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湿度多少利于健康。 湿度是空气干燥或潮湿程度,气象上通常用相对湿度描述。它是以大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大气中若没有水汽,相对湿度为零;当大气中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相等时,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已经饱和,相对湿度则为100%。因此,相对湿度的百分数越大,表示空气湿度越大。
湿度与工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比如,在夏天漫长、湿度较大的南方,建筑设计必须考虑通风、防湿、防潮等,使穿堂风或转角风能徐徐吹来,排除室内的湿热空气。因此,几千年来形成了“西南防湿建竹楼”等各具特色的气候型建筑风格。 在现代城市建筑中,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地下建筑也纷纷上马。地下建筑小气候特别是湿度的调节和控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湿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为人体只有通过热代谢和水盐代谢才能维持生理平衡。比如,在炎热夏季,人体主要靠出汗、蒸发散失多余的热量以维持37度体温。当空气湿度较小时,空气容易吸纳来自人体的水分,使之正常蒸发散热;而当空气湿度较大时,人体出汗蒸发受阻,体内多余的热量难以及时排出,人就感到闷热难耐,甚至中暑。
另外,高温高湿天气还会使人心烦意乱、急躁、冲动,甚至行为失常;高温高湿还会引发红眼病大流行等。湿气的侵入,还是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及腹泻、水肿、食欲不振、胸闷、困倦、四肢酸楚等症的罪魁祸首。
我国科学家研究指出,人体在气温18-22度,相对湿度在50%左右最舒适;当气温为26度,相对湿度达90%时,人的感觉温度犹如气温32度,相对湿度20%时相类似;而当气温高于36度,相对湿度在50%以上时,中暑人数就会显著增加。可见,高温高湿的综合作用,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提醒朋友们注意防范。
下面再转载一篇文章:
空气湿度与人体健康 陈三斌 (2000.12.22) 空气和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的含量,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湿度。空气中的湿度大小,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