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离跟风 不再从众

 梦中家园 2010-04-29
    前些年,在一些报刊上写专栏,曾经想过写一篇国人从众心理的文章。由头,是首次提出国民经济翻两番概念那时,全国上下一阵风,就连街道居委会定灭鼠计划、要求居民上交耗子尾巴,也要齐齐翻两番的滑稽现象。

    后来还是罢了。不过,自从最近迷上了网络,沉沦在空间、博客,欲罢不能之时,就反复强迫着自己寻回理智,找到根源。恍惚间,跟风、从众这两个成年旧词,无法抑制地跳了出来。

    其实,国人的从众心理与跟风行为,由来已久。远的不说了,就从近几年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文化、时尚潮流来看吧:

    八十年代初,读大学那会,流行出国深造。风行不少年啦,对我的影响是:从穿开裆裤的小伙伴算起,各个成长阶段中,那些个读少年班的,习惯性考试第一的,文理科的奇才怪杰,居然就没几个留在国内。尤其是我读的那个研究生专业,和国际沾边的,每届四、五个正宗学友,90%在外面镀着白金、黑金呢!

    没成想,就在这几年,常常是心里想起那个谁,现在咋样了?过不了多久,就来讯息:咱也海龟啦!

    说这个是跟风,尚属勉强。毕竟,出国深造,在任何时候,都是利国利己的大好事。

    经济、商业方面,则是不胜枚举:炒兰花一阵风时,一棵达摩墨兰,每苗40万元。现在,我家里就有一盆极品达摩冠,140元买来的!

    炒股票更别提了。到现在,其他的不提,唯一后悔的就是:就连我乡下一、二十年不见的,还在老家种地的表舅,都向我打听股票信息的时候,我为啥还不撤呀?!

    文化方面,比较有趣的,是先生于1988年在《收获》杂志开始连续刊发“文化苦旅”专栏散文,并由此开创出“文化大散文”这一新的文化概念。此后,依托此种文化载体,出现了一大批精彩的文章、作家,读者群甚众,并很大程度消解了当时存在的散文不景气的危机,带来了上世纪末,散文的一度极大繁荣。

    不过,接下来的从众心理,导致出现大量模式化、复制性的跟风文章,使得“文化大散文”变成新的“八股文”。目前,已经日暮黄昏。

    还有,什么百家讲坛、周易八卦;水煮三国、梨花诗体;超女、快男;看甲A、甲B,迷中超联赛;孩子学钢琴、老师办补习。文化的、娱乐的、体育的、教育的,不一而足。反正是哪儿有热点,一阵风跟去;见到啥热闹,结帮成对想从。圈子有大小,老少不例外。过程则是惊人一致:都是倏忽间,呼啸而来,带起一片狂风、卷出漫天的黄沙;又都是倏然间,悄声而去,只留下角落里,几根枯枝,几片散叶。

    细究缘由,很难。陈清利弊,更不易。能想到的,无非如是——

    依小人之心揣摩:国人风气,出头的人、事、物总归是焦点。表面看是枪打出头鸟,其实,是自己想做那只挨枪子的鸟。先踩了你,我才有机会跟上。跟的人多了,也就成了风。

    按君子之量度人:泱泱大国,群众为先。群众理念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一带动,从者自然众。

    有利亦有弊:天才不是随时随地都有的,跟着天才学点高招,有机结合为己所用,理当会对促进社会发展有利;而一旦跟错了对象,或者自身缺乏相从的能力,瞎耗时间、精力不说,还给大家添了堵、搅乱了视听,那就是愧对社会、愧对国民啦。

    在纸质文字,广播、电视一统天下的年代,跟风、从众心理虽然从未绝过,无奈平台、载体资源有限,参与途径并不十分畅顺、通达,其行动规模尚易调整,发展程度亦好控制

    只不过,电脑网络一出,一切都改变啦。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一切与电脑沾边的东西,就似电脑自身的型号、价格,一天一个样。而在这个精彩的网络世界里,仅从参与角度来看,没有榜样、群众之分,人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只要自备电脑一台、网线一根、鼠标一个,网络世界就是我的天下!

    这里的从众、跟风,规模之大,跟从者之广,速度之快,变幻之神奇,老实说,我是摸不到边的。

    若不是为了写这个博文,而去搜索记忆,几乎已经忘了:三个月前才迷上的这个博客,出现的时间并不算太久远——2003年。您可能也忘了,是一个叫“木子美”的广州草根女子,用“性爱日记”的专题,将博客这一网络形式,在一夜之间,带到了国人的面前;把网络推向了与电影、电视比肩,并迅速后来者居上的大平台。木子美无心插柳地获得了“中国博母”的美誉,也以她的这个偶然性奠基事件,给网络的繁荣时代,自始镌刻上一丝暧昧的痕迹。

    此后,发帖、传图,网游、视频;韩寒博客骂名人,竹影青瞳贴写真;芙蓉姐姐扮可爱,人肉搜索揭私密......   总之,只要在这个网络大池里,投上一块能激起涟漪的石子,庞大的跟风队伍,就能从各个角度、方位,以各种五花八门、想象不到的形式,势如破竹地把它荡成吞天噬地的漩涡!

    那么,跟来的是什么;相从的结果又如何?

    不说他人,就检讨自己——

    在此次到网络空间安家之前,自己算是网络时代的绝对落伍分子:电脑仅仅是打字、收发文件、检索资料的工具,是游戏机。不想聊天,不会贴文、传图,更不要说空间、博客、贴吧那些高级玩意。生活正常而充实,工作认真、作息按时,花鸟鱼虫、自娱自乐,不亦乐乎。

    不过,渐渐的,还是被网上的热闹牵了魂:翻阅报刊,是日益增多的网上奇文;年终世界大事汇总,热点、焦点事件,流行词汇,多半与网络流行相关;书店畅销书,贴吧文集名列前茅;不懂的问题,网上求教;没有的资料,网上搜寻;购物,不上街,去有啊、淘宝;电视剧不跟电视,网上视频里过瘾;每日大事,网上新闻里寻根求源。这些,都还算正常。

    比较受刺激的是:想当年,发篇振聋发聩的佳作,出本名垂青史的著述,要靠多少的积累、铺垫;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更得经历炼狱般的锤炼了。而现在,只要在这个网上,有了足够的点击率,一切,均可在瞬息间完成!

    作为常人,自然不能免俗。艳照门那会,甚至都幻想着:原来出名如此简单!做了这么多年普通人,何不也与世人赤裸相见一次。谁还不想出个名?

    可惜,还真不是谁都有脱光的勇气。不过,加入网络大军,已是势在必行。

    刚进空间,建起博客,还是带着点崇高、理想的:平时爱玩,身边玩伴有限,去空间里找些花朋鱼友;辍笔数年,到博客里做些心仪的评花论草雅文;在百科、知道里,鉴定一下自己的专业功底,业余爱好的层次。

    谁知道,进去了,没多久,别说北在哪,就连自己,也找不到了。彻底的沉迷、沦陷,身不由己:

    每日关注的,是点击率又升了多少,有几条留言、评论。即使心知肚明:自己给别人下评论时,哪有几篇博文是真正细阅的,还不是为了换取对等的留言、评论。

    上网先查阅的,是知道里又得了多少分,头衔变成了啥样。虽然入乡随俗:回答问题首先不是考虑准确、对错与否,而是绞尽脑汁、花样百出地投提问者所好,博好感拿分。

    尤其是那一天,从头至尾,仔细审阅一番辛苦数月拟就的十来篇博文时,不由自主地感觉到了惧意:除了最先的几篇,是依着当初的思路而成,到了后来,写的都是些啥呀——

    全是些围着各大博客网站上榜文章、首页文体转的,莫名其妙的杂烩呀:榜文流行旅行图片,自己就翻出了成年老照片,还琢磨着以后不管上哪,都把相机挂腰带上;榜文风向变成好友推介,自己也整了几大篇各色好友链接。要不是及时醒悟,估摸着,自己下一步,该去评《赤壁》、论《走西口》,做个不伦不类的影评人啦!

   天哪,失去自我,那么,所做的一切,意义何在!

    万众一辞,全体八股,难道,这不就是跟风、从众的最大恶果吗。自己尚算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及时发现、幡然悔悟,尚可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而放眼望去,在网络里,不分男女老幼,似我这般,为追点击率、博浏览量,而不惜被归入网上空间若干类型的“格式空间人、博客者”,实在为数不少啊。

    行文至此,借着自己的粗浅网上旅历、感受,对已经、即将选择成为空间人的朋友们忠告一声:网络遨游,大势所趋,时代潮流;把握自我,远离跟风,不再从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