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月经疹等气滞气郁、气逆所引起的系列病证,四逆散化裁

 觉金 2010-04-29

便秘(大便燥结、排便困难):用煮熟的南瓜一碗,加入猪油5钱和适量的盐吃下,一日一次,一次见效,3日可愈。

 

便秘  李某,男,43岁,教师,200210月诊。自诉大便秘结4年余,时有腹胀腹痛,曾服果导、大黄等未能多效,每因备课操劳时频发。刻下心烦易怒,胁胀纳差,头目眩晕,四肢欠温,乏力嗜睡,舌苔薄黄腻,舌质偏红,脉弦细而沉。证属肝郁脾虚、湿热内滞,治宜疏肝健脾、清解湿热,方用四逆散加佛手10g、当归15g、苏叶9g、栝楼皮10g、寄生15g、云苓20g。服药9剂,大便通畅,已无所苦,即以原方隔日1剂,连服1个月,大便每天1次。追访2年未见复发。

 

  按:《金匮要略·产后病篇》云:“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乃肝胃失和,气滞血瘀,取芍药和血,枳实行血中之气。今此教师思虑过度,心脾暗伤,肝木乘之,津液失布而便秘时发。以四逆散使肝脾调和,升降相因,则郁热可解,心脾功能自复,津液满润自如,便秘即除。

枳实通便破结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四药组成。原书指证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这里所谓“四逆”,绝非寒厥、热厥之厥逆,乃是气机不畅,阳气内郁,阴阻于阳,不能接续,引起阳气发展性不足导致四肢不温诸症,即气郁致厥。如张锡驹云:“凡少阴病四逆,俱属阳气虚寒,然亦有阳气内郁,不得外达而四逆者,又宜四逆散主之”。再从原书该方用法加减上看,除茯苓外,皆温热之品,可知非少阴热证;又无恶寒倦卧,呕吐清涎,方中未言用姜、附之类,可知其非虚寒之症。又如“咳者加五味、干姜,并主下利”,是五味敛收肺气,干姜温肺散寒,二药又能温中固肾,故“主下利”;“悸者,加桂枝”,通达心阳;“小便不利者,加茯苓”,淡渗利水;“腹中痛者,加附子”,温肾散寒止痛;“泄利下重者……煮薤白”,散结以通阳。由此可知,本方乃宣达郁滞、疏肝理脾之平剂。方中柴胡升阳疏肝,透达郁热;枳实宽中下气,散积通滞;二药相配,使郁者升、滞者散,三焦得以疏利。白芍养血柔肝,配甘草和营止痛以利阴,即“治其阳者,必调其阴,理其气者,必调其血”之意。柴胡得芍药,一散一收,则无升散太过而耗损肝阴之弊。四药合方,疏肝理脾,郁阳得伸。仲景用本方治疗阳郁不伸之四逆证,后世扩大其应用范围,凡气滞、气郁、气逆所引起的系列病证,多由本方化裁用之。只要辨证准确,切中病机,药证相符,皆能应手而效。举例如下:

 

  一、月经疹  刘某,女,37岁,19999月诊。自诉两年来每于经前35天及经期,周身泛起痒疹,色淡红,压之褪色,以胸腹部为多。诊时为经来第1天,伴咽干胸闷、心烦易怒,舌苔薄黄,舌质淡红,脉弦细。证属肝郁血热,治宜疏肝解热,用四逆散加地骨皮15g、丹皮20g、薄荷6g(后下)。服3剂,疹渐退,痒减轻,继服5剂诸证悉除。嘱其以后三个月内经前7天服药,病愈,追访1年未再复发。

 

  按:肝藏血,心主血,情志不畅,操劳过度,致肝火内结,心火易亢,卫外不足,外邪易袭。今仿仲景热入血室治法,调肝清心,解除郁热,即能病愈。

 

  按:浅表性胃炎以胃脘痛为主症,多因饮食不节,偏嗜粘腻厚味,中气先伤;或情志抑郁,肝木犯胃,以四逆散疏木调郁,和胃止痛,多有良效。

 

  按:湿热盗汗临床少见。本例究其发病,乃发热咳嗽在先,过用苦寒之药,伤及脾胃,运化失职,湿浊中阻,致使营卫运行紊乱,久则化热,湿为阴邪,湿热薰蒸,故成盗汗。今以四逆散调和肝脾,通达湿邪,气机渐畅,则汗无所迫而自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