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中国已获世界最先进战略轰炸机绝密技术
![]()
美国空军在23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这架B-2型隐形战略轰炸机是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后不久坠毁的。美国空军在声明中表示,一名飞行员在医院接受治疗,情况稳定,另一名飞行员在经过简单检查后离开了医院。B-2隐形轰炸机被视为美国空军的王牌武器,每架造价高达12亿美元。这是美军首次发生 B2隐形轰炸机坠毁事故,这也是全世界迄今发生的单起飞机失事事故中坠毁的最昂贵飞机。 在上世纪80年代,B2隐形轰炸机的研制成为美军的核心机密。B-2型隐形战略轰炸机由美国诺思罗普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于1997年正式服役。B- 2隐形轰炸机又称"幽灵",可以躲避雷达监测,难以被对方发现和跟踪。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该机作战航程可达1.1万公里,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 "和"全球摧毁"能力。在1999年轰炸科索沃的军事行动中,B2隐形轰炸机首次投入实战,引起世界震动。先后参加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B-2隐身轰炸机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78年,1989年确定的采购计划包括1架原型机和132架作战型飞机(其中5架是由原型机改装的)。总费用达600亿美元(1989年币值),平均每架 4.5亿。 建造B—2A轰炸机的最初构想始于1975年。当时,美国国防部所属的“先进计划局”出笼了一个代号为“哈维”的项目,落实到空军,就派生出了XST(实验、隐身、战斗)计划。在这一计划中,将隐身技术运用到飞机上的设想被首次提出。富有研制军用飞机经验的洛克希德公司捷足先登,率先获得了军方的研制合同,并很快拿出两架全尺寸XST样机,初步证明隐身技术在飞机上加以应用具有可行性。 1977年,“冷战”仍酣。为了能隐秘突入苏联领空,寻找并摧毁苏军的机动型洲际弹道核导弹发射架和纵深内的其它重要战略目标,美国空军提出要制造一种新型战略轰炸机,要求它能够避开对方严密的对空雷达探测网,潜入敌方纵深,以80%的成功率完成任务。为此,空军拟制出了“军刀穿透者”计划,把隐身技术的应用列入了具体议事日程。由于洛克希德公司不久前提交的样机受到好评,空军便将生产F—117A隐身战斗机的合同交给了这家公司。随着隐身战斗机的投产,美国国防部和国会要人也开始接受了“隐身轰炸机”这一概念,并于1979正式批准了空军提出的研制这种飞机的申请报告。次年,美国空军就研制“先进战略突防飞机(ASPA)”进行了公开招标,诺斯罗普公司提出的方案得到了首肯。随后,美国空军把该机的研制项目正式定名为“先进技术轰炸机(ATB)”,—这就是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最初名称。 在80年代的最初几年中,B—2的设计经历了几次大的更改。比如,在1984年,就对飞机主翼的设计进行了重大改动,因为空军不仅要求飞机能从高空突入,而且还要能超低空突防,从而带来了提高飞机升力、增强机械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其雷达反射截面等一系列问题,使飞机的设计历经数年才得以定型。 1988年4月20日,美国空军首次展示了一幅B—2飞机的手绘外形彩图,世界为之一震,航空界人士和众多的军用飞机爱好者无不对其独特的外形而啧啧称奇。同年11月22日,编号为AV—1的B—2原型轰炸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时成为美国公众争相一睹的怪物,世界各国的军事刊物也争相对它加以报道。但此后,B—2再次销声匿迹长达数年。这期间,它经历了军方进行的多次秘密试飞和严格检验,生产厂家不得不根据空军方面提出的种种意见和各种苛刻要求不断进行设计修改。在历时整整5年之后, 1993年12月17日,美国空军终于推出了第一架B—2A型飞机。 1997年4月2日,首批6架B—2A隐身轰炸机正式在美国空军服役,另外15架也将按计划陆续交付部队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