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用光的技巧32

 小雅九如 2010-04-25
2010-04-25 14:43:22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6702ad3f0100hwtn [查看原文]

3.利用现场光的经验

利用现场光的经验现场光是创造性摄影的最佳基础。由于较为暗弱的现场光线,较一般光线更为生动,更能增加摄影图像的效果,因此,不少专业摄影师在摄影时,都乐于采用现场光。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就曾用他的莱卡相机发挥现场光的魔力,获得了声望。

   “只用现场光和尽可能不干涉拍摄现场的方法,是来自于我对镜头所面临的形态、光线和现实的尊重和热爱。”布勒松在他写的《决定性的瞬问》一书的序言和最

   后一段里,特别阐述了他的这一信念: “在我看来,摄影是在若干分之一秒中,同时认识到一个事件的重要意义,并找到恰当表现这一事件的准确的结构形式。

   “我认为,通过生活实践,在认识影响着我们并受我们影响的周围世界的同时,也认识了我们自己。必须在这两个世界之间,即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和我们的外部世界之间,建立起均衡来。由于它们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这两个世界终于形成了一个世界。这就是我们要表现的那个世界。但是,这只是涉及到了照片的内容方面。对我来说,内容和形式是不能分开的。所谓形式,我指的是外形、线条和明暗对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严密的结构。正是在这个结构中,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才得以具体深化并表达出来。在摄影中,视觉结构只能来源于训练有素的直观感觉。”

   在回答“遇到现场光线实在太暗而无法拍照的情况下,是否要改变现场光线”的问题时,布勒松说道s“过去,当我接受了一个拍摄肖像的任务时,有时候不得不在房间对面的角落里对着天花板安放一只泛光灯,来加强现场的光线。然而,使用目前的胶片和显影剂,我几乎用不着加强现场光。当然仍然有些由于光线太暗而无法拍摄的情况,但是,就我的拍摄思想来说,我宁愿放弃这幅照片,而不愿用像太阳那样呆板的闪光灯,以致破坏了现场的气氛和真实感。”

   英国摄影家艾莉森·特拉普摩尔指出:“只有当你开始从现场光的角度来看待室内、室外及晚上发生的景象和活动时,你才会感到现场光为真正创造性的摄影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现场光摄影遇到的主要问题,往往是由于照明强度低和反差过大所致,而且反差越大,物体的线条和形状对于图像的效果影响越大。因而,特拉普摩尔认为,现场光摄影时所取的题材本身必须是极为生动有力的,这时只要小心地操作相机,就能使摄影者克服上述问题并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镜头的口径对现场光摄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拉普摩尔认为:“高速镜头(指大口径镜头)占有肯定的优势。优质的F1.4或更好的F1.2镜头,即使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清新的效果。”然而,摄影家皮尔斯却认为:“从事现场光摄影,不一定非得配有大光圈镜头。F1.8或F2的普通镜头,能使你拍摄出好照片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用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或中焦远摄镜头(90mm一135mm),就能拍摄出好照片来。”但由于大多数远摄镜头最大光圈为F3.5或F4,因此,当光线很暗的时候,其速度就嫌慢了。

   快速胶片是现场光摄影成功的首要条件。一般标定速度为ISO 400/27。的胶片,—往往可以强迫冲洗到IS01600/33。甚至ISO 3200/36。。增感冲洗所产生的变粗了的颗粒,能更加烘托出现场光的环境气氛。新的1501000/31。或更高的彩色胶片,更是大大增加了在昏暗条件下拍片的机会。

   特拉普摩尔指出:“如果你还想取得精确的色彩还原,那么,所使用的胶片的彩色平衡,只要与照明被摄体的光线种类相匹配,就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薄暮时分拍照,则可用与日光平衡的胶片来获得真实的效果。如在深夜拍摄集市和剧院,或用人造光来拍摄普通照片,则宜采用与钨丝灯光平衡的柯达爱克塔克罗姆160,胶片。通常标定速度为150160/23。的胶片,如果加快速度,可强迫冲洗到IS0320/26。,也不会给影像颗粒带来不利影响。必须记住,强迫冲洗将会影响到整卷胶片,因此在拍摄时全部画面都应当用加快了的速度。”

   然而,并非总能选择适合于每一种光线环境的胶片类型以取得准确的色彩。事实上,一部分摄影家喜欢用不对路的胶片以取得不落俗套的效果。这里,另一种取得准确色彩的方法,是在相机镜头前加上一个补偿滤光镜。

   特拉普摩尔认为,现场光摄影的最大难点,是正确估计曝光。他指出,在许多情形下,单镜头反光相机上的自动控制系统,会指示出光线不够。这实际上是没有足够的光线可以记录被摄体的整个色调范围,而不是不能记录处于昏暗光线以上的强光和中间色调。如果靠近被摄体测光时,强光的读数很可能会在曝光表上显示出李。如果离被摄体不能再近一些时,可对着自己的手背测量读数,再根据读数计算出曝光时间。如果认为这一方法不可靠,则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曝光时间多拍几张,这是在没有把握的光线条件下,保证至少有一张成功的照片的最佳方法。利用现场光摄影,如果曝光时间长于1/60秒,拍摄时则需要保持相机的稳定,以避免出现模糊晃动的影像,此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或就近找一个合适的依托物。摄影家皮尔斯认为,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拍摄,还有一个优点,这就是有可能延长曝光时间,以去掉画面上一些迅速移动的物体。如果相机前面有人走动,不妨设法缩小光圈,进行长时问曝光。这样,除非有人站在镜头前不动,他们一般不会被记录在胶片上。在这种情况下,曝光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对于进行真正的长时间曝光来说,如果偶然有人站在相机前面停下几秒钟,不妨盖上相机镜头盖,等人走开后再继续曝光。如果你故意要在人多的地方从事这种摄影,那么可以考虑使用较慢速的胶片,以能进行长时间的曝光。

   美国摄影家F·亨勒常喜欢在作品中追求自然光效果,因此,他也几乎总是利用现场光拍摄。他指出:“利用现场光并不意味着要把每一件你看到的物体都拍进画面。为了照片的效果,你并不是每件东西都需要。例如,当你和一些有趣的人坐在一起时,有趣的可能是人们的面部表情,而不是桌子和周围的环境。利用当时的现场光,你可以强调面部,而使别的物体都暗下来。不必担心作品中出现纯黑的部分,如果这些纯黑的部分有用的话,也是必要的。”

    人们通常所谓的“现场光摄影”,首先指的是室内摄影。亨勒认为,使用现场光实际上可以使室内拍摄更容易进行,而不是更困难:“一个原因是你不至于由于设备过多而影响被摄者。过多的光线会产生一个纯粹是人工环境的效果,这一点在作品中往往显露出来。”

   亨勒指出:“现场光拍摄技术是个法宝,它可以使你拍出适当的心理状态来。就实际技术而论,最重要的是了解你的工具,掌握好你的拍摄时机。你必须动作迅速,即使是决定曝光时间也是如此。有些业余爱好者似乎容易犹豫不决。你可以根据光线的总亮度迅速决定一个基本曝光时间,然后立刻拍摄。如果没有把握,最好曝光过度一点。一张曝光过度的底片还可以挽救,而一张曝光不足的底片可能会太薄,便无可救药了。 “利用现场光拍摄可以产生许多种效果。有侧光、顺光,也有逆光。当你不能让光源位于你的背后或头上时,不要犹豫,利用墙壁和地板的微弱补光,也可以拍出剪影效果的照片来。 “在利用现场光拍摄时,虽然我们不能移动光源,但我们可以移动自己,或是移动被摄体。" 

4.阴影的利用

正如英国摄影家弗兰克·赫霍尔特所说:“生活中的一切,无非是光和影,当你看到一束光线从窗户射进.你要立即想到其阴影,两者不是独立存在的;”

   既然摄影是“用光作画”,因而光线照射不到的阴影,必然也是作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在摄影创作中人们往往忽视了阴影的作用,甚至有意地避开阴影,但它仍然是许多摄影作品中一个生动的要素,摄影者只要稍加思索,就能创造性地利用阴影;从而改进摄影作品。

   学会利用阴影的第一步,是试着增强注意阴影的意识,直到成为一种习惯,并学会区分可能成为作品一部分的有趣的阴影和那种会分散观众注意力、从而破坏一幅好照片的阴影。摄影时,通常我们的眼睛往往只注意主体的趣味点,而忽视了阴影的存在。此外,人眼感受光线强度的幅度比任何胶片所能感受的幅度要大得多,因此,当曝光正常时,照片上的阴影一般比实际的阴影显得更黑,而且还会出现你所没有注意的阴影。所以,学会事先意识到被摄对象上的阴影及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阴影的性质决定于光线的性质。阴天光线散射时形成漫射光,这种光能产生非常柔和的阴影,它不明显,有时甚至难以觉察,因此,往往使被摄主体缺少阴影所赋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与此相反,直射光(包括直射阳光、闪光灯或钨丝灯直接射出的光)则产生硬性的、边缘明显的明影,它与被摄主体上的亮部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获得优美的造型或真实感。有经验的摄影家都知道利用这种阴影的重要性。他们通常用一个光源来获得亮光和阴影,从而在作品中创造出悦目的、栩栩如生的纵深感和真实感。不过,摄影家也告诫初学者,要小心地运用这种技法,否则将导致凹陷的眼窝和难看的鼻子投影。

   一般来说,清晨和傍晚的影子最长,如果在这种时候拍摄,往往可以获得夸张和变形的效果。拍摄时找个较高的视点,效果会更佳。阳光越强,影子就越暗,其效果也就越强烈。黑色的影子由于缺少容易使人转移注意力的细节,因而能产生最强烈、最鲜明的画面形式。

要注意选取那些简洁的、具有鲜明而整齐的形状的明影作为拍摄主体,那将是最生动的、明晰而有趣味的画面。也可以选取那些轮廓清晰的物体的影子用作画面构图。如有可能,还可以按你的意图去摆设它们,以获得所需的画面。但要注意,有时背景上的阴影极易分散观众对主体的注意力。要极力避免阴影成为一种难以辨认的暗色块出现,因为它既会分散注意力,又不能提供什么有益内容。拍摄时稍微动一下脑筋,针对光源仔细选择相机的角度和被摄体的位置,便可以利用背景上的阴影给主体增添新意。

   浓重的、有一定方向的阳影,如果是作为均衡画面或增强透视结构的要素,就会在画面构图中起主要的作用。特别是要注意到那横贯于画面内的人物、建筑物、树木或植物的阴影,它们或许有助于强调画面内的空间,或许将画而分割成几个部分。这些阴影产生的明显的斜线可能会交织在画面中,造成鲜明的抽象图案。

   画面上大面积的阴影,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魅力。美国摄影家E·韦斯顿的经验表明了这一点:“传统的摄影规则,是拍照时着重考虑明影部分的曝光量,而不去顾及强光部分。我的作法却正相反:主要考虑强光部分的曝光量,不去顾及明影部分。”这种方法被证明是韦斯顿作品的成功之处,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大面积的阴影被处理得相当有特色。当拍摄前景很杂乱而又难于避免的景物时,利用明影区域是极有成效的。有时为了拍摄一幢刚完工的大楼,但是突然发现前景区域堆满了来不及去除的建筑机械、旧脚手架和其他杂物,此时便可选择建筑物被强烈的阳光所照射,而前景却处于暗色阴影中的那一时刻来拍摄。这种明影有助于隐没所有会分散注意力的细节。曝光时要记住从强光区域取一个准确的曝光读数,这样,阴影里的细节就会因曝光不足而无法显示出来。无论是清晨或傍晚,由天空中相当低的直射阳光产生的造型,对建筑摄影都很有利。这种光线产生的阴影,不但能显出建筑物的形状,还能表现建筑物的纹理。当天空明暗没有阴影狞在时,建筑摄影家通常却不会去拍照,因为他们知道,此时拍出的照片肯定是平淡而乏味的;

   阴影除了可用作为构图的—‘种要素外,还有其自身的价值。有时,只要你仔细观察,便会在被阴影遮掩的区域中,发现在直射阳光下不可能获得的异常微妙而往往又是美丽柔和的色彩。在明亮的阳光下拍摄的肖像,人物皮肤的纹理和头发的质感可能显得并不美丽,然而,只要稍稍使被摄对象转入阴影区域,并相应地调整曝光量,你就会发现刺眼的东西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系列微妙的、增加肖像魅力的色调。

   在使用胶片方面,美国摄影家约翰·海奇科认为,使用反转片往往可以更好地表现阴影中的色彩;而彩色负片由于有较大的宽容度,能够保持一定的层次,因而会使阴影的效果减弱。海奇科还告诫摄影者,要提防将自身的明影摄入画面。如果背对日光拍照,那么光源投射出的自身的明影,就很可能出现在画面中,拍摄时应特别注意。当然,有时摄影家特意用自己的影子来表示自己在现场,那就是另外…回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