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菱鲆循环水养殖成套设备简介

 LXD6969 2010-04-22

大菱鲆循环水养殖成套设备简介

近年来,随着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了大菱鲆养殖业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国内大菱鲆养殖大棚超过3000个,养殖面积达2500,000m2。但随着该产业的发展,几个突出的矛盾日益影响和制约着大菱鲆养殖业的发展,一是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地下井水水位越来越低,水量越来越少,水井越打越远,因井水枯竭而造成大棚废弃的情况已经出现;二是自然海水温度日益和深井水温度接近,冬天水温低于10℃,夏天温度高于23℃,严重影响大菱鲆的正常生长,病害频发,养殖风险加大;三是养殖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商品鱼销售价格不断下降,养殖业主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开发和生产应用,有效缓解了上述问题。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的支持下,消化吸收了国外各类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技术特长,开发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水养殖水处理设施设备,有效克服了工厂化养殖水处理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不易管理的缺点。该系统集去除固体废弃物、去除水溶性有害物、杀菌消毒、增氧、水质测控于一体,使养殖排放水能够得到二次循环使用,这不但大大缓解了地下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状况,减少了排放污染,而且增加了养殖密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工艺和设备的实际水平而言,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水平,而售价仅为国外产品的1/101/20
针对大菱鲆养殖企业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出一套经济适用的部分循环水处理方案: 设备特点:a.工艺成熟,产品经济适用,水循环率50-60%,处理水量可达50/小时。b.降低取水成本30-35%,是提高收入、降低成本的良策。C.水中溶解氧提高12%以上,接近饱合。 
示范工程:以一个典型的单体养殖大棚水处理系统(部分循环)为例:
典型的单体养殖大棚水池数量:5.5×5.5米水池32个(处理量30M3/H  
系统组成:1、初沉池(集水池)2、砂滤器3、蛋白分离器4、臭氧发生
5TRO去除装置6、管式增氧装置7、水(气)泵8、各种型号的阀门及管件。
前后经济效益比较:
  较项   取水成本元/ 电费万元/ 水资源费万元/ 打井数 打井费用万元 投入用水的资金(万元/年) 总节省资金(万元/年)
没做循环水时 ~0.43 ~19.2 ~1.2 ~6 ~2.1 ~22.5 ~8.45
做循环水后 循环水工程 ~0.11 ~2.8 0 0 0 ~2.8 
 
打井 ~0.43 ~9.6 ~0.6 ~3 ~1.05 ~11.25 
水质情况:处理后水质指标为:NH4+—N≤1.6mg/LCOD≤5mg/L DO≥7.0mg/L。做循环水工程的第一年即可收回投资,第二年开始每年比打井节省8万元,效益显著。此外,由于溶氧增加养殖密度提高、鱼病减少、鱼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而带来的综合效益也非常明显。
该系统在山东烟台、莱州、海阳、昌邑,辽宁葫芦岛,江苏赣榆等10余处都已成功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用户好评。
晏发勇    13061368259 
   真:  0532-56613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