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缆中的EMI共模电流是如何产生的

 chuanshaoke 2010-04-21
电缆的辐射问题是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90%以上的设备不能通过辐射发射测试都是由于电缆辐射造成的。在实际中经常发现,当将设备上的外拖电缆取下来时,设备就可以顺利通过试验,在现场中遇到电磁干扰现象时,只要将电缆拔下来,故障现象就会消失。这是因为电缆是一根高效的接收和辐射天线。电缆产生辐射的机理有两种,一种是电缆中的信号电流(差模电流)回路产生的差模辐射;另一种是电缆中的导线(包括屏蔽层)上的共模电流产生的共模辐射。电缆的辐射主要来自共模辐射。共模辐射是由共模电流产生的,共模电流的环路面积是由电缆与大地(或邻近其他大型导体)形成的,因此具有较大的环路面积,会产生较强的辐射,其形成原理已在第2章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各种辐射驱动模式,即电缆上的共模电流产生的原因有:
(1)信号回流路径阻抗较高,使信号回流的电流经过回流路径阻抗时,产生压降,该压降成为共模电压,而且正好在电缆与大地(或邻近的其他大型导体)之间,导致共模电流。

(2)差模电流泄漏导致共模电流。即使电缆中包含了信号回线,也不能保证信号电流100%地从回线返回信号源,特别是在频率较高的场合,空间各种杂散参数为信号电流提供了第三条甚至更多的返回路径。

(3)电缆与大地之间形成的寄生回路,通过磁耦合的方式感应到电流,成为共模电流。

上述三种共模电流虽然所占的电流比例很小,但是由于辐射环路面积大,辐射是不能忽视的。因此不要试图通过将电路与大地“断开”(将线路板与机箱之间的地线断开,或将机箱与大地之间的地线断开)来减小共模电流,从而减小共模辐射。将电路与大地断开仅能够在低频减小共模电流,高频时寄生电容形成的通路已经阻抗很小。共模电流主要由寄生电容、寄生电感产生。当然,如果共模辐射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低频,将线路板或机箱与大地断开会有一定效果。从EMI共模电流产生的机理(第2章描述)可知,减小这种共模电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将信号线与回线靠得越近,则差模信号电流与回流产生的各种寄生效果相互抵消。按照这种方法来避免电缆辐射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使用同轴电缆,由于同轴电缆的回流电流均匀分布在外皮上,其等效电流与轴心重合,因此,回路面积为零,几乎too%的信号电流从同轴电缆的外皮返回信号源,共模电流几乎为零,所以共模辐射很小。另一方面,由于差模电流回路的面积几乎为零,差模辐射也很小,所以同轴电缆的辐射是很小的。对于高频信号,用同轴电缆传送可以避免辐射。这也与传统上用同轴电缆传输高频信号,以减小信号的损耗的目的具有相同的本质。因为信号的损耗小了,自然说明泄漏的成分少了,而这部分泄漏就是电缆的辐射。减小这种共模电流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减小差模回路的阻抗,从而促使大部分信号电流从地线返回时,产生的压降几乎为零,即线路板的地线噪声为零,自然共模电流也为零。这里的线路板的地线就是信号的回流线,因此,地线上的两点之间必然存在电压,对于高频电路而言,这些就是高频噪声电压,它作为共模电压驱动电缆上的共模电流,导致共模辐射。第5章中关于地平面阻抗的讨论时提供的各种减小地线阻抗的设计方法,可以用来减小地线上的噪声,从而减小共模电压。如果在实际产品设计中,地平面阻抗控制失败(实际上地平面阻抗控制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随着电路板密集程度的提高,控制难度还随之增加),那么有一种补偿的方式就是在产品的I/O端口将“0V”通过零阻抗(意味着连接部分的长宽比等于1°或360°搭接)接地,并将I/O信号通过Y电容接地,当然接地点必须是“干净地”。所谓干净地就是这块地线上没有可以产生噪声的电路,因此“干净地”上的局部电位几乎相等。如果产品外壳是金属的,则“干净地”就为金属外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