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2年以来,我国开始在世界博览会上独立建馆,凭借极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和神秘的东方特色,赢得了国际好评。从历届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风格可以见出,它历经了从传统古典建筑到抽象的传统文化符号的转变,也意味着新中国自诞生以来形象的不断成熟和完善。 以“能源”为主题的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上,是新中国第一次以独立展馆的形式崭露头角。并且有中国自己的设计师沈荣炫参与设计中国馆,展馆大门极具新中国特色:橘黄琉璃屋檐,大红色圆柱,大门上方红旗飘飘;门前的方塔显眼地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极其英语标示。 1984年,主题为“世界河流、淡水――生命的源泉”的世博会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当时中国馆是当时面积最大的展馆之一。馆内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和现代水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和成就,展出了一系列文物照片、复制品、模型,纺织品、手工艺品、秦钟和秦碑等文物。馆长李兆离在馆内迎接了当政的布什夫妇以及前总统卡特夫妇和里根总统夫人,并陪同他们参观。 1985年,在日本新城筑波世博会关注“居住与环――人类的家居科技”。中国馆展出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学成就,比如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断肢再植技术、武汉医学院的胰腺移植与临床应用的录像,潍坊计算机公司与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成功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等被送展,引起了很大反响。馆内建有仿小金山风亭一座,风姿绰约,格外别致,引起各国参观者对中国风情的好感。
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的世博会把目光投向了交通和通讯。这一年我国延续了国内古典建筑的风格,采用了牌坊设计,又一次强调了中国特色。 两年之后〈1988年〉,主题为“技术时代的娱乐”的世博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举行。中国馆播放的360°环幕电影――《华夏掠影》受到热烈欢迎。中国馆接待500多万人次,成为这届世博会中接待观众数量最多的国家馆。这次,中国馆被评为五星级展馆,这是我国参加世博会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 1992年,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办的世博会中国馆又被评为五星级展馆。馆中展出了古代杰出科技文明“四大发明”,以及当时的西昌火箭发射塔、长征系列火箭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展品。 同年,主题为“哥伦布:船舶与海洋”的世博会在意大利热那亚市举行。中国馆共接待观众150多万人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