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零开始学电脑知识,一步一步到成为电脑知识高手(四)

 nckrqw 2010-04-15

电脑知识之系统进阶篇:


小知识:什么是OEM?
答: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的基本含义是定牌生产合作,俗称“贴牌”。 就是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和销售“渠道”,而生产能力有限,甚至连生产线、厂房都没有,为了增加产量和销量,为了降低上新生产线的风险,甚至为了赢得市场时间,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其他同类产品厂家生产,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这种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即为OEM,承接这加工任务的制造商就被称为OEM厂商,其生产的产品就是OEM产品。
OEM的特征就是:技术在外,资本在外,市场在外,只有生产在内

小知识:硬盘的组成
答: 从物理角度来说,硬盘主要由硬盘的盘片、磁头、传动部件、主轴、PCB底层电路板以及接口等组成。
1)
硬盘盘片
    硬盘在电脑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存储数据,而数据最终是存放在硬盘的盘片上,而硬盘的其他部分都是为其服务的。硬盘盘片一般采用硬质合金制造,表面上被涂上了磁性物质,通过磁头的读写,将数据记录在其中。由于盘片在硬盘中要高速旋转,所以硬盘的盘片表面都十分光滑,而且耐磨度都很高,多为铝合金制作,IBM等公司也使用过其他的材料来制作盘片,如玻璃质材等。通常一个硬盘由若干张盘片叠加而成,目前一张盘片的单碟容量已经达到惊人的133GB,而总容量高达400GB。
  硬盘盘片由于需要高速运转,通常都是密封在硬盘中的,此时如果有灰尘或细小的杂物沾在盘片上,将会对硬盘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我们绝对不要私自拆卸完好的硬盘。
2)
硬盘磁头
  如果我们把硬盘的盘片比喻成记录内容的纸张,那么磁头就相当于写字的笔。硬盘磁头是用线圈缠绕在磁芯上制成的,当硬盘盘片高速运转的时候,磁头能够通过电流的变化去感应盘片上记录的内容。最早的硬盘磁头是读写合一的,但是对于读写两种不同的速度无法取得一个平衡点,于是IBM提出将读写操作分开,这就是之后的各项异性磁阻技术(AMR)。
  和我们用手写字不一样,我们写字的时候笔尖是要接触到纸张的。而磁头在读写的时候虽然和盘片的距离相当近(0.1~0.3μm),但是不能靠在盘片上,这就要求盘片旋转的时候要非常平稳,磁头和盘片的相对距离要保持得当。当硬盘在工作的时候,要尽量不去剧烈晃动它,否则很可能会造成磁头碰撞盘片从而缩短硬盘的寿命。
3)
传动部件
  硬盘的传动部件包括传动手臂以及传动轴,在传动手臂的末端安放了硬盘磁头,进行对数据的读写。当硬盘没有工作时,传动部件将磁头停放在硬盘盘片的最内圈的起停区内。开始工作时,硬盘中固化在ROM芯片中的程序开始对硬盘进行初始化,工作完成后,主轴开始高速旋转,由传动部件将磁头悬浮在盘片0磁道处待命,当有读写命令时,传动手臂以传动轴为圆心摆动,将磁头带到需要读写数据的地方去。如果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硬盘的反力矩弹簧会自动将磁头带回起停区,防止盘片刮伤。
4)
硬盘主轴
  目前硬盘的众多参数中,硬盘转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而转速的高低则由硬盘的主轴决定。目前台式机硬盘的主流转速是7200转/分钟,笔记本硬盘主流转数是5400转/分钟,转速越高的硬盘读写速度也就会越快。但是随着硬盘转速的提升,带来的则是硬盘稳定性下降和巨大的噪声。目前硬盘的主轴都采用了“液态轴承马达”,这种马达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有效避免了由于滚珠摩擦而带来的高温和噪音。同时,这种技术对于硬盘防震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突如其来的震动,油膜能够很好地吸收。因此,采用该技术的硬盘在运转中能够承受几十至几百G的外力。由此一来,硬盘的寿命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5)
PCB电路底板
  在硬盘的反面,是一块PCB电路板,上面有很多的芯片和分立元件,通过这些元器件,我们才能控制盘片转动、控制磁头读写我们需要的数据并通过接口传递出去。在硬盘的底板上,我们需要注意其中三个比较重要的芯片,它们分别是:
  硬盘的主控制芯片。这个芯片在整个底板上块头最大,正方形身材,主要负责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
  缓存芯片。在主控制芯片附近,会有一个长方形的芯片,这种芯片和内存使用的芯片差不多,在这里主要负责的是给数据提供暂存空间,提高硬盘的读写效率。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芯片容量有2MB和8MB,最大的达到16MB,缓存容量越大,硬盘性能越好。
  硬盘驱动芯片。这个芯片也是正方形模样,比主控芯片要小很多,主要负责硬盘的马达以及主轴马达的转动。
6)
硬盘接口
  硬盘的接口是指硬盘和外界的联系方式,这里包括电源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硬盘的工作需要外接电源,IDE硬盘普遍采用的是4Pin的电源接口,接口截面类梯形,有效地防止了接口的反插。另外一种是SATA电源接口,这种接口使用在SATA硬盘上。
  目前最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有PATA(IDE)、SATA、SCSI三种,前两种接口方式主要应用在个人PC上,而SCSI接口则主要使用在服务器领域。
  PATA(Parallel ATA)接口采用的是并行传输模式,该标准由Intel和Quantum(昆腾)公司提出,利用40Pin 80芯的排线连接主板和硬盘,速率从最早的DMA33,DMA66到目前的DMA100、DMA133,并口的速率基本上走到了极限。
SATA(Serial ATA)接口采用的是串行传输模式,Intel放弃了对DMA133的支持,而提出了SATA接口标准,这种模式能够在较少的位宽下获得高带宽,因为带宽=位宽×频率,所以SATA在频率上下功夫,照样能够获得较高的带宽。目前SATA1.0已经达到了150MB/s的速率,今后还有300MB/s的速率出现。由于SATA信号线少,之间的干扰少,所以硬盘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率也会较少,提高了硬盘的工作效率。
SCSI接口的硬盘价格较高,主要使用在服务器和工作站中,部分高端主板也集成了SCSI控制器,目前主流的主板要支持SCSI设备必须购买SCSI卡才行,所以其使用的范围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电脑使用中的几个误区:
1.
正确开关机,养成正常的开关机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在XP操作系统下,按一下电脑开关键就自动进行开机,一直等到完全进入桌面系统前不要进行任何的操作,除非有问题进不了系统,正常情况下都是可以进入桌面的.如果想关机,有些朋友不喜欢按正常顺序,点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那也可以通过再按电脑主机上的开关键一下,电脑会自动进入关机的程序,需要保存的系统会有提示,只有等到主机完全关机后,再把排插的电彻底关闭,在电脑不用的时候,要养成把排插的电彻底关闭的好习惯.
2.
电脑主机在运行中的时候,不要随意踢碰主机和强行断电,主机中其他东西不怕踢碰因为毕竟外面有机箱的保护,但是其中的硬盘就不一样了,因为硬盘在运行中,就是轻微的磕碰都有可能造成硬盘的坏道,而在电脑正常关机后,硬盘的磁头自动归位到”码头”部位,就不那么娇贵了,硬盘出现坏道,如果是逻辑坏道,系统在开机的过程中会自动进入磁盘检测过程,经过磁盘检测没有问题后清除坏道就可以正常使用,而一旦出现物理坏道,系统就没有办法修复,会造成磁盘检测过程中死机或长时间检测不过去的现象,只能用其他软件来进行屏蔽,物理坏道只能屏蔽,不能修复,就是屏蔽,也是短时间屏蔽,坏道会逐步扩散,及早就要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准备换硬盘吧.
3.
PS2接口的键盘鼠标的安装一定要在关机的情况下进行,不然很容易造成主板上键盘鼠标口的损坏.USB接口的键盘鼠标可以在开机的情况下进行热插拔.
4.
电脑不怕用,但是怕长时间不用,不管是品牌机还是组装机,都是用的,只要前期经过长时间的硬件稳定测试后没有问题,一般情况下出现的问题都是软件方面的问题,出现软件方面的问题不要害怕,中毒的杀毒,操作系统有问题的重新安装操作系统,电影MP3歌曲有问题的重新下载,游戏有问题的重新安装.如果长时间不用,电脑就会出现例如风扇长时间不转出现的润滑不畅的现象,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是这样,一直正常使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长时间不使用,等再用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5.
选择CRT显示器的朋友最好把屏幕的刷新率调整为75或85HZ,可以有效的避免屏幕闪烁的现象,而LCD显示器的朋友则最好把屏幕的刷新率调整为最低的50或者60HZ,因为LCD的原理和CRT的不一样,至于屏幕保护功能2种显示器都可以选择关闭,长时间不用,还是关闭掉显示器的电源则最为保险,还省电.
6.
光驱中不要长时间的放一张光盘,这样开机既可以节省检测光盘的过程,还可以有效避免光驱的长时间待机状态,类似于普通家用VCD机,从你的光盘一放进去,里面的机械部分就开始不停的运转了,随时等待你的操作,只有在你退出光盘的时候,机械部分才会完全的停止旋转工作而进入出仓阶段.
7.
下载软件BT是硬盘杀手,现在BT下载软件,电影,游戏已经很普通了,现在的BT软件默认的设置中都会对硬盘的读写进行保守的设置,正常使用是完全可以避免损坏硬盘的,相对损害硬盘来说,其实一款质量差的电源远远要比这种常见BT下载软件对硬盘的损害大的多。

个人出配机单的一点思路:
   本人配机的思路是这样的
  例如一个普通家庭用户,预算最高5000元,要求,19寸液晶显示器,双核CPU,效果好一点的音箱,键盘鼠标普通光电,要个摄像头,首先确定机箱+电源为260元,机箱电源单配,任意的38度空机箱80元,大品牌质量好的电源180元左右,内存选择2GB的DDRII 667,价格为2*140元,音箱选择250元左右的中档音箱.键盘鼠标140元.硬盘没有大的需要,选择160GB 串口硬盘,价格咨询当地为410元,光驱没什么特殊要求就是DVD光驱,价格150元,19寸液晶显示器最后经过购买人的挑选选择三星,1900元,普通摄像头:80元,现在剩余的钱还有:5000-260-280-250-140-410-150-1900-80=1530元,那么这1530元就是3大主件的钱了,平均每样的预算在500元左右,CPU考虑:双核AMD 4000+,价格410元,考虑到用户是普通家用上网,玩游戏,游戏要求不是很高,选择了悍马的主板和采用散热片的8500GT,最后合计的价格没有超过5000元.:首先要准确的知道有多少的预算来配置电脑,然后把相对价格比较明朗的排除,特殊需要的排除,最后剩下的钱是CPU+主板+显卡的钱.硬件中电源是普通用户不太注重的,但是拥有一款好的电源反而是电脑正常工作的最基本条件,别的方面可以省,电源不能省,机箱就是个铁壳子,好坏是不影响电脑性能的.CPU没有假货,只有风扇和散热片存在质量好坏,CPU分走私的水货和正规进口,区别就是享受的质保时间不同.内存只要是品牌内存,尽量选择个便宜的,能通过长时间稳定测试就OK了,不一定大品牌的内存就一定适合你而且还容易存在假货.硬盘没什么说的,看你什么用途,容量从常见的80—250GB不等,型号新的硬盘应用的新技术更多一些,性能更好.硬盘分为串口(SATA)和并口(PATA)两种接口,未来的趋势是SATA硬盘,但是如果经常去别人家拷贝电影的话,还是弄个并口的硬盘吧,要知道SATA接口出来没几年,别人的主板上不一定就有SATA接口.音响的区别主要在价格,通常100元以下是个档次,100-200是个档次,200元以上是个档次,音质方面有明显的区别,键盘鼠标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配置.光驱一般都是配DVD光驱,平时没有大的用途,但是遇到系统瘫痪的时候,就需要用光驱来进行操作系统的维护和安装,所以还是配一个的比较好.主板和显卡的型号比较多,选择的时候要多看网上的相关评测,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首先确定几款主板然后配机的时候临时确定,这2个方面是最不能省的,一定要选择口碑好,大品牌的厂家的产品,网上一般都有报价,跟当地的售价肯定由区别,所以适当的放宽50-100元,本人的意见,买大厂的低端产品不如买2线厂家的中端产品,同一种芯片组,主要看做工.选择INTER的CPU,一般选择采用INTER的主芯片组的主板,选择AMD的CPU,一般选择NVIDIA或者ATI的芯片组,VIA和SIS的芯片组面对的是低端用户或者品牌机,性能虽然也不错,但是要知道显卡的主要厂家都是ATI和NVIDIA的显示芯片,毕竟一个厂家的芯片,兼容性可能更好一些.主板尽量采用标准的大板,而不要采用小板的,对于要求不高而最后3大件的预算过小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CPU+集成显卡的主板,要知道现在的集成显卡已经可以满足普通上网用户的普通需要,这样就可以准确的控制预算.
小提示:现在绝大多数家庭用户都是把电脑放在卧室里面的

所以对于要求不高的普通用户,静音也是很关键的.电脑要静音,首先要考虑电脑中有几个零件在转,CPU风扇,电源风扇,硬盘,机箱风扇,显卡风扇.除了硬盘的声音没有方法完全屏蔽掉,其他的CPU风扇,电源风扇,机箱风扇,显卡风扇都是在配机的时候要考虑好的,主板的主芯片要尽量采用散热片散热和热管散热的,CPU选择发热量小的,普通用户是不考虑超频的,CPU风扇要越大越好,风扇叶子要多,这样在转速慢的情况下出风量还可以满足CPU的散热.电源风扇也是这样,现在的静音电源都是采用12CM的大风扇,可以大大减低风扇运行时的噪音和满足电源的散热需要,当然电源没有一点声音也不是没有可能,TT的有款热管电源,运行完全是零噪音.机箱风扇的目的辅助机箱散热,如果机箱内的温度不高,那就可以不安装,至于显卡,只要在满足自己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静音版本的,比如采用散热片或者热管方式等被动散热方式的.目前据我所知,CPU散热器,显卡,电源都有热管版本的,这样你的电脑在开机后只有硬盘在转,声音当然可以忽略不计了,但是这是要付出金钱的代价的.
小提示:
     1.配机后一定要保存好各种驱动盘.例如主板,显卡等等的原装驱动盘,当系统出现问题需要重新安装驱动程序的时候就能派上用途了,要知道这种原装驱动可能不是性能最好的驱动版本,但是肯定是最稳定的版本,如果一旦丢失,就需要根据主板显卡的的厂家,型号去厂家的官方网站下载相对应的驱动版本,普通家庭用户还是不要随意使用没有经过微软认证过的驱动版本.
     2.驱动程序的安装顺序,有些GHOST安装系统后会自动安装好常见的驱动程序,虽然也可以正常使用,但是有可以因为驱动版本不合适等等原因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建议最好还是采用原装驱动光盘上的驱动程序来进行驱动程序安装.
       安装驱动的顺序一般为主板主芯片组驱动,不管是什么主芯片组,一定能够要首先安装主芯片组的驱动,其次安装最新的DX9.0C(DX9.0C 全称为DirectX9.0c。是微软公司的多媒体技术,很多运行于Windows 环境的新游戏需要DirectX。DirectX包含了对Direct3D、DirectDraw、DirectPlay、DirectSound、DirectInput等显示、声音以及系统的重要升级,是软硬件的接口。最新的版本是9.0C),然后开始正常安装显卡的驱动,最后是周边设备,例如网卡,声卡等等的驱动程序.

3.XP操作系统的正版验证破解,复制下列文字(蓝色文字部分)保存为*.VBS后双击运行,就可以破解XP操作系统的正版验证,这下上网升级补丁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ON ERROR RESUME NEXT

Dim VOL_PROD_KEY
if Wscript.arguments.count<1 then
   VOL_PROD_KEY=InputBox("本程序将自动替换你当前 Windows 的序列号,通过微软验证完全正版。"&vbCr&vbCr&"序列号(OEM版无效,默认版本为 XP VLK):","Windows XP 序列号自动更换器","MRX3F-47B9T-2487J-KWKMF-RPWBY")
   if VOL_PROD_KEY="" then
     Wscript.quit
   end if
else
   VOL_PROD_KEY = Wscript.arguments.Item(0)
end if

VOL_PROD_KEY = Replace(VOL_PROD_KEY,"-","") 'remove hyphens if any

for each Obj in GetObject("winmgmts:{impersonationLevel=impersonate}").InstancesOf("win32_WindowsProductActivation")

   result = Obj.SetProductKey (VOL_PROD_KEY)

   if err = 0 then
      Wscript.echo "OK!去微软验证吧GOGOGO~."
   end if

   if err <> 0 then
      Wscript.echo "替换失败!输入的 CD-KEY 与当前的版本不匹配。"
      Err.Clear
   end if

什么是内存双通道?
答:随着高端处理器的推出,处理器对内存系统的带宽要求越来越高,内存带宽成为系统越来越大的瓶颈.内存厂商只要提高内存的运行频率,就可以增加带宽,但是由于受到晶体管本身的特性和制造技术的制约,内存频率不可能无限制地提升,所以在全新蹬内存研发出来之前,双通道内存技术就成了一种可以有效地提高内存带宽的技术。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只要更改内存的控制方式,就可以在现有内存的基础上带来内存带宽的提升。从理论指标来看,双通道内存技术具有相当的优势。双通道DDR400的理论带宽为6 4GB/s,和英特尔的前端总线为800MHz的P4处理器及i865、i875芯片组完全匹配。前端总线为800MHz的P4平台选用双通道DDR400,与双通道的内存控制和管理机制及高带宽有很大关系。
双通道内存技术原理?答:双通道内存技术其实就是双通道内存控制技术,它能有效地提高内存总带宽,从而适应新的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处理的需要。双通道DDR有两个64bit内存控制器,双64bit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等同于一个128bit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
双通道体系包含了两个独立的、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两个内存控制器都能够并行运作。例如,当控制器B准备进行下一次存取内存的时候,控制器A就在读/写主内存,反之亦然。两个内存控制器的这种互补“天性”可以让有效等待时间缩减50%,因此双通道技术使内存的带宽翻了一翻。它的技术核心在于:芯片组(北桥)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RAM可以达到128bit的带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