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 红 尘

 武汉老翁 2010-04-19
醉 红 尘(相识相知)

  本页面已被访问 8492 次

醉 红 尘

文/编辑:优秀真诚

跟许多朋友聊过关于生活的话题,感觉冗长无聊,陷入了

一种为生活而生活的怪圈里。快乐、理想这些字眼对他们来说已是

遥远而模糊的词语。然后,我就在想,人到底为什么而生活?

或者说,如果生活是这样子,那是我要的生活吗?从而不可

避免地想起了关于理想,关于人生的话题,我想到了曾扮演林黛玉

的陈晓旭在记者采访她时说的一番话。

陈晓旭说:“我的人生目标是:在我寿终正寝之前,能够把人生

真正地想清楚、觉悟。”“希望生活尽快过去,像流水一样,然后进入

一种特别平静的状态,看书写作,亲近自然。我希望现在就过老年人的

生活,希望过我爸爸妈妈那样的生活。”

这些话,让我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想想,自己的人生

理想是什么呢?结婚、生子、死去。人生无非如此,而就算是不甘

于平淡,非要去折腾一番,也许千帆过尽,像晓旭那样,该有的都有

了,才会去顿悟人生,归于平静。

而在名、利、婚姻都没有的时候,我们总不甘于平淡的。哪个人

年轻的时候不曾是雄心壮志?只是在反复的努力与失败后渐渐承认命

运的强悍,个人的渺小,而渐渐归于平静。只不过这样的平静,只是

一种被动的无奈,无奈后的颓废。

佛家喜欢讲――看破红尘。有时候觉得好笑,想来楼台庙宇,也不过是

人世间存在的一种建筑,尼姑僧道,亦不过是凡人一个,出世入世,原不

过是一种思想,本就是存在于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又何谈脱离红尘。

后来就想起了那首著名的诗。说是佛祖要传衣钵,遂令众弟子做一首

诗来看他们的慧根,其中一弟子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此被佛祖认为有大慧根,传以衣钵。

出家与不出家,原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已。出家,只不过是

向世人宣告,我心中已无功名利禄,不贪恋俗世温暖。倘若一个人

心中真无功名利禄,了无牵挂,又何必在乎这样一个形式。结婚,

也不过是为了给内心找到一个归属感何安全感。

曾对朋友讲,不想过那样日复一日的生活,想选择一种在路上的

生活方式。朋友讲,其实那不过是精神空虚的另一种表现,因为在平常

的生活里找不到灵魂的归属感,而以另一种方式来寻找而已。

当一个人能够找到使自己内心平静和快乐的方式,婚姻,单身,在路

上,亦或是功名利禄,出家….其实又有什么重要呢?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尘埃。内心本已安全平静,又何必在乎给心安上一个什么样的形式呢?

我们要经常告诉自己:要快乐,连日的阴雨终于过去,柔柔

的春风吻上脸庞的感觉真好!心情也跟着和煦的春光明媚起来!

人生是一段有去无回的旅程,快乐也过去,忧伤也过去,

最终,我们什么都无法握住手中因此,何不快乐生活呢?!真的,

快乐生活,过好每一天!

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着尘,

只有香如故。历寒冬而意不改,经冰雪而志坚争。魂清疑向斗边

来,梅花多处截春归。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而是为了拥有一份真实和美丽不己

物为喜,不已物己悲。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一份淡然和从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