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章及图片转贴。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小李和小王从学生时代就认识,多年来一直保持连络,假日时也常聚在一起消磨时间,有一天早上,小李突然打电话给小王:「小王,明天我丈母娘又要来了,我下午要上班,你也知道,我要偷溜出去不容易,你公司要偷溜出去较容易,你明天下午可不可以帮我去松山机场接她?」 小 王心想:「松山机场那边,坐公交车很方便,坐公交车就好了,如果她怕坐公交车太累,坐出租车也可以呀,反正机场离你家没多远,又花不到多少钱,而且你要上班,我 就不用吗?上次我已经帮过你一次,怎么这次又来了。」小王心里是十二万分的不愿意,但想到要拒绝小李,就是说不出口,最后还是摸摸鼻子的去帮小李接他的丈 母娘。送完小李的丈母娘后,小王心里还是十分不舒服,甚至感到愤怒不已。之后,小王每次遇到小李,总是不自觉的想起那件令他不愉快的事,他与小李的友谊, 也在无形中变质了。 您 像上述的小王吗?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常常不断委屈压抑自己去配合他人,让您和他人的关系不知觉的建立在矛盾冲突上吗?于是,和对方接触越频繁,自然内 心的愤怒就越积越多,越是知觉到自己内在的愤怒,就越不自觉得害怕,于是越是压抑,因害怕自己哪天万一控制不住时,会有如火山爆发,一发不可收拾,但愤怒 越积越多,最后终于无法控制,以歇斯底里的形式爆发出来,但没想这种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反而让对方觉得自己爱抱怨及无理取闹,于是就更加证实了自己当初的 想法: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是不应当的。于是又开始压抑自己,迎合对方,自己内心的愤怒又开始越积越多,直到有一天自己无法承受时,又再度爆发,于是自己和对 方的互动模式就不断的陷入此循环中,无法自拔。 当您和他人互动关系令您感到愤怒时,您得停下来想想和对方的互动模式是否出了问题,因为愤怒是讯息,它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之一,当您感到愤怒时,可能代表是我们和他人的互动模式在某些地方出了问题,如我们感到受伤害了,我们感到权益遭到侵犯了,我们的需求没有被好好的满足,我们实际付出的已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善 用愤怒当做您和他人互动的警讯,看看您的信念、价值观、欲望、是否在与他人互动中中被迫妥协,哪些是您真正接受的?那些是您假装去接受的?重新思考您的信 念、价值观、欲望,以它们为依据,在不危害他人及自身安危及符合社会规范下,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原则和方法,调整自己和他人互动,坦诚及非情绪化的表达自己 的感觉,维护及争取自己的权利。 当您打算以不同方式打破和他人旧有互动模式时,需做好下列准备: 一、先仔细想想自己要采取的新立场。若您对自己欲采取的新立场未有充分的准备或只是一时兴起,结果将会完全失策。 二、采取的新立场时,您必然会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孤立及焦虑,因此您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因应及忍受他人对您新立场所采的激烈反应。 三、互动关系的改变需要时间,改变的过程中他人也会不断地试探您的决心,因此您需要极强的决心及毅力去坚持自己的新立场。 让我们开始活出自己,以自己独特的原则和方法,和他人互动,开始试着去接受某些您自己已选择,但别人可能不喜欢的事,一旦您能面对他们,您就开始拥有自我。 (作者陈怡群为台北医学院附设医院精神科临床心理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