教,後在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抗战任《扫荡报》总社社长,後任中央大学法学院院长,中执委、常委等职;去台後任行政院副秘书长。著有《民族文化研究》、《何联奎文集》等。
    何凯丰(一九零六年至一九五五年)又名何克全,江西萍乡人。年青加入共产党,曾任中央南方局中央代表、中央局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粮食部部长、共青团中央局书记、宣传部代部长、沈阳市委书记、建国後任中宣部副部长。
何贤(一九零八年至一九八三年)广东番禺人,早年从事金融业,曾任银行经理,抗战时去香港,後转澳门大丰银行董事兼总经理,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立法会副主席,暨南大学董事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
    何志洪(一九零九年至一九七八年)浙江象山人。一九二八年考人上海大同大学数理系,後入国民党南京陆军通讯兵学校和国民党中央军校学习。任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顾问,侍从室机要组组长,联勤总部通讯署技术组少将组长,到台後任国防部中播音总队长,广播事业协会理事长。
    何其芳(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七七年)四川万县人。北大哲学系举业,後在万县师范,成都中学任教,创办《川东文艺》、《工作》等刊物,一九三八年赴延安加入共产党,任鲁艺文学院文学系主任、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社长、建国後任作协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
    何应泉(一九一六年至一九六八年)又名司马文森,福建泉州人。早年参加学生运动,加入共产党,进行革命活动。曾任印尼、新西兰、法国文化参赞,著名小说《风雨桐江》的作者,该小说後被拍成电影,《欢乐英雄》、《阴阳界》颇获好评。
    何斌(一九一一年至一九八八年)台湾台北人。毕业于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院,後留校任教。参加台湾“二.二八”运动,後回大陆历任医务主任,军事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热带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是著名流行病学专家。
以下先贤的典故转自(辞源)0187—0189页
    何心隐(公元1517年至1579年)明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本姓粱,名汝元,字夫山,永丰人,曾师事颜钧,其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源,但承认人的物欲应适当加以满足,反对道学把人欲看成罪恶的说法,到处聚徒讲学,曾以计促严嵩罢相,为严党所仇,以得罪张居正被杀。
    何曾(公元199—278年),晋阳夏人。字颖考。三国魏时,官至司徒,曾参与司马懿和曹爽争权及司马炎代魏,建立晋王朝的活动。西晋初,任丞相、太傅等官职。为人外宽内忌,论事贾充,生活奢侈,享用“过于王者”,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
    何仙姑,传说中的女仙名,八仙之一。宋魏泰车轩笔录十四说,北宋永州有何氏女,善言祸福,人称何仙姑。续道藏所吕祖志三部加以附会敷演,说她是零陵人,幼时采茶山中,为吕洞宾所度成仙。她生於公元937年(後晋天福二年)卒于1086年(宋哲宗元佑元年)历後晋、後汉、周、宋四朝,共14个皇帝,享年149岁,为武平县有史以来最长寿之人。据典籍记载,她临终时“空中有鼓乐声,一朵祥云从卧榻直上霄汉,见者无不惊异”。据《武平县志》、《福建通志》、《古今图书集成》等典籍记载,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即何大郎之女,她一生博爱仁慈,经常施药施医给贫苦人,博得民间广泛敬仰。因此,名登仙籍,为全国人民所纪念。(此人两段资料中出现出生时间和地点不同,以哪为准?仅供读者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