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章 备教科书的技能——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

 风静雨驻 2010-04-12

第三章 备教科书的技能

——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

【问题导入】

在备课中,教科书扮演什么角色?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书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在备课活动中,备教科书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相对于教师而言,备教科书是一项基本的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从以往照本宣科式的“以本为本”,“教教材”,到今天的“用教材教”,备教科书的技能成为当代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

第一节 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分析

教科书是教材系列中最规范、最具代表性的印刷材料,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最重要的媒介。教科书的使用涉及感悟和理解教科书的设计开发意图,评价与选择教科书,研究和运用教科书等多个方面。

首先,教师理解、研究、分析教科书及课程标准,是借助教科书实现课程目标的首要前提。

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往往具有不同的编写意图和潜在的意向性。教师分析、理解、研究教科书以及教科书编写的基本依据——课程标准,可以更好地运用教科书资源,使得课程实施更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需要,提高教科书的适应性,增进学生对教科书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其次,教科书的选择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如何选择教科书,可以说教师的责任重大。选择教科书则要依据评价的结果作出决策。评价教科书不只是评判纸张、印刷、插图、文字等物理属性和外在内容,更重要的是评价其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结构的编排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不仅要做到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而且能保证学生“学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而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再次,教师要有能力深入研究教科书,并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教科书作为教材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印刷材料,不再是预先规定好的,等待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同时,这种资源的价值只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动态地呈现出来,鲜活地“生成”,离开了学生富有个性的参与和体验,教科书内容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符号。同时,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也是有效完成课程实施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深入研究进而准确把握教科书体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以此为出发点来创造性地开发教科书,使用教科书,使教学过程成为教材内容的持续生成与意义建构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最后,教师能够结合教科书的使用效果,主动对教科书进行评判,积累进一步使用教科书的有关资源。

综上所述,科学地研究、评价、选择和使用教科书,深入分析、整合和开发教科书,就成为教师教科书素养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备教科书的技能

——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

第二节 可用于备课的教科书信息分析

在日常教学中,可用于备课的教科书信息集中表现为合理解读教科书素材,这是创造性用教材教的具体体现,在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一方面,对于课程来说,合理解读(进而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是提高课程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渠道。在倡导现代课程观的今天,解读教科书既不是将教科书作为唯一的“孤本”,视教科书为静态的、必须遵循的根本,也不是完全撇开教科书另行其事——教科书毕竟是专业人员经过潜心研究精心编制的专门材料,业已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因而,如何适度调整优化教科书中的素材,就成为创造性用教材教的关键。

另一方面,追求个人的专业发展是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结合课堂教学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其核心要领,其主要工作包括如何充分利用教科书内容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如何以教科书为起点向外自然延伸、拓展(这种延伸、拓展既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形式上的),立足教科书而不拘泥于教科书……其宗旨在于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教科书解读的常见误区

误区1:仅在直观素材的表面“做文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案例呈现】一幅教科书插图的解读

图1是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周长”一节正文的一个插图

我们在长春市D小学进行的课堂教学现场观察和聚焦式访谈显示:相当数量的一线教师认为,图1仅仅提供了一种活动暗示。

其实,图1不仅蕴含着“引入周长的概念”这个环节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而且暗示周长的概念不能硬塞给学生,需要学生亲身的实践、感受和体验,其中的测量活动如同图中展示的那样,至少可以是用绳子围,用尺子量,这种活动是多样化的,对于不规则图形来说,用绳子围比较好,而对于规则图形来说用尺子量等方法更方便(这就给三角形、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导入埋下伏笔)。

误区2:将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的“隐喻”式呈现方式显性化、成人化

正如许多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其编写特色和意图中说的,“教科书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将过去成人化的‘编写说明’变成与学生亲切对话的‘写给同学们’,将每课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线索提要变成编者与学生真实情感交流的导语”,这些良苦用心都在于将以往的“教材”真正变成“学材”。

然而,在课堂教学的现实中,常常见到将教科书中复杂情景“简单”化处理的现象。例如,通过“游戏如何做更公平”导入圆的概念大约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的事情,简单处理为“直接导入圆的概念”1,2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其实,这种处理的确可能达到表面上接受“圆”的概念的目的,但是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却压缩了,最终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而不知其意。

与此同时,对于本来以儿童特征开发的一些课程内容,如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图形“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情景创设,解读为变换几何中的“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反射变换”和规范的平面直角坐标(x,y),这是典型的成人化、专业化倾向——用成人化的内容、成人化的描述和成人化的格式去解读适合儿童的教科书的直接结果。

误区3:误解生活情景背后的学科含义

这是当前中小学教学中出现的普遍倾向,对课堂教学来说就是“生活化、情景化轰轰烈烈”,但恰恰伤逝了“学科味”。

【案例呈现】 某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的一幅彩图

一块绿茵茵的草地中间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草地上零星地分散着几棵小树,还有一些小白兔正在吃草,小白兔是一对一对(两只两只)在一起的,一共有6对。

这段情景设计的目的在于导入“6对小白兔蕴含了乘法2×6”这一数学内容。但是,如果教学处理仅仅停留在情境的衬托物 (绿茵茵的草地、小桥、小树、小河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迟迟不能转移到小白兔上),教师的引导将不能尽快步入“2×6”的正题上来,对这段教科书内容的解读则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二、课堂教学素材解读的途径

(一)基本方法

1.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直读”教科书中直观素材的编写意图。

这是最基本的问题,每部分内容都需要教师自问:教材编写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内容,其目的何在,对于这节课的整体目标有什么作用,这个题材对我的课堂、我的学生能用吗,如果不能用,改用哪些替代材料更合适……

2.挖掘教科书中直观素材背后的隐意。

例如,教师对前文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图1的解读,不仅以此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独立思考,亲身实践和同伴交流,而且须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总结哪种方法何时最优,为下节课留下铺垫。

3.根据具体教学目标重新组合,再生现有的直观素材。

在小学“矩形周长”这一概念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将教科书中的普通矩形图替换成“一张照片,需要镶一个装饰边框,需要多长的装饰线”,这样更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可行而有效。事实上,在新的课程教材观下,教科书常常蕴含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和编写特色,教科书中的知识也需要师生主动地诠释和转化。同时,教科书文本又是开放的,需要师生在交往互动之中自由地融入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而创造出新的意义,尤其是让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也能参与、修补和重整适合他们自己的教科书文本和课堂教学内容。

这是教育公平的微观体现,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工作。

4.利用教学机智随机生成新的直观素材。

例如,在小学“圆的周长”概念第一节的教学中,几名学生提出把红领巾当作工具,围住圆纸片,测量圆纸片的长度。任课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帮助他们演示其过程,并引导学生自然地提出“如果改用一根绳子,测量效果可能会更好”的推测。随即,大家采用新的方法再测量一次。如此,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有益的生成过程。

(二)合理解读课堂教学素材,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几条基本策略

1.站在课程标准的视角,优化教科书中的素材

事实上,教科书是课程实施中的范例和中介,任课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对其进行选择、补充和适当调整。当然,其基本前提在于充分领会教科书的编写意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备课中时常思考:课本的这一节编得好吗,符合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吗,如果不符合本地本校本班学生实际,我该怎么办,能否改用其他的素材加以优化和更新等一系列的问题。

2.立足学生在本学科上的全面发展,把握机遇,在课堂上随机生成新的素材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心中时时刻刻存有“一切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上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活动引导到经历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内部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的过程上来,将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思考与教师的点拨、引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落实数学教学目标的切实举措。

3.重组教学素材,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教学风格有多种类型:沉稳型、激情型、智慧型……而教学风格的形成常常须要依附特定的素材和组织形式。围绕着自己特定的教学风格有意识地选择、组织教学素材是不可缺少的。其实,教师的教学生涯实际上是自我成长的历程,自己有意识地积累、磨练自己的教学风格,终会零星滴水汇成一股潺潺细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

4.建立科学实用的教科书解读机制,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配套用书在内的教学资源库

例如,采用“个人备课——集体研究——个人调整”的校本教研机制,在充分研读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同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后经过自己的反思和调整,最终形成融集体智慧和个性风格于一体的教学设计。

其中,在个人准备阶段,教师要努力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和重点章节,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关键,理清教材各章节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理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借鉴教学辅导资料,弥补教科书内容的不足,努力做到消化吸收,储存于心。在交流、讨论阶段,集中讨论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教师个人备课的困惑等等。

在集体备课的个人调整阶段,教师常常须要依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设计,进而形成更适合于本班课堂教学的书面教案。
 
 
 

第三章 备教科书的技能

——在备课中如何研究教科书

第三节 教科书文本分析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

备教科书最大的困惑就是误读课堂教学素材。其中,无法正确分析教科书文本,是其中的技术原因。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系统地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

一、教科书文本分析的基本思路

当前,世界各国对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通常是从教科书的社会性和教育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事实上,国家要通过教科书这面镜子反映出自己的形象,要从中看出本国的国体和力量、现实和发展,使它发挥出强有力的宣传工具的作用。

当前,针对教科书开展的研究,不仅针对教科书的社会性,更集中在教科书的教育性上。这两个方面在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应当是分析中小学教科书的重要内容。特别地,对于我国以往的教科书研究过于强调教科书社会属性的分析而言,充分认识教科书的教育性并将之作为教科书的重要属性,是非常难得和值得肯定的。

随着国家教科书多样化政策的实行,一批形式多样、内容各具特色的教科书应运而生。教科书研究开始从宏观地研究教科书的社会性与教育性,开始注意到教科书的内容和结构等。尤其是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学术研究视野的拓展,人们在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对比分析之际,除了对教科书的社会性和教育性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外,还对各版教科书的特色和亮点进行了专门研究,而特色和亮点恰恰是教科书得以生存的根本。同时,只有在比较中教科书的特色才能凸显出来。

二、教科书文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对教科书文本的分析研究,没有绝对统一的方法。人们采用的方法往往各异,因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比较法、内容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主要采用的方法。

(一)比较法

比较法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具体细致地突出事物或事理特征的说明方法。比较的对象可以是同类事物,也可以是不同类的事物,还可以将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要注意寻找事物的不同特征,以帮助人们准确地认识事物。

在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中,人们常常将同一课程内容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借以揭示各个版本的特色和差异,或者阐述一些相关问题(如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的准确性等等),或者将某一版本的教科书文本与其相应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比较,借以分析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吻合程度,或者进行同一年级、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同类教科书的比较分析,借以揭示各自的特点,以便借鉴。

(二)内容分析法

在教科书文本研究中,内容分析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之一。正如前文所述,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和符号载体分析,其研究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