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

 laomiaozi 2010-04-11
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
李婵
2010-03-15 10:04
 
“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遍布了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真正开始显现,是从孩子上小学以后。”
 
晓荻(化名)的妈妈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初二的女儿始终不愿意到学校上课。为此,她和老公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已经为女儿找了4所可以转学的学校,但每一次都遭到了女儿的拒绝。晓荻的妈妈专程跑到杭州,找家庭教育专家对女儿进行心理干预。
    “这个孩子见了我一言不发。一个小时里,无论我用什么办法,她一句话都不说。”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硕士生导师刘泽文教授说,“从表面看,这是一种厌学。深层次来讲,这个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给予她的选择太多了。于是,孩子不觉得家长获取资源有多辛苦,把一切都当作顺理成章的事情。”
    现在,刘泽文正在考虑通过心理学中的情景设置,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的艰辛、懂得承担责任。他认为,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当,长期累积的结果。
    2月26日,一份《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由全国妇联、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出台科学、系统、全面的指导性文件,在我国的家庭教育发展历程中,还是第一次。
    这份大纲的编制始于2008年6月。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在这一年的年初,妇联发布了对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其中有98%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知识、方法都有着迫切的需求,他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能够“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沟通”、“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帮助家长提高家教能力”等。
    在这份新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以及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灾害背景下的家庭教育,都分门别类地总结了特征,并给出了建议。
    例如,0~3岁的孩子需要多看、多听、多运动、多抚触。这时,需要重视发挥父亲的角色作用,利用生活场景进行随机教育;同时让孩子在爬行、观察、听闻、触摸等训练中获得各种感官活动的经验等。
    当孩子到了4~6岁,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日常交往行为,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做一些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在家中练习社交技巧,积极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养成乐于与人交往的习惯和品质。
    对7~12岁的孩子,父母要重视生命教育。可以带孩子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形成热爱、珍惜生命的意识;抓住生活中的事情,增长孩子居家出行的自我保护知识,以及基本的生命自救技能。
    13~15岁的孩子处于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即青春期。这时,除了父母熟知的性别教育外,需要利用生活的细节,开展伦理道德教育。父母要发挥道德榜样作用,把“修德做人”放在首位。待孩子到了16~18岁,就需要引导孩子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合理规划未来。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文忠长期研究儿童教育。他告诉记者,0~3岁时之所以需要重视父亲的作用,是因为这时孩子处于大肌肉、平衡器官的发展阶段。父亲经常跟孩子接触,可能会带着孩子疯跑、扔高。在这些活动中,孩子能通过大的作用发展平衡器官、大肌肉。而母亲则相对比较精细、柔弱。
    4~6岁的孩子,想象力比较丰富。游戏是发展它们想象力的一个核心任务。这个阶段也是儿童形成性别角色的关键时期,过家家等游戏可以让孩子在男、女的角色上稳定下来。按照认知学研究,2岁以前,孩子头脑中思维的方式以动作为主,行动就是孩子的思想;2岁之后,孩子头脑中开始有了“想法”,脑活动带起了身体的运动,游戏正是把想象和动作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
    生命教育始于7~12岁,王文忠认为,这与这时大量开始的文化课教育有关。小学阶段,孩子开始接触社会,有了社会角色,也有了要完成的学习等任务。孩子的担子忽然重了,而教师对他们的保护也不及幼儿园那么周到了,他们更容易受到伤害,甚至出现了小学生自杀的事件。
    “针对13~15岁的孩子,开展伦理道德教育,我倒觉得这个提法有待商榷。”王文忠说,“伦理道德教育是一项养成教育,应该从幼儿就开始,利用生活细节展开。一个人大部分的生活习惯、个性习惯,在7岁以前就已经塑造了。到中学阶段才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作用不大。”
    “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让他探索自我。生活细节上,如果孩子没有侵犯到别人的利益,父母就不要管。”王文忠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孩子穿奇装异服、留长发、没有洗脸,这些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利益。但父母往往会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于是很严厉地加以干涉,结果引发了冲突。其实,服饰打扮是小时候就形成的习惯。
    王文忠认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更多地是给人一个思路上的指导,很笼统。父母看了会从理性上把握方向,但具体该怎么做,很难从中找出一个具体的方法。
    看过这份《大纲》,刘泽文同样认为,对家长来说,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归类后的指导往往是一些共性的内容,家长明白了道理,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刘泽文经常会应邀到杭州的很多社区学校,给家长们讲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家庭教育的方法。“前几天,有家长问我:孩子的压岁钱该怎么办?孩子希望自己管理、自己花,可家长不放心。还有一个刚上初一的女孩喜欢攀比,看到其他女孩买了新衣服,也想让家长买,家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家长并不缺乏条条框框的说理,他们需要很多具体的方法去解决家庭教育中的个案。”刘泽文告诉记者,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遍布了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真正开始显现,是从孩子上小学以后。
    “我在一些幼儿园蹲过点,幼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都很好。但一进入小学,教育模式就僵化了。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的想法,从小学就开始灌输。每个家长都知道教育体制有问题,但谁都不敢拿自己的孩子来赌。我把儿子的书包放在秤上一称,36斤,从初一开始,都背了三年了。”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家庭教育的内容都被忽略了。加之,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也已接近中年,到了事业上最后一搏的时候,压力很大。这些因素使得家庭教育的问题在这一阶段变得突出。
    发达国家也很重视家庭教育。在欧美国家,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尊重孩子。他们重视社区对家庭的影响,很多家庭也有宗教信仰,有一些家庭教育的功能就通过教会、社区等组织来代替完成了。在我国,社区对家庭教育的功能就远远没有发展起来。
    根据妇联对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中的家长反映,近半数的城乡学校和社区没有建立家长学校或家教指导机构。
    “我们缺失的东西很多。但有一点,每一个家长都很容易做到。那就是不要用二元的价值观去指导孩子,即对孩子言行的评判和要求与对自己不同。”刘泽文认为,没有欺骗地用言行感染孩子,才是让父母、孩子达成共识的“捷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