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摘]真名士自风流

 李灏 2010-04-27
几千年来,如果问中国历史上谁最被文化人推崇,那我肯定一下子先想起两位来,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谢安。下决心认真查了一把,结果从唐开始,直到明清,称赞谢安的诗歌数不胜数。至少李白一人就贡献了20首,要再加上他写谢灵运,谢脁的,那就更多。瞧这: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 高情出人间。”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
  “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
  (小注:谢安,自安石,跟王安石的名相同。王安石自己也觉得这很有趣,所以在走访谢安遗迹之后,他就颇欣慰地写诗说,“我名君字偶相同”。这句诗《辞源》上都有。)
  
  再瞧瞧我们苏学士的: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
  
   稼轩先生的: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唯消棋局。”
  
   …………
  
   不举了,不举了 …… 其实除了文学家,历代的史学家对谢安的功业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不过再写这些空话,想必大家也不爱看,史学家的评述,就留待后面再提吧。
  
   言归正传,那就有个问题产生了,为什么谢安一直这么让文化人推崇,李诗仙对他是一生念念不忘,几乎到了崇拜的程度。究其原因,大抵应该在此:

   谢安的人生,实际是文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人生。成就了功业,而又不失自己的性情;艰险中拒权臣匡扶国家,却从不做卑躬屈膝的事。不结私党,功成不居。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一句话来说,处身世间,无论外界如何险恶污玷,他却能站在高处,始终不曾失去内心的高贵。所以《蒙求》中用两个字评价他:高洁。
   周旋官场而能不失自己的尊严,这可实在是文人心里最大的渴望了。别说古代,就说现在,其实也是一样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