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四明史氏家族

 抱珠山房 2010-04-16

南宋鄞州史氏家族,一般也被称作“南宋四明史氏”,在南宋短短的百余年间从一个普通人家发展成名门望族、冠簪门第

南宋只有短短的一百五十年,史氏家族也仅是经历了师、水、弥、之、卿、孙六代人
却出现了父子同进士、兄弟同进士、三代同宰相的盛况
至今宁波民间仍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满朝文武,半出史家”的民谚流传
三宰相——史浩、史弥远,史嵩之,祖孙三代为相,掌权时间占南宋朝代的90%之多,也让史氏家族成为南宋最大的名门望族;
五尚书——史弥坚-兵部、史宅之-户部、史岩之-吏部、史宇之-工部、史宣之-兵部
七十二进士——呵呵,写不下了,就去这里看吧)

——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那我就用一句话一件事,说说史氏家族的一些著名事迹吧

史氏家族第一位宰相史浩,家贫苦读,位极人臣,为太子师
他竭力举荐人才,著名的有陆游、朱熹,还有杨简、陆九渊、叶适、张浚、张涛、辛次膺、周葵、王十朋等人
上任宰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岳飞昭雪,并将一些贬谪至死的主战人士平反
(其实史浩两度为相,累计在位仅有13个月,足以说明做官为民为国不在于时间长短)

并著有《尚书讲义》、《周官讲义》、《仙源类谱》、《鄮峰真隐漫录》
史浩制定的《忠定王家训》,就是著名的史氏家族“八行垂训”:孝、友、睦、姻、任、恤、中、和
他为还母亲心愿,在东钱湖建小普陀,并建无量寿庵,为佛教禅宗的传播作出贡献(可惜我不信佛)

史弥远为史浩之子,官至右相
有人说他对金采取屈服妥协的政策,对南宋人民则疯狂掠夺
也有文史专家从南宋的极品积弱出发,赞他苦力维持朝政
(为相26年,辅佐南宋两代皇帝)

史弥远之兄史弥大,官至礼部侍郎、太子侍读
史弥远之弟史弥坚,官至兵部侍郎,去世后宋宁宗追谥为“忠宣”,并赐世忠寺为史家家庙及家族墓葬区

史守之为史弥远之侄,与叔不和,朝廷屡次征召他出仕,史守之均辞不就
中年隐居家乡月湖,闭门藏书讲学,为当时一大藏书家

史嵩之与史守之为兄弟,不喜朱学人士迂缓陈腐,为武将(他是史氏家族第三位宰相)
他一生耿直,在当时就颇受士大夫盛赞,对军事有远谋亦有才干
身为名门之后,亲自请求到最危险的前线带兵打仗,出身入死,豪气干云

东钱湖畔的南宋石刻群其实就是史氏家族的墓葬遗迹

【附表——南宋四明史氏家族世系表(简化表)】


|
   


(注:史诏非相,这里是一个失误,史诏的红色表示链接)

相关连接>> 超级无敌巨详细的【史氏家族世系表】

【关于东钱湖畔南宋石刻群研究价值的简略说明】
中国历代的石刻造像精品一般都集中在皇家陵园和佛教石窟,但是南宋却是例外
因为偏安江南的南宋帝王渴望北归祖坟,所以在绍兴的皇陵十分简草,没有石刻倚仗,成为中国帝王陵寝石刻史的一大缺失
所以作为南宋第一望族的东钱湖史氏墓道石刻的发现,填补了这个空白
并且,东钱湖南宋石刻群保存之完好、分布之集中,做工之精美,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在我国尚属唯一

浏览更详细的介绍>> 【南宋石刻公园官网】 宣传片(42.6M)

【参考文章】
中国历史上的罕见家族评《南宋四明史氏》
老成谋国的南宋宰相史浩
为岳飞平反的南宋丞相——史浩
(其他资料可以点击文章中的相关链接查看)

【泪亦寒的相关文章】
[宁波.东钱湖] 霞屿寺(小普陀)图记
[宁波.东钱湖] 泪亦寒揽胜东钱湖 - 名人篇
[葬入西湖的亡魂] 岳飞
泪亦寒 八月十六的中秋祝福

PS:
2007年10月19日 再一次考证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