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人在宁波办学简介

 抱珠山房 2010-04-10
外国人在宁波办学简介
马孟宗


    自从鸦片战争以后,宁波列为五口通商之一,西方传教士纷至沓来。他们除了传教以外,也办学校、开医院、设慈善堂等等。本文仅就其在宁波的办学情况,作一客观的介绍,以供参考。

    甬江女中


    甬江女中创办于清道光年间。她不但是宁波最早之女校,也是中国最早之女校。
    公元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英国基督救传教士奥特绥 (Mary Ann Aldersey) 来甬设教传道,即首创女学。过二年,即1846年,美国长老会亦在甬设一女校,由柯师母者(Mrs·Cole)主其事。后奥女士传道任满返国, 两校乃合并,全归长老会承办,定校名曰崇德女校,后改称崇德中学。校址在今之桃渡路。1860年(清咸丰十年),美国浸礼会女教士罗尔梯(E.C.Lold)亦曾在城北姚江南首办一女校,初名浸会女校,后称圣模女校,与崇德女校隔江相望。直到1919年(民国八年),两教会决议:将中学与小学分开,独立办理。至1923年,新校舍四层楼落成,始又实行合并,定名为甬江女子中学。此乃该校之由来。其时仍由两教会主其事,由美籍除美珍  (Miss Dora Zimmerman) 任。
    校长,设旧制四年。第二年即1924年改新制为六年,分设高初中各三年。迨至1927年,学校师生及社会舆论中多有收回教权之议论,两教会始将学校移交国人办理,组织校董会,公推沈贻芗为校长。1930年秋,兴建体育馆,为我市第一幢健身房,使学生虽雨雪亦能坚持身心锻练。此时甬江女中之篮球队在市内参加比赛,每每所向披靡。后又在东首建家政室、烹饪室及浴室各一间,对学生生活与健康颇多关注。在教学上还添置钢琴八架,其数之多也为全市之冠。在培养女性音乐技能及身心陶冶上得力甚多。
    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该校学生爱国热忱甚炽,组织抗日救国会,举行游艺会募捐,以其所得,购大量棉花布匹,手制被褥,以犒前方战士。1933年春,复添制布衣,输赠东北义勇军。其爱国之忱,颇受社会赞许。  
    1935年夏,校长沈贻芗请假游学美国,并考察教育,经校董会通过,暂聘张莲英、毕镐英二人先后代理校长。1935年秋,循道公会所设立之斐迪中学女子部份并入甬江,学生人数达200人左右。1937年,沈贻芗回国,继续担任学校领导工作。同年,抗战军兴,敌机滥施轰炸,学校为策安全,乃避地奉化亭下镇,更设分部于鄞西接待寺。1941年宁波沦敌,教学条件日趋艰难。次年夏,土匪蜂起,山乡也不安宁,不得已停课。学生除遣送一部分借读上海教会中学及由沈校长率领另一部分师生奔赴宁海就读鄞县临时联合中学外,余均随家安顿。
    1945年抗找胜利,“甬江”还甬复校。但五载沦夷,校中总舍又遭火毁,余屋虽存,而校具损失殆尽。经三年左右惨淡经营,设备渐复什七。学生六级9班,计500余人。教职员工30余人,校舍不敷,暂借圣模小学(今宁波市十六中学校址)余屋及裴氏旷宅,设分部两所。1948年,决定重建教学大楼。经费来源大部分由校董会筹措(美国水火保险公司赔款2万美元),其余向毕业生和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募集。1949年初夏,新校舍工程基本完成,正待使用之时,讵料于1949年9月17日又遭蒋机炸毁南首半幢。解放后之1954年,始由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并增建东西两旁之露天水泥扶梯各一,以利师生教学之便。
    甬江女中的教学情况大致如下:
    学校因系教会中学,平时除传授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外,还传授宗教思想。早有早更,晚有晚祷。星期节日,由信教老师带领部分信徒听道做礼拜(少数学生受宗教洗礼),多数人对此颇有反感。
    学校无成文规定的各种守则,却树立良好的校风。每周定出德育教育的中心德目,如爱国、尊师、友爱、礼貌、诚实、整洁、节约、勤学等等。学生一律穿着校服,规定热天穿裙子,平日穿黑布旗袍,显得朴素大方,整齐划一,无须为穿着打扮而分心学习。该校学风素以严格著称,对英语、音乐,美术、劳作、体育等尤为突出。历届毕业生部分升入大学(成绩优秀者保送教会大学如沪江、之江、金陵女大等院校),有的出国深造,沟通中西文化,起了一定作用。如校友康美霞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双重博士,现任该大学教授;马焕英得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国际旅行社经理;陈银莲在美国获得马塞诸萨州大学语言学硕士,现任纽约凡塞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其次,分布在国内各地担任教育、科技、医药等工作的有:徐秀英,现任台湾金陵女大校长;邬静娴,任该校生物系教授;孙彩虹,任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秀云,曾任宁波女中教导主任(已退休),现任市政协委员及民盟市委顾问。还需要特别提出的,该校毕业生李秀清,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留学苏联,与沈志远(已故民盟上海市委主委,著名社会科学家)一起参加革命,1933年回国,衔有重要使命前往苏区革命根据地,不幸中途遭反动派匪徒杀害。这在甬江女中温文尔雅的学风中,她是个出类拔萃的女杰。另外要提到的是一位美籍教师陶晨钟(Miss Gauss),于抗战时期亦随校迁往亭下乡间工作,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她被日寇囚禁于集中营达三年半之久。战争结束后,又回校主持建校工作,因积劳成疾,患半边疯瘫在沪休养,于1951年回国,
    不久在美国逝世。她体现了中美人民之间良好友谊之一例。
    1949年夏宁波解放,美国教会撤退回国,校董星散,乏人负责,经费来源陷于困境。学校遵照市人民政府指示,以勤工俭学度过难关。1951年5月市军管会开始接管该校,翌年2月正式命名为宁波女中,至1958年又改今名为宁波六中。

    三一中学


    早在1868年(清同治七年),英国圣公会在市区贯桥头地方设立义塾(小学程度),学生甚少。至1876年(清光绪二年),圣公会派英国传授士霍约瑟(英国剑桥大学出身)来宁波主持教学事务,始将义垫改为书院,起名为“三一书院” (“三一”意即基督教宣扬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体”,故名)。学生多系教会子弟,人数仍甚稀少,只有九人。群众称它为“洋学堂”。至1881年(清光绪七年),建新校舍于李衙桥(在今广仁街)。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办校已25年,也只有学生60人。将历年学生加在一起,也只有334人。直到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在宁波创立“储才学堂”(即宁波一中最早的雏型),这才使群众对“洋学堂”的看法有了改变。1916年(民国五年,一说1912年),校名始由“三一书院”改名为三一中学,并开始招收少数非教会子弟。1928年英国圣公会鉴于中国大革命的影响,表面上将学校移交中华圣公会管理,校长由华人担任,但实际上他们仍在幕后操纵。当时学校为初级中学,办得并不出色,学生人数也不多,教会气味很浓,清规戒律也很多。圣经是必修课,星期日必须到外面礼拜堂参加“礼拜”。圣经与英文两种不及格不能升级,也不能毕业。校外的社会活动不能参加,等等。尤其令人愤慨的是英帝分子阻止学生在国家节日悬升中国国旗;而在英皇登位时,却悬升英国国旗大事庆祝。该校男女分校,学风非常保守,是本市教会学校中比较突出的。
    1937年秋,抗战军兴,浙东形势吃紧。三一中学又在诸暨设立三一分部。1940年因诸暨沦陷,迁到浦江马剑。1941年春天,宁波陷敌后,校董会怕学校被敌伪干扰,就将三一中学校名改为“三—圣经学院”,所收学生主要是研究宗教的神学生,也开设墓础知识课。当时仅设初中部,校长为朱天临。1945年抗战胜利,乃由教会筹划复校工作,于1946年春由浦江马剑迁回宁波,定名为鄞县私立三一中学,校长为冯俊。校本部与初中部设在双池巷19号旧仁德女校校址(即今之“宁波包装进出口支公司”所在地),高中部设在广仁街44号旧三一书院校址(即今之宁波市第八中学所在地)。 
    从1946—1949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三一中学的黄金时期,不论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思想水平均十分出色。这并非学校领导得好,而是学校有一批台柱教师在起作用。例如国文教师有马瀛(涯民)、全世垣、韩烈沼等;数学教师有杨菊庭、石愈白(德濂)等;劳美教师有杨连昌等,均系我市著名老教师。特别是该校进步师生因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的领导和教育,爱国民主空气十分活跃,常常配合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以及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运动,出壁报、演话剧、唱进步歌曲、举办时事和文艺讲座等等。1949年元旦还演出过陈白尘的《升官图》,起到揭露旧政权腐朽的效果。与此同时,一些进步学生提出要求改革校政,例如反对学校干涉学生进步壁报出版,反对学校让军事教官带领非教徒学生去做礼拜,反对学校响应国民党政府要学生上街参加“反苏大游行”,反对学校利用“早会”宣讲宗教等等。这些要求迫使学校作了不同程度的让步。 
    1949年宁波解放前夕,政治斗争更加激烈,学生中前往金肖支队(会稽山一带)及三五支队(四明山)参加革命的有虞汶沫、丁同仁、杨周隆(现浙江炼油厂工程师)、王田夫(悌富,现在中央党校工作)、冯意琴、倪蕊琴(现为华东师大副教授)等10余人。另有倪华源、冯正官、洪希曾等3人由于在校内搞民主爱国工作,到学期终了时先后被校方所暗退(秘密开除学籍)。但留在校内的进步学生如杨少(家驹)、毛光基等(他们均为三一中学内的地下党员)就开始积极地从事准备迎接解放大军进城工作,辟一小室,日以继夜,缮写进步书刊,请杨连昌(杨少父亲)画毛主席、朱总司令大幅像,写标语、墙报,教进步歌曲,学秧歌舞等,并与各校进步学生进行联系。宁波解放那一天(5月24日),以三一中学为首组织的欢迎解放军大会在公共体育场举行,还领导全市学生在市内大游行。这中间有钱念文、傅千里等进步教师起了推动作用,无怪当时的三一中学有“民主堡垒”之美称。
    解放后,学校还是私立的,在人民政府的勤工俭学口号下开展“工读运动”,度过了经济上的难关。到1952羊12月9日,在这个光辉的青年学生运动的节日,三一中学奉令与青年中学合并,改名为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

    四明、斐迪、浙东三中学


    我把四明(浸会)、斐迪、浙东三中学放在一起叙述,是因为这三者有上下左右的关系和联系之故。它们有的属美国教会所办;有的属英国教会所办;也有英美教会合办等等。上述3校就属这种情况,兹缕述如下:
    一、四明(浸会)中学
    该校约创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前后。创办者为美国教会(浸礼会)。 “浸礼”之名,即受“冼礼”之意,是故最早校名即为浸会中学。校长为美国人卫福恩(Wilcox)。1922年(民国十—年)与长老会所办之崇信中学合并,始称四明中学(仅收男生),校址在北郊姚江之滨(现为郊区社办企业所用)。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改由华人樊正康任校长,以后又有王实铭、徐询刍等人相继主校。1935年又与英人所办之斐迪中学合并,改名为浙东中学,校址则选在原斐迪所在地江北岸泗洲塘路,改由寿子鲲任校长。抗战胜利后由俞国桢继任校长。
学校规模不大,班级亦不多,从初一到高三共6班,约150人左右。人数虽少,但学生质量不差,毕业后多有考入名大学深造者。据了解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主任洪敏,北大法学院教授龚祥瑞,重庆大学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刘约翰,杭大化学系教授戚文彬,以及本市名医吴元章,均系该校毕业生。
    该校于“五卅”运动时一度停办,至1928年又复校。
    二、斐迪中学
    1860年前后,一英国教士阚斐迪(Frederick Galpin)在 开明讲堂原址创设蒙馆。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阚斐迪将书院迁至江北岸槐花树下(即盐仓门对江),过了十余年又迁移到外滩老巡捕房侧(即原太古码头附近),始定名为华英斐迪书院。初为美国美以美会所办,其后则全由英国循道公会专办(只收男生)。后校舍又迁移到周家桥河边(即原里马路何家弄斜对面)一邬姓民房内。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英人雷汉伯被派来宁波任校长。1906年泗洲塘新校舍建成,迁入后规模逐步扩大,改校名为华英斐迪学堂。辛亥革命以后改称为宁波斐迪学校。
英国人办学一直很保守,故其学制亦很特殊。全校共8班。1— 4班为中学,5—6班为预科一,7— 8班为预科二。毕业后可免试保送入上海圣约翰或其他教会大学三年级就读。全校人数早期仅70—80人左右,改中学后略有增加。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学生参加全市罢工罢课,与英籍校长裴茨(W.P.Bates)(三年前雷汉伯已离任)冲突,学生离校达180余人。自此学校元气大丧,一蹶不振,每学期学生仅四五十人。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因其办学保守,不审度时势,阻挠学生爱国运动; 另一方面甬人家长有意让子弟深造者,则干脆将他们迳送上海各大学就读,认为学习条件肯定较该校为佳。到了1927年以致无法维持,只得停办。1930年又复校,由陈里仁代理校长。1932—1935年间,校长为林光庭、沈亚孟。1935年夏,经英美二国教会协商,该校与四明中学合并,改名为浙东中学。嗣后即由美国教会主其事。 1952年改组为

宁波市第四中学。  
    斐迪校史虽不长,但有几点事还是需要一提的,那就是它的考试制度十分特别。入学考试非常简单,仅由校长雷海伯对学生作英语口试,看其口语程度编入适当班级就读。既入学则第一个月没有什么考试,从第二个月起每周考一门功课,十分认真严格,从不轻易改变。据曾就读该校之王庆肇老师告知,他对这种考试方法,感到当时颇多得益。在该校出身的学生中有个郑康成博士,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任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教授兼副校长,以教学严格闻名于该校,为二十年代我国著名生物学家之一。王庆肇离斐迪后即进沪江大学,后转复旦大学学习,毕业后曾任当时驻英大使郭泰祺的私人秘书而去伦敦,后因健康不佳返国。解放后任宁波二中英语敦师(现已退休),以擅长英语见闻于我市,退休后还从事著述及面授工作。前几年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英语否定结构》著作。
斐迪校长雷海伯在甬办学卅年,离开时竟获银10万元之巨。这是由于英国教会拔给他的经费是英镑;而当时中国生活水平低,他又向学生收取较高之学杂费,致积累巨款以归。
    三、浙东中学
    该校创于1935年夏,由四明、斐迪两校合并而成,校址在斐迪原地,是美国浸礼会、长老会及英国循道公会合办。最初的校长为寿子鲲,教务主任为蒋迪灿(兼地理教师),训育主任为陈宗文(兼生物教师),事务主任为俞熊飞。校董有鲍哲华及倪德昭等人。开8个班级,约400人左右。开始时教学秩序十分稳定,为我市著名私立中学之一。迨至1937年抗战军兴,敌机时来空袭,乃于1938年建分校于奉化浦口王,另在诸暨唐仁(一说诸暨牌头)设立分部。1940年迁回宁波旧地办学。1941年4月宁波与诸暨二地先后沦陷,学校辗转各地,教学时断时续。直至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始在宁波复校。但原泗洲塘校址由于敌伪破坏,荡然无存,乃借城内圣模小学(即今十六中学旧址)办学,1946年又借江北岸槐树路崇信小学辟为一分部,至1947年始固定于现在之新马路旧仁济医院遗址。校长改由俞国桢担任。
解放后,天主教会所办之益三中学奉命并入浙东,教师中除天主教徒外,自愿的也并入该校。1950年基督教教会曾送来人民币500元作为学校经济补助,当时通过全体教师讨论,将该款全数退回。从此与英美教会断绝关系,有一英国教师也同时退了职。这以后就改名为宁波市第四中学。
    在短短的15年里,学校也培养了一批出色的毕业生,如张宁生、陈裕明、江圣万等。曾在该校任教的有陆竹声(已故)、黄纬(已故)、蒋迪灿、钟受铭、马时飏 、陈召荣、俞国楣等人。

    益三中学


    法国人在宁波办学情况,较之英美人来说稍为逊色,时间迟,学生人数少。最早所办之学校称“中西毓才学堂”,时在1903年(清光绪廿九年)。创办人为天主教会主教法人赵保禄。性质与规模均不甚了解。校址设在江北岸泗洲路,但在北伐时已改为“养老院”。稍后,又在原址设毓才小学(男女分校),学制与其他小学类似,但规模不大,校长为陈雄伟。抗战胜利后乃设毓才中学,校长为施伯庐。1948年起学校改组,始易名为益三中学(分男子部及女子部授课),校长为邵规箴,后为舒其谁。班级只办到高一为止,人数亦不多。解放后停办,并入浙东中学。
    此外,尚有毓才小学(校长为丁菊贞)、培德小学(校址设中马路天主堂,校长柴日昶)、进行小学(校址设药行街,校长徐济臣)。
    法人在甬办学资料奇缺,主要是因天主教中一些担任“圣职”的“元老”多已亡故。所有资料均在“文革”中毁。
    至于英美人在我市办小学情况,范爱侍同志在《基督教传入宁波简述》一文中已有提及(见本资料第二辑),故从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