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钦斯基之死
波兰的国家元首,在一个敏感的时间点,因意外丧生在一片敏感的土地上。
这是次意外,相当敏感的意外。人们有理由相信,苏波间的民族纠结,会因这次敏感,而出现更多意外。
波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民族纠结,类似于中国与日本,在血迹斑斑的历史中充满猜疑与对立。卡廷惨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军的高压统治都是波兰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卡钦斯基今次赴俄,是为纪念“卡廷惨案”70周年,为两万多埋身俄罗斯的波兰军人安魂。“卡廷惨案”是波兰与俄罗斯的一个历史症结。1940年,约2.2万名波兰军人在苏联卡廷森林被集体坑杀。苏联人一直嫁祸给德国纳粹,这个谎言直至1990年,时任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时,苏方才正式承认对“卡廷惨案”负全责。
半个世纪来,2.2万波兰亡魂的怨和恨,一直诅咒着卡廷森林,这里成为俄罗斯民间传说中的鬼域。今次,葬身异国数十载不得沉冤的的波兰军人,终于有机会为总统“效忠”一回了。70年前,他们因政治阴谋含冤命丧于此,70年后,他们的总统,因要为他们正名,亦命丧于此。
舆论普遍认为事件不应政治化。但我认为,“不应政治化”的背后,并不仅限于阴谋论的无稽,因为这个意外发生在苏波之间,揭痛了“卡廷惨案”这个历史疮疤,往近里说,更是发生在“俄罗斯模拟演习对波兰发动核打击”之后,而死难者,乃近届波兰总统中,将“亲美疏俄”发挥至臻境的卡钦斯基。
卡钦斯基是位得民心的总统,除却他那扎根民心的童星经历和刚正不阿的反腐作为外,他的政治资本相当部分本来自于波兰人的民族积怨——他亲美反俄。
波兰,在卡钦斯基上台后一直是欧盟国家中反对俄罗斯的带头大哥。如果有一件事可以把所有波兰人凝聚在一起的话,这就是“恐俄症”。无论是在沙俄时期还是苏俄时代,对于俄罗斯的负面情感一直深扎在波兰社会中。
卡钦斯基抓住了这种负面情感,而最终他也在这种负面情感所产生的因缘际遇中丧命。波兰人会怎么想?政治习惯用证据和理论说教,而民族和民生,却很难做到如政治那般僵硬地去逻辑化,民族和民生是个情绪的化的整体,而这种情绪化,正是一个聪明的参选人所能利用的杀手锏。
这对冤家难解。这次空难造成情绪臆断,俄罗斯很难撇清。
波兰总统因“卡廷惨案”意外丧命俄罗斯——普京的善后会很难办。就这几日所发生的莫斯科地铁恐袭案、吉尔吉斯动乱,都是一种势,一种让俄罗斯对东欧采取强硬手段的势,但卡钦斯基的意外,却让这种“势”突然变得很被动。
谁让你70年前欠人家的。 (遇难人员名单:波兰总统卡钦斯基、总统夫人玛利亚.卡钦斯卡娅、前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波兰安全部部长西格罗、波兰中央银行行长斯克日佩克、波兰总统办公厅部长魏雷和、韩特兹力克;总统办公厅负责人斯塔斯雅克、波兰外交部副部长安杰伊、波兰众议院副议长什马伊特金斯基、波兰民族记忆学院院长库尔特卡、波兰奥委会主席、波兰众议院多名议员。波兰军方总参谋长加戈尔、陆军指挥布克将军、波兰空军指挥布拉斯科将军、波兰特种部队指挥巴塔辛斯基将军等共96名乘客和机组人员) ●《解密文件令戈尔巴乔夫“头发竖立”,波兰总统“全身颤抖” 》
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尘封半个世纪之后,终于在1992年10月14日揭开了一层层面纱。于是,关于1940年春苏联内务部在波兰卡廷森林杀害波兰被俘军人、并将罪名按到纳粹德国头上的全部真相被披露出来,引起波兰上下的极大震动。 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是关于卡廷事件的专卷。它开始存放在苏共中央总务部第六处,尔后转归为苏共中央政治局档案,1990年夏转归苏联总统档案馆,存放在克里姆林宫。1991年12月24日由俄罗斯总统接管。 当时,关于密封的档案袋内究竟装了什么文件,除了前苏联领导层中几位核心人物外,谁都不知道。俄罗斯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非经特别批准也无权拆阅。在大部分档案袋上甚至标有“永不开启”的禁令。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他在1991年12月23日阅读过密档第一卷,是在移交总统权力时同叶利钦一道阅读的。 戈尔巴乔夫讲述了这前前后后的情景: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得知戈尔巴乔夫即将向叶利钦交权后,对密档第一卷的命运感到担忧。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事先应当了解密档的内容,因此,总统办公室主任向戈尔巴乔夫报告了情况,并将密档第一卷摆在总统办公桌上。数小时后,戈尔巴乔夫会见了叶利钦。当时,协助戈尔巴乔夫的“苏联改革设计师”雅科夫列夫也在场。 在开启封印看了文件之后,戈尔巴乔夫说,“我们的头发都竖起来了”、“我们无权向波兰隐瞒事实,我们三个人当即认为,不论后果如何,也应向波兰方面通报”、“我对叶利钦说:‘鲍里斯,现在该由你做这件事了’”。 其实,在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在澄清卡廷事件真相问题上,戈尔巴乔夫已经向前迈了一步。他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罪行”,并向雅鲁泽尔斯基转交了一部分有关卡廷事件的档案材料,但密档第一卷却紧锁在总统密档铁柜中。 一年半后,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向叶利钦交权,特地移交了这卷密档。又过了十个月,叶利钦决定将这卷密档的副本转交波方。叶利钦的特使、国家档案馆馆长鲁道尔夫•皮霍亚前往华沙,完成了这一使命。在 至此,前苏联当权者坚持半个世纪的弥天大谎被戳穿。原来,枪杀成千上万名波军战俘的人,不是苏联一口咬定的德国法西斯,而是苏联自己。 密档第一卷内共有三份文件。第一份是斯大林等人签署的 贝利亚的报告详细说明了自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后,被苏联关押在三个大战俘营以及其他营地和监狱中的波军被俘军官及其他人员的人数、军阶、职业和政治态度。报告说他们是苏维埃“不共戴天的敌人”,因此建议按“特别程序”审理,处以极刑——枪决。据此,联共(布)政治局当日通过决定,授权内务人民委员会对报告中所列25700人执行枪决。 第三份文件是1959年3月3日克格勃头目谢列平给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报告。报告核实卡廷惨案中被枪杀的总人数为21857人。报告强调档案馆继续保留这些人的人事档案对苏联和对“波兰朋友”已无必要和价值,而且“一旦泄密,必将危害国家”,因此建议全部销毁。这份文件无可争辩地表明,苏联领导人坚持将错就错,继续歪曲和隐瞒真相。 密档第一卷解密后,波兰总统瓦文萨致信叶利钦,称赞他的“勇气”,并说波俄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已掀开“面向未来,以相互谅解、合作和理解为基础的新的一页”。 波兰报刊也称赞叶利钦做出的“悔罪的姿态”,“其伟大可同1970年12月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英雄纪念碑前的跪拜请罪相提并论”。 但令波兰人不解的是,为什么1992年4月瓦文萨访俄时,叶利钦没有转交密档第一卷,而要选择当年10月俄宪法法庭准备弹劾他时才转交呢? 有人据此指责叶利钦也在有意地拖延和隐瞒,并利用密档玩政治游戏。叶利钦则反唇相讥,说“这个问题不应该问我,苏联应对罪行负责”。他还说戈尔巴乔夫很早以前就看过密档,是他长期“保持沉默”。 【卡廷惨案】 在由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城以西大约15公里、通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公路边有一个地方叫卡廷。1943年4月13日,德国宣布,德军在斯摩棱斯克城以西的卡廷森林发现一座万人冢,里面葬有4400具波兰军官的尸体。这些尸体大部分被用一种俄罗斯的独特方法捆绑着;双臂背后,大衣掀起过颈至头,另一个带子从颈部向背后勒在被绑上的腕部。大部分受害者都是跪着被从后面近距离开枪处决的。德国宣称,这些尸体是波兰军官。他们在1940年德军占领斯摩棱斯克之前被苏军杀掉后埋在该地。而两天后,苏联发表公报称,波兰战俘曾在斯摩棱斯克以西地区服劳役。1941年夏天,苏联部队撤退后,他们落入德国人之手,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卡廷事件(又称卡廷森林惨案)由此得名。 当时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认为,埋在卡廷森林的4000名军官即是1939——1940年在苏联失踪的波兰军官的一部分。 1989年2月,波兰公布关于苏联杀害波兰军官的证据。同年3月22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人联名给苏共中央写报告。报告称,卡廷事件系“斯大林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所为”。报告指出:“正确的说明事件真相,具体责任在谁,这种行动的代价最终将小于因目前的无所作为所造成的损失。”当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就卡廷问题作出了两项决定:一是责成苏联检察院、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外交部等部门在一个月内向政治局提出有关苏联在卡廷问题上的新建议,二是同意波兰方面将卡廷森林处的波兰军官的象征性骨灰带回华沙的请求。同年4月5日,波兰一个代表团专程从卡廷森林取回浸透波兰军官鲜血的泥土,并于当月18日,在华沙无名烈士墓举行了安葬仪式。1989年1月下旬,波兰马佐维耶茨基访问莫斯科,曾专门前往卡廷事件的墓地凭吊了波兰死难者。 卡廷森林惨案就发生在斯摩棱斯克城郊区的原始森林中,现已建为“卡廷纪念地”,波兰政府出资修建了一个造型别致的大门。沿着大门走进去,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俄语说明,这里不但葬有波兰军人,还有那些不愿意杀害波兰战俘的俄罗斯军人。他们被自己的同胞杀掉,也被埋葬这里。纪念地四周是由人工堆起的土台子,其四周都镶有一块块铸铁牌,每一块上面用波兰文写着死者的姓名、出生年月及军衔。每一名死去的波兰军人都十分年轻,几乎都是少校以下军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