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杨联宗源流考

 华夏董氏大全 2010-04-30

董杨联宗源流考

台.董渊源著。

    一、引言

    物有本末,水有源流,人之本源在于宗祖,敬祖尊宗,垂裕裔胄,实为国人固有之伦理道德。本篇为考述“董杨联宗之源流”,以促使我董杨后裔对列宗列祖缅怀追思之意,进而敦亲睦族,克绍箕裘,黾勉互励,承先启后,使我华夏优良传统文化弘扬于海内外。

    考吾董杨血统关系之渊源,当上溯自黄帝。史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姑、嬛、依是也。郑樵《通志》谓董杨均系出姬姓。盖稽考古籍所载,黄帝之裔孙飂叔安生子董父,豢龙事帝舜,赐姓曰董,遂以字为氏;又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曰杨侯,因为以邑为氏焉。是则可见,吾董杨自始原属同姓而分氏。迨至唐宋,复因两族先人之交好,遂尔联宗,于今已历千年。后裔子孙分布海内外各地,人丁何止数十万。而董杨氏家族联谊会早于二十年前(编者按:指公元一九三六年),即已在祖籍泉州成立(按:总会所设于泉州中山中路宝发银楼)。参加者达数十乡,金门、同安、南安、安溪等各县亦先后加入,侨居南洋一带之漳泉十余县董杨两姓华侨亦纷起响应。在菲遂有“旅菲董杨宗亲总会”及其分会之组织,真可谓源远流长,枝叶茂盛,子孙繁昌。

二、董杨二姓入闽之始末

    董杨联宗,系发源于福建泉州府城晋江县。据历史记载,晋邑肇诸永嘉南渡,至唐开元中(公元七一八年)设县,地处海隅,青(清源)、紫(紫帽)、葵、罗(罗裳),四大名山环列左右,枕山漱水,复以晋水蜿蜒其间,山川秀丽,介山海之间,山菁菁而海滨湃,地卤壤狭而岁丰,蔚为闽省重镇;远自隋唐始,即为我国有名之早期对外交通口岸,文化发达,商业鼎盛。至宋室南迁,地位益形重要,泉州船舶货物税之收入,要成为维持南宋朝廷重要之财源。历经千余年之垦拓治理,人才辈出,文风灿烂,古迹盎然。外地人士,远道慕名接踵而至。间有避黄巢之乱而入闽者,竟作避秦之世外桃源。董杨二姓之正支入闽,就历史观之,当在永嘉南渡之后,至唐宋始盛,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湮没不彰,二姓最早之入闽始祖于何时何地迁入,虽难稽考,惟证诸史乘及泉州晋江二志之记载,唐杨廷式以明经举任录事参军;唐昭宗大顺元年(公元八九零年)杨赞禹、五代开平三年(公元九零九年)杨在尧“进士及第”;有宋一代自太宗淳化三年(公元九七八年)杨令问“进士”,历来功名爵位代不乏人,由是可知杨氏发迹闽地当在唐代以前。周成王封弟叔虞为唐侯,姬姓字子于(泉州《杨氏宗谱》作唐叔虞为宣王少子尚父杨杼公)第十二代孙曲沃晋武公子伯侨,归周天子封为杨侯,是为杨氏始祖传至四十八世孙杨思孝,于宋太宗年间(约在公元九八零年)授新县令,移入福建汀州府,未几迁邵武府定居。五十三代孙杨植之长子杨时,号龟山,宋哲宗元佑年间(公元一零八六年)举进士,后升龙图阁大学士。圣赐衣绢白银不受,乞恩于闽省,山无税,地无租,御准永免,闽人至今思之,犹感其赐。杨时载道南归,讲学于滨海(泉州),开邹鲁之风,为闽南理学之鼻祖。故今泉州杨氏宗祠有对联书曰:“金畏四知东汉清风第一,雪深三尺闽南学开先。”

    董姓入闽见诸《董氏家乘》及《泉州府志》者,唐末五代初有董章,章籍光州固始人(今河南省),随王氏入闽,至董思安始落籍晋江,为董姓最早入闽之始祖。迄宋宝庆年间,因功特封太尉光禄大夫、银青上柱国董兴公起,代有显爵。自此一派相承,今日闽台董姓皆其后裔。

三、泉州董杨二姓血统相关之传说

       泉州董杨二姓之血缘关系,一向有二种说法,笔者在十余年前尝亲闻考古学家董作宾氏云:其一,始自董思安,传说谓当思安起兵赴建州勤王时,曾将其后裔附养杨家,后改杨姓。此说因无正式材料可资印证,姑置存疑。(笔者稽之《杨氏家谱》,知当时随王审知入闽者尚有杨明珠。杨与董思安同为光州固始县传庆乡人,而同事王审知,其交好之笃,可以想见。后董思安起兵勤王,将其子托孤于杨氏,亦属当然之事,故此说极有可能。)其二,系源自宋高宗时代,(约在公元一一五七年间),距今八百余年,南宋朝议郎董世兴公,余杭人(今浙江省余杭县古称余杭郡,清为杭州府),仕于闽,与泉州杨梦龄公(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公元一一五七年进士)友善。二人感情弥笃,有逾骨肉,后以子附养杨家,承杨姓。在我国社会向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观念弥漫下,而世兴公竟能以独子承继梦龄公杨姓一派,其舍己为人之义行,实不逊管鲍分金,羊左舍身,诚为泉州董杨联宗千古不朽之佳话。以上二说,证诸史实与情理,均属可信,惟为求信实起见,尚待作进一步之考证。

    四、历史文物之佐证

    (一)《明史》及《董氏家乘》所载:“上峰布政榜眼派,原董姓,祖籍余杭,因祖朝议郎仕于闽,与祖梦龄公情同骨肉之亲,以子附养杨家,承杨姓。传至七世祖贯斋公讳道会,登嘉靖甲子科举人,至隆庆戊辰科登进士,任布政;又万历丙子科,荆岩公讳道宾登举人,丙戍科及第榜眼,授东宮讲官、礼部左侍郎,赠礼部尚书,其男锡荫至刑部郎,题疏恳求恩准复董姓,奉神宗皇帝,御批:“既承久代,不准复姓,钦赐董杨公,仍以杨姓传嗣。”是以贯斋公(杨道会)、荆岩公(杨道宾)后世所设神主,题曰“董杨公”,是亦不忘本之谓也。

    (二)《泉州府志》人物列传元循迹编节林登州集载称:“杨相孙,字敬在,其先本董姓,余杭人,至祖君选(董世兴子)为元从事郎、朝阳县尹,幼孤,从母鞠于杨,从杨姓,居泉,遂为晋江人。父伯渊为泉州蒙古字学正,相孙为泉直学,再补石井书院,能公出纳、斥贫鄙,以严正自持;升仙游教谕,复学田之侵牟者若干亩,摄县事,明邑民事争女、诬蔡甲弟欧嫂坠胎之妄;转长泰教谕,朔望讲谆乎身心之学:迁莆田学正,陈参正陈文龙死事,请旌于朝,留《后村文集》俾传于世。及老,授建宁路摄德化县,时邑在盗,躬造其巢,请隆之。授漳州教授,属以老请退,不允,卒于官,年七十。相孙自童年已有文誉,及游邱蔡之门,尽去凡近,笃志理学,户履常满。为文平实古雅,务以理胜,不事藻绘;天性孝谨,与人交久,无易初心。念祖(南宋朝议郎子君选)成立于杨而杨无后,愿加董以杨之上,俾二祀不绝,上自郡府于宪每时祭祀必均焉”    (三)重修泉州府旧馆杨氏宗祠记

    泉州城内旧馆,于光绪五年(公元一八七九)重修旧馆杨氏宗祠记之碑文如下:

重修旧馆杨氏宗祠记

    泉郡其先南宋世兴公由余杭入闽,本姓董。至君选公,以杨姓入仕,遂为董杨氏始建。明天顺辛巳,慕闲公构成三厅面拱照墙,大门路东西向。历年久日就倾圮,派下裔孙炳荣追念其祖,雨庵公有志重兴,适捷南公旋殁于宫,不果。道光庚戍,其伯父梅生公,任司训假归,复议举行,费浩再辍。炳荣思承先志,而派下力薄费难支,爰议同姓如愿附主乐输捐资者听之,时则南乡口口口云详公喜倡先附,而福、泉、漳、台各外房外支同姓亦踊跃义举,同附口口口作兴事,爰就旧祠择吉重修,中改五厅下向重筑五间,护厝一带购地扩之,始同治癸酉,迄光绪丁丑,凡五载峻。虽祖宗在天之灵,默相其成,未始非派下炳荣之力云。

    光绪五年屠维单阏季秋内阁侍读衔中书选用道曾坑杨浚谨识。    赐进士出身,

    诰授奉直大夫,赏戴蓝翎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龚显曾谨书。    注:上录碑文中,有“口”样,因碑文年久损伤,字迹残缺,编者未敢增添以保史实。

    (四)旧馆驿杨氏宗祠

    二十年前(按:此指公元1936年)由福建金门、曾坑、永宁、沙堤、城区等处宗人联袂赴旧馆驿杨氏宗祠,睹祠内三堂神主,自来迄清均书“董杨公”,辛亥以后则否,乃奉宋代始祖神主拂视之书曰“南宋始祖朝议郎董杨公神主”,其为四世祖书曰:“仙游教谕相孙董杨公”。

    本族杨人盛先生曾于十三年(按指公元一九四九年)返国至泉州谒宗祠,亲见祠中悬有木刻在明神宗皇帝御批:“历史既久,不准复姓,赐予董杨公,仍以杨氏传嗣”。可见,董杨公之称谓,又获大明皇帝所钦赐。

    五、结语

    综合以上由郡志、宗谱、及宗祠勒石文字记载所得,是则董杨二姓源出于一派,当属事实无疑。再证诸史实,可谓源远流长,事迹昭彰,凡我二姓后裔,为发扬我列祖列宗所树忠孝节义之懿范,不分海内外自更应互相奋发勉励,团结无间,光耀门庭,以慰祖先在天之灵,而辉国族之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