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是吉祥的意思,吃法有两种,一是煮,二是烤。 “美”字是以“羊”和“大”组成的会意字,“大”表示健康强壮的男子,或者是以“大”为“美”的意思 “羊”的美有4:1、体态优美,2、味道美,3、温暖,4、物物交换的愉悦 “羡”字在小篆里,下面部分是三点水,上面是羊,下面是是水,馋涎下滴的意思,想吃。 “羞”字在小篆里是一只手持着羊(肉),大概是独食美食而羞愧。 “群”表示很多羊聚集在一起,而“君”表示头羊 “羔”并不特指小羊,表示的是把“羊”放在火上烤。 “养”,手持鞭赶羊,放牛则为“牧” “羌”,以“羊”为图腾的民族,而“姜”是羌族女人的意思。 二、 臭狗屎与香肉 “犬”是轮廓造字法。即线描勾勒。观察“犬”的甲骨文,得横过来看。“犬”的发音来自小狗的“拟声语”。把“犬”叫着“狗”是因为人们把弯着的东西称作“钩”,弯曲的东西连在一起便叫“勾搭”,公狗和母狗交配的时候,上古的人不由自主的发出了“钩住了”,就这样人们创造了“狗”这个词语。 “狱”,在金文里,两边是各是一只狗,中间是一个言字,表示两只狗争叫时候的叫声,由狗的嘶咬延伸表示诉讼的意思。另外一层意思是不仅监狱也需要用犬来看守,旧时,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寻常百姓家都用狗来看院。 “狄”是饲养红色狗的民族。 据说古人吃香肉(狗肉)只吃身上有红色的。 “献”表示把最好的狗肉奉献给祖宗神灵。在甲骨文里左边是一个大口的“鬲”,“鬲”是古代三条腿的锅。右边是一个“犬”。 “犹”是“猶”的简体字,狗喝醉的样子。 “厌”是由四部分构成的,厂、口、月、犬。厂是翻转玩的意思,其他三部分是狗嘴里含着一块肉。 “哭”和“笑”的解释我觉得最有意思,我想在孩子们哭和笑的时候讲给孩子们听的时候那种感觉会很妙的。 四、家中有一头公猪 读到了第四章,慢慢地竟然喜欢上了这本书(刚开始阅读就如嚼蜡),书中用故事解读文字,在每一个汉字的背后竟然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如这个“家”字,不联系母系氏族社会,是很难理解的。“家”的下面部分是“一只公猪”,作者从云南纳西族的婚姻中找到了答案,“认其母不认其父”,古时候的男子不请自来,黎明时悄然离去,这又与野公猪的作为惊人的相似,古代先人创造这个字,给我们流下了饶有兴趣的密码。 “剧”是老虎和猪的搏斗。 “毅”则是野猪被套上了俘虏人的械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