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诗词赏析复习题

 彩云追竹 2010-04-11

中考诗词赏析复习题

1、《春望》赏析

一、填空

1、全诗描写京城破败荒凉景色,反映了战乱频繁,山河破损,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感情。

2、巧借景物抒发诗人情感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借诗人自身形象来抒发愁思之重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思考:

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国都破残、城郭荒芜的萧条景象,蕴含了无限悲痛及忧国忧民的情感。

2、分析前四句诗人“望”的视角有何变化?

前四句统领在一个“望”中,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3、结合末句,像描绘诗人形象,并分析借此表达的思想情感。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体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抒情方式和含义。

采用比拟的手法,说花也因感作时事而溅泪,鸟也因痛恨离别而惊啼,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视物,故物亦生情,以物之情写人情,既委婉曲折,又沉浑其势。

三、联想积累:

忧国忧民的诗句:死去原知……但悲不见九州同,僵卧孤村……

情景交融的诗句:“乱花……”“日暮乡关……”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一二句通过“凄凉地”“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己久的愤激心情。

3、三四句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运用向秀和王质两人的典故,抒发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4、最后两句点明酬赠之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5、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慨。他不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这两句诗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含义(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或新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等。

3、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吊古伤今,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中,“聚”、“怒”很生动,请你写出自己的分析。

一“聚”字,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赋予众多的山峦以生命和意志,许多的峰峦仿佛从不同的方向奔来,拱卫潼关,充满了灵动之感。另一“怒”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不仅凸显出水流的湍急,更赋予它生命和感情。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突出了其吊古伤今的悲愤之情。

3、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的深沉含义?

历史上的王朝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逃不过这其间的灾殃和苦难:为了新的王朝之兴盛,百姓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夸示功业,兴建宫殿,百姓们的金钱与劳力均被剥削;王朝混乱灭亡,烽烟战祸不断,百姓们的性命更是不保。无论兴、亡,百姓们的苦难,又岂是区区笔墨所能道尽!

4、已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一份心力。

2、前两句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南归的心情。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赋予落花生命和情感,花儿凋零后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它还要回到养育它的泥土中去,化为春天的土壤。为养护来年新开的花朵尽自己一份力量。诗人以落花自比,辞官还乡就好像花朵凋零,但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为一代新人成长出力。今天,我们常用这句诗来表达无私奉献(为了美好事物而敢于献身)的精神。

5、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词的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一、二句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

2、赏析:沙场秋点兵秋天的苍茫大漠,辽阔无边,黄沙飞扬,军容整齐,肃穆威严,战鼓隆隆,战马嘶鸣。将军身披战袍,豪气满怀,正在检阅军队,指挥战斗。整个画面给人豪壮肃杀的景象,其中一个“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一种肃杀的气氛。

3、词人虽白发苍苍,但仍然眷恋疆场,愿意为国杀敌立功的理想可以从两个细节中看出,这两个细节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或者说:挑灯看剑,梦回连营。)

4、表现战斗激烈而又顺利的诗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直接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里的“天下事”指的是:北伐金人,统一国家

5、赏析:可怜白发生 “可怜白发生”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作者由梦境返回现实,情绪一落千丈,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

6、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从题材上看:写的是军营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从语言风格上看:语言豪放、壮美而不“纤巧”。

 

6、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渔家傲》一词的感情基调是慷慨悲凉、意境壮阔。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下秋景;下片抒情,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热爱国家、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感慨。

2、“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的一个字是“异”,突出塞下秋景孤寂荒凉的特点。

3、《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

“异”字是整首诗的关键,统领全部景物,全词围绕“异”字分别写了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等三个方面的景象。“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也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了词人和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无法归家,因为还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这里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的画面:群山绵绵,暮霭沉沉,夕阳西下,孤城紧闭,一派萧条悲凉的景象。早闭的孤城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7、朗读:燕然未勒 / 归无计(勒:刻石记功。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8、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发挥想象,说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传达出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提示:这是要求大家对将士们来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写将士们思念家乡而又无法还乡的惆怅;可以写将士们对杀敌立功,保家卫国,衣锦还乡的向往;还可以写对朝廷软弱的愤懑。)

7、《次北固山下》赏析

一、理解填空:

1、诗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首联叙事         ,中间两联写景  ,尾联抒情 

2、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思考回答:

1、本诗的写景对后面的抒发作者情感有什么作用?

起到了触景生情的作用。江上春气回转的微妙特征反映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也暗含着诗人对流年消逝的感伤。自然的由旅途景色引起乡思,引出以归雁捎书,表达了诗人羁旅愁怀、思念家乡的深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又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景象: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哲理:新的事物总会取代旧的事物,包含着新旧更替的道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三、拓展积累:

1、列举思乡名句两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另写与“鸿雁传书”典故有关的其他诗句

 雁字来时,月满西楼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四、想象描写:

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

潮水涌涨,江水浩渺,两岸显得更加开阔,风顺而且柔和,那洁白的船帆端端正正悬挂着。

8、《望岳》赏析

一、填空

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兼济天下的远大政治的抱负。

3、诗歌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主要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二、回答: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远望、近望、细望、俯视

2、品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3、“荡胸生云,决眦入归鸟”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句子,试作具体分析。

写景: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

抒情:抓住这两个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三、品析字词。

“钟”、“割”两字妙在哪里?

“钟”字,聚集,有拟人意味,写出了大自然的情意;“割”字,分割,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四、联想积累:

写出表达自己理想、志向的诗句两条。

僵卧孤村……尚国为国戍轮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老骥伏拐,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9、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诗人以两位美女“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同时,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二句进行点评。

这两句从一片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的折戟写起。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掉,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引出下句对历史的咏叹,含蓄、委婉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3、怎样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是说: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4、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看出作者怎样的历史观?

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的情感:这两句诗是说,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蕴涵的哲理: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