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芭蕉

 0夏花1 2010-04-30

芭蕉

百科名片

芭蕉
芭蕉(Basho)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很大,长椭圆形,花白色,果实跟香蕉很相似。常绿大型多年生草木。茎高达3-4米,不分枝,丛生。叶大,长可达3米,宽约40厘米,呈长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叶表面浅绿色,叶背粉白色。入夏,叶丛中抽出淡黄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是前人对芭蕉的形、质、姿的形象描绘。

目录[隐藏]

物种名称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地理分布
栽培技术
  1. 选地整地
  2. 分蔸移栽
  3. 栽后管理
药用价值
  1. 芭蕉根的药用
  2. 芭蕉叶的药用
营养价值


物种名称

  拉丁文学名:Musa basjoo
  英文名称:Japanese Banana
  别名:绿天,扇仙,甘蕉,天苴,板蕉
  科属:芭蕉科芭蕉属

形态特征

  

芭蕉(Basho)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很大。长椭圆形,花白色,果实跟香蕉很相似。香蕉与芭蕉的区别,
  香蕉和芭蕉同属于芭蕉科芭蕉属,是一个家族中两个品种,可从外形、色泽和滋味区别。
  (1)外形:香蕉外形弯曲呈月牙状,果柄短,果皮上有5~6个棱;芭蕉的两端较细,中间较粗,一面略平,另一面略弯,呈圆缺状,其果柄较长,果皮上有三个棱。
  (2)色泽:香蕉未成熟时为青绿色,成熟后转为黄色,并带有褐色斑点,俗称梅花点,果肉呈黄白色,横断面近似圆形;芭蕉果皮呈灰黄色,成熟后无梅花点,果肉呈乳白色,横断面为扁圆形。

生长习性

  芭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而宽,性喜温暖耐寒力弱,茎分生能力强,耐半荫,适应性较强,生长较快。
  山高林密,土地肥沃,十分适合芭蕉种植。这样

的地方产出的芭蕉,个大皮薄,肉嫩细滑,清甜爽口,具有开胃助消食的功效。芭蕉最宜疏松、肥沃、透气性良好的土壤生长;适当的遮光有利于植株生长,更利于提高品质。
  芭蕉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较好。不耐寒,冬季须保持4℃以上的温度,但也能耐短时间的0℃低温。耐半阴,过于荫蔽则植株生长不良,难以开花。由于其叶片为平行脉,结构疏松,极易被大风吹裂,故应选择避风的地方种植。喜湿润,栽培中应经常浇水和向植株喷水以保持较高的土壤和空气湿度,但忌土壤持续积水,否则很容易烂根。栽种时除施足基肥外,每月还应追施腐熟的有机肥1次至2次。

地理分布

  芭蕉多产于亚热带地区,南方大部以及陕西甘肃河南部分地区都有栽培。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用阴凉潮湿肥沃的地方,以沟、坎

、堤、坝、塘边,尤其以洼地为宜。如果选用坡地,要选土层厚、水肥来源好的地方。整地时要把土刨松,把土块打碎,以便栽植后“走马鞭”(即地下茎)蔓延,及时串土生长。
  

分蔸移栽


  芭蕉分蔸移栽一般在深秋至次年早春进行,因为这时芭蕉正处在休眠期,分蔸移栽对植株损害轻,也容易栽活。分蔸时要在已生长5年以上的芭蕉林中,选取当年才从走马鞭上发出的新蔸茎。走马鞭要选植株四周的,因为这样的走马鞭须根发达,串土力强。同时,要避免挖断走马鞭,并要求每蔸上有2~3个一年生的茎。移栽时每窝栽植的蔸茎数要因地块制宜,一般在坎、堤边每窝栽2~3个;在洼地每窝栽1个即可,因为洼地阴凉潮湿,水土条件好,植株易长大。栽植时要把蔸茎直立放在事先已挖好的栽植窝内,放好后,用较细碎的猪、牛、羊粪拌少量肥土填盖即可。
  

栽后管理


  蔸茎栽好后要随即用稻草、茅草或地膜覆盖好,以防止冻害。等大地回暖后再揭开覆盖物。栽后3~4年内要每年施肥盖土1次,以促进繁育生长。施肥盖土要在春季大地回暖、心叶开始生长时进行。把猪、牛、羊粪或土杂肥整细,均匀撒在蔸茎上面,再取肥土覆盖。瘠薄地块要多施些粪肥,肥沃的地块可少施些粪肥。此外,嫩茎开始生长时还应防止牲畜践踏啃食。

药用价值

  芭蕉和香蕉同属一科,外形相似,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芭蕉根的药用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1、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2、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3、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4、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5、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6、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芭蕉叶的药用


  采集
  全年可采。
  性味
  甘淡,寒。
  ①《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大寒,无毒。
  ②《江西草药》:性凉,

味淡。
  归经
  《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用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治热病,中暑,脚气,痈肿热毒,烫伤。
  ①《本草再新》:治心火作烧,肝热生风,除烦解暑。
  ②《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脚气,外用消痈肿。
  ③《中国药植图鉴》:皮及叶:敷蜂、虻刺伤处,可止痛,并有止血作用。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肿毒初发:芭蕉叶研末,和生姜汁涂。(《圣惠方》)
  ②治烫伤:芭蕉叶适量,研末。水泡已破者,麻油调搽;水泡未破者,鸡蛋清调敷。(《江西草药》)
  营养价值
  芭蕉能吃,芭蕉与香蕉的营养差不多,但从中医角度讲,都有润肠通便功效,但香蕉性凉,芭蕉中性,固胃寒者不宜多吃,一般老人宜吃芭蕉。

营养价值

  

芭蕉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五香芭蕉花)
  主料:芭蕉花(450克)
  调料:色拉油(70克) 鸡蛋(120克) 小麦面粉(10克) 盐(3克)
  做法:
  1.芭蕉花放入水中煮2分钟,捞出放入冷水中泡2分钟,沥干水分。
  2.鸡蛋打散,放入碗内,加入面粉,精盐拌匀。
  3.锅中放油烧热,把芭蕉花挂糊,放入锅中炸呈金黄色,捞出沥油即可。[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