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孩子轻轻地说“是的”:亲子如是(一)

 放歌渔者 2010-04-30
 

对孩子轻轻地说“是的”:亲子如是(一)

 

    亲子如是(1)

  蚂蚁通过触角的碰触来向妈妈传递爱和信息。而森林里此起彼伏的清脆鸣叫,是小鸟在和鸟妈妈联系。

  有一个小孩,最喜欢和妈妈玩“呼唤”的游戏:

  叫一声:“妈妈——!”

  妈妈回答:“哎——!”

  再叫一声:“妈妈——!”

  妈妈回答:“哎——!”

  孩子和母亲都是那么的幸福,呼唤、应答多少遍都不厌倦。

  当孩子呼唤爸爸妈妈,呼唤不来的时候,孩子还会做很多的尝试,生病是不是就能得到妈妈的关注和照顾了?调皮是不是就能吸引父亲的注意力了……有很多情况,背后,都是孩子在呼唤爱呢!家长要长一双慧眼,来识别孩子爱的呼唤啊。

  呼唤爱

  洋洋五岁,是好朋友的儿子,他们夫妻也是我的合作伙伴。(此节参见思维导图4。)有一天中午,我正走过一楼的儿童游戏区,要到三楼去讲课,在迈上楼梯的一瞬间,我突然听到背后有小狗“汪汪”的叫声冲我而来。其实这叫声已经有一小会儿了,只是我刚才在和同事们打招呼没有留意到,现在一下子意识到那好像和我有关。我就转过身来找,果然,是五岁的小男孩洋洋坐在游戏区的小板凳上,高兴地看着我,原来是他在学小狗叫。看来,他早就看见我了,怕我发现不了他,就一直学小狗叫,引起我的注意,这是他跟我打招呼的方式。

  好久不见,一看到洋洋,我马上高兴地冲了过去,蹲下来对他说:“洋洋,过来拥抱一下。”终于引起我的注意和强烈反应,洋洋“咯咯咯”欢快地笑着,柔软的小身体就扑到了我怀里,我就抱着他,然后开始跟他聊天。很快,要讲课了,准备上楼的时候,我说:“好了,洋洋,我要去讲课,咱们要道别了。”我们就互相飞吻一下来道别,非常深情的,很愉快、很开心,接下来,洋洋满足地自己在一边玩着。

  就像洋洋会用学小狗叫对我打招呼,希望我能听见他,给了我惊喜和不同的感受一样,每一个小男孩、小女孩都会有自己的方式来呼唤,呼唤在乎的人、呼唤周围的世界、呼唤爱。

  当幼小的他们用了这些方式来呼唤爱,得到了父母和周围的理解与回应的时候,他们小小的柔软的心灵就感到非常满足,心中生不出什么烦恼、忧愁、懊悔,高高兴兴地扭过头去继续玩自己的玩具,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其实,孩子天生并非很多人形容的那样是一张白纸、一无所知,他们满身满心充盈着柔软的爱。

  刚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响亮啼哭,充满着被听见、被看到、被拥抱、被温暖、被呵护的爱的渴望。小婴儿,开始的时候是用哭,渐渐地学会用笑、用表情、用动作、用语言、用行为来与周围互动,向父母亲表达需要、呼唤爱。婴儿是完满的、一应具足的,老子《道德经》中就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把婴儿的状态作为至高的境界形容给世人。当父母不能够明白孩子的呼唤爱而错对他的时候,孩子在世间的挫败和坎坷就在生命轨迹中开始出现了。

在这几年从事亲子教育的过程中,每每听到父母们愁闷无奈地向我倾诉现在的孩子有多么难搞难管难教;向我描述孩子有那么多让人头疼的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什么网络成瘾有之、什么不听话有之、什么好动叛逆有之;向我抱怨在工作如何忙精力如何有限的情况下还要操心担忧孩子,生活怎么这么苦!

  我每次都觉得很是心痛,替父母,也替孩子。

  养育孩子是人生中很享受的事情,现代的很多父母们迫于生活压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和事业,把人生中最多最精华的时间用来陪客户、老板、同事,反而要挤出时间和精力才能和自己最最亲爱的孩子、爱人、家人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还惦记着工作,做不到全身心有品质的陪伴。又在自然的、美好的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光,感受的是“操心”、“担忧”这样的黄连。带孩子成长是不容易的,有时是苦些,不过,孩子的成长也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和享受啊!这同样考验父母的智慧。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爱、有品质的陪伴和关注像小树苗需要阳光一样,是孩子精神世界、孩子心灵成长必需的养分。

  当必需的养分缺乏的时候,出于本能,孩子就会开始呼唤、开始寻找。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也许孩子会表现得很乖巧,期待得到你的关注、肯定。你看到了,同时关注、肯定孩子,有了联结,孩子心就安了。下一次,他同样表现得乖巧。不过,往往,在孩子表现很好时,父母往往觉得没问题,也许就忽略了联结。此时孩子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开始尝试其他方法,比如捣乱、不听话。孩子只要捣乱,通常便会引起父母注意。但此时父母用的方式大多是惩罚、说教、训斥,或置之不理,这些都不是有效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相反,孩子没有真正被看到,呼唤爱的声音没有得到回应,也许,会变本加厉地捣乱,结果父母会怎样,可想而知。

让我心痛的是,当孩子心理上出现一些状况、有很大困扰的时候,家长认为是孩子出“问题”了,便想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或送到别的专家那里“解决”。如果真一定要有一个颇为准确的描述,我想说孩子们只是暂时感染了流行肆虐的“爱的匮乏菌”。这种“爱的匮乏菌”近些年来在社会上、家庭中大肆流行,这种病菌不是其他人,而正是由被感染的孩子的父母,在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心情陪伴孩子的时候乘虚而入悄悄潜伏下来,在父母们看不到、听不到、忽略掉孩子想方设法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呼唤爱的信号时,自内而外从孩子心里、身体里汹涌爆发出来。可惜的是,父母们还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解决之道是在父母那里啊。

让我心痛的是,常常是父母们拿孩子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换句话说自己的经验、知识、智慧不够,不能“摆平 ”孩子的时候,就认为是孩子有问题,而不能反躬自省,自己才是“爱的匮乏”病菌的制造者。只有用心地倾听孩子呼唤爱的密码,破译它,把孩子需要的爱给他,才能够停止制造新的“病菌”。

  我同样心痛父母们。父母们那样爱孩子,恨不能把所有最好的都给孩子。有时给不了,不是不愿意,而是不会啊!

  “我”是一切的本源,当父母们忽略自身的需要、忽略自己对自己的爱、忽略自己对自己的呼唤时,是没办法听到孩子呼唤的。

  我想表达的是,亲爱的父母们,我们也开始好好爱自己,有机会常倾听自己内心爱的呼唤吧!一口气写到这里,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真希望孩子们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能记得你的父母也曾经是小孩,他们也需要爱,也需要孩子给的爱。希望孩子们也能听到、听懂父母爱的呼唤。

  于是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有所醒觉:

  当奶瓶里只剩下一口奶,你的婴儿已经吃饱,他用小小的舌尖奋力推开刚才还紧紧嘬住的奶嘴,小脸扭到一边,别以为他是在跟你捣乱,是故意跟你过不去,非得浪费你辛辛苦苦挣钱买来的那一口奶粉。孩子已经吃饱,虽然他还不会说话,可是已经准确地把“吃饱了”的讯号传递出来。如果你不甘心,又将奶嘴塞到孩子嘴里,他会再把奶嘴顶出来。如果你还是不依不饶,卷起袖子说:“我就不信了,你这个孩子,今天一定得把奶给我喝完。 ”然后不依不饶地再把奶嘴塞给孩子,孩子用力顶、哭啊、闹啊,也没有你劲大,最后只好含着眼泪把那口奶喝下去了,你这才和颜悦色地拍拍他:“宝贝,这才乖嘛。”孩子的心灵于是受挫,有挫败感,在与父母的这次互动中、三番五次的较量中明白了:自己“饱了”的感觉是不重要的,父母的要求远比自己的感觉重要。所以,当孩子用他的动作、眼神、哭闹、情绪、语言表达出某种呼唤的时候,智慧的你,一定是能够识别并正确回应的。

  当孩子沉迷于网络,上网成瘾的时候,你担心说这个世界太花哨了,这个社会太复杂了,你说是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造就了电脑儿童。

  可是在孩子没有迷上网络之前,你在哪里呢?是在办公室里加班还是在陪客户吃饭?你曾用自己的爱心编织故事吸引孩子每天期待着温馨的家庭时光吗?你曾经接纳孩子的伙伴们、把你的家变成孩子们尽情做他自己的乐园吗?你曾经允许孩子可以把不开心、不快乐的情绪带回家吗?在孩子迷上网络之后,你了解孩子在网络上寻找的是什么吗?你明白“上瘾”背后的信息和密码吗?

如果你做到了用心陪伴孩子,孩子被父母充分地爱、接纳、关注,网络、游戏、电视是不能够把孩子吸引到“上瘾”的程度的。
  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孩子觉得不辛苦就能获得关心、关注;养一个虚拟的宠物就可以来寄托自己的爱;打游戏过关时感觉自己被肯定……虚拟世界里的一切,现实世界中都有,只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太匮乏,呼唤了多少次父母都听不到、感觉不到,他的呼唤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其实,现实世界的丰富比宽带宽广得多啊!只是智慧的父母要首先创造宽广、丰富的空间,让孩子听到、看到、感觉到。
  当孩子自己封闭自己,不愿意和人交往,不愿意和父母说话时,他是在呼唤:我想方设法用全部的力量呼唤你们,可是你们都听不到我的呼唤、看不到我在呼唤,既然是这样,我就把自己的心门关上了。连这都是一种提醒:请你们听到我的呼唤!
  当孩子叛逆的时候、早恋的时候、忧郁的时候……不都是在呼唤、在给大人机会听到孩子心里的声音吗?
  孩子需要爱,看起来是多么的执著、简单。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方式来呼唤爱,希望父母能够真正看到他、听到他、感觉到他。
  亲爱的父母们,滤去嘈杂的噪声,留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声呼唤吧!心里有爱的你、智慧的你会丝丝分辨得出,那是天籁之音。

亲子如是(2)

    1.你自己通常呼唤爱的方式是什么呢?2.你能辨别出孩子的特别的呼唤爱的方式吗?3.此刻,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呢?4.你有话要对孩子说吗?

    小男孩问了妈妈一个问题:“妈妈,这是什么味道呀?”天很热,士兵们流汗,味道真的不好闻。听到小男孩的问题,班长心里一紧,咯噔一下,他实在是很担心他的士兵们会尴尬。
  男人的味道与母亲的慈悲
  这个故事发生在天安门广场。(此节参见思维导图7。)
  在天安门广场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国旗班的士兵们每天在固定的时刻列着整齐的队伍在广场上迈着正步威严地走过,将国旗随朝阳一同升起、随夕阳一起落下。
  这些国旗班年轻的小伙子们,都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人才,标准的个头、胖瘦、身材,相貌威武、举止帅气,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个人。
  每天,国旗班的士兵们都穿戴得整整齐齐,为了保持军容军纪、保证仪容仪表整洁,他们三个月换一双皮鞋,因为三个月鞋底就磨破了。
  无论北京的冬天再冷,夏天再热,他们四季穿的制服是一样的,冬天不会穿得臃肿,夏天也不会穿得单薄。对士兵们而言,冬天虽然冷一些但问题还不大,可是夏天到来就会让小伙子们觉得非常非常的尴尬。因为天热,国旗班在天安门广场走正步的时候,汗水经常就会把衣服湿透,一天下来身上就常会有汗臭,这是令小伙子们觉得最尴尬的事。

这个故事是一位国旗班班长分享给大家听的。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国旗班正在天安门广场走正步的时候,像往常一样,很多人在旁边跟着国旗班往前走。这之中有个小男孩,是和妈妈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很崇拜地跟着这些帅气的叔叔们。突然,这个小男孩问了妈妈一个问题:“妈妈,这是什么味道呀?”天很热,士兵们流汗,味道真的不好闻。听到小男孩的问题,班长心里一紧,咯噔一下,他实在是很担心他的士兵们会尴尬。就在这时,他听到那位妈妈蹲下来对孩子认真地说:“儿子,记住,这,是男人的味道。 ”

  当时士兵们心里又骄傲又感动,班长特别特别感激,他觉得这位妈妈真的很伟大,一句话化解了他和他们所有的尴尬,还为他们回馈了尊严、勇气和激情。

  也因为母亲对孩子问题的回应,使得本来是汗臭的味道却丝毫没有影响士兵们在小男生心目中的形象,反而增加了力量。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回应!让孩子也懂得了尊重、理解。我们说,存好心、说好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多么不容易。“男人的味道”背后,是母亲的慈悲,以及小男孩的成长。

  为人父母,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真的能够给予孩子好的回应、正面积极的引导?给孩子好的回应是会让孩子受到尊重、被理解,也教孩子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同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塑造自信、自爱、自尊的自我价值实在是太重要了。父母好的言行,清晰具体的指引,能够使得孩子愿意向

  前看、往前走,能够让孩子上进。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比尔?盖茨一样做一个对全世界有用的人。如果是真的希望,我们不是要求孩子去一模一样地学比尔 ?盖茨,而是自己要来学习比尔?盖茨的妈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有了伟大的母亲,才成就了成功的孩子。

  一九七五年,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念二年级,母亲节的时候,他给妈妈写了一张卡片,卡片这样写道: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人差,您总是在我做的事情中不断寻找我值得赞许的地方,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光。

  只这寥寥几十个字的小卡片,父母们是否看到了其中的秘密?母亲从来不拿儿子跟别人去比,总是在儿子做的事情中找到值得赞许的地方。

科学家有一个著名的令人震惊的实验,记录在《水知道答案》这本书中,大意是,当你对水肯定的时候,它会结出漂亮的结晶;对水恶语相加的时候,它不能结晶;为水祈祷的时候,它也会结出美丽的结晶。听到怎样的话、听了怎样的音乐,水的反应都是不同的。就可以明白,我们人,为什么当你听了优美的音乐,你的内在会那么舒服、那么有力量?与“水知道答案”的道理是一样的,在胚胎状态的时候,我们人类的身体 90%以上是水分子组成,而出生后我们身体当中 70%以上也都是水分子。水尚且如此,种子、孩子更是如此。

慈悲地对待自然、慈悲地对待生命、慈悲地对待孩子,也慈悲地对待自己。不管别人怎样,记得一定要用最好的语言、正面的心念给孩子,要用好的回应来肯定孩子。当然,这“好”、这“肯定”不是夸大其词、也不是虚伪造作,而要恰如其分,才算

  是好的语言、好的肯定。

  母亲也要教会孩子,自己给自己好的回应,这样才能有好的

  心态。当孩子学会自己能够给自己好的回应的时候,回应别人也

  会是有品质的。为什么有些人在人群中就是被欢迎、被喜欢、被靠近?人们走到他身边时会被他吸引?因为他有力量,而且这种力量不会给别人带来伤害、不会让人躲着他,他的力量让人靠近、觉得安心。哪怕别人犯了错,他给别人的都是好的回应,话语中不是负面的指责,而是鼓励、幽默、爱、改错的方向方法。

  为人父母,苦心经营。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好、人际关系好,是阳光的、是积极的。因为父母们清楚地知道,当越多的人认同你孩子的时候,你的孩子就越容易成功、快乐。分辨这种认同并不是“拍马屁”,也不是“牺牲自己讨好别人”,而是在这个世界中,给这个世界用一颗慈悲的心给周围环境周围的人好的回应。秘密就在这里。父母教育孩子,很多的方法,所有的技巧,在背后其实全都是要修炼“好的回应”。先是心,然后是方法,你的眼睛、你的语调、你的表情、你的每一个文字的表达,怎样是正确的、是精炼的,是真正符合孩子内心的,这些都是在修炼好的回应。

  成为最好的自己,

  是给生养我们的父母的好的回应。

  是给社会的好的回应。

  是给孩子的好的回应。

  是给自己的最好的回应。

  无论别人对你怎样,好好地爱自己、慈悲地对待自己。这样,你给别人、你给孩子的回应是有品质的。

  而孩子的快乐成长,也是给父母的最好回应啊!

  只要你愿意,生活中还随处可见很多好的回应。

  讲讲毛毛的故事吧。毛毛五十多岁,从浙江的某个地方来到北京打工,是一名快递员,也负责为我们公司收发快递。

  刚开始给我们送快递的时候,每天进了办公室就冲着公司前台大声嚷嚷“老板娘,送到哪儿?”他大喊大叫的,把所有的前台女孩都叫老板娘,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每次送得不及时的时候,公司员工说“要按时送到”,他便说,“我只要管收的,送不送到跟我有什么关系!”有时是急件,同事就跟他着急:“这个快件你得注明,承诺明天三点钟到,到不了,这个月的钱我就不给你了,你一定要讲职业化素质。”这样对毛毛讲,他就很生气。

另外一位同事对他说,“毛毛你知道吗?认真负责,做到每个细节,你这样干会干得越来越好!”用鼓励、肯定和关心他的方式,毛毛听了就很受用。

  后来毛毛渐渐地变了,来我们公司收快递收得非常认真。一次有一个件要到上海,很急,他就主动打电话问上海的快递接收到了没有,那边说查收到了,他还不放心,让我们的同事再给收件人打电话,确认是否收到了。他说,“你们打电话给对方收到我就放心了。”毛毛的变化非常大。

  后来,我们给他的经理写了一封信表扬他,又专门为他写了一封感谢信。那一天,毛毛事先不知道,他来公司取件,我们说,“毛毛,有东西要给你。”于是,我们就把感谢信念给他听,感谢他帮我们收快件工作认真,还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点点滴滴,我们把它写在信上,就这样念给毛毛听。念完了把信给他说,“好了,毛毛,这是送给你的。 ”

  一个大男人,从头到尾,一句话都说不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接下来合影,他仍然一句话都不说,取了快件就走,是因为他怕一说话或者再留下来眼泪会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从此,公司同事过生日,如果不小心被他知道了,他就花钱买很多饮料和水果,让楼下的保安给大家送上来。他挣钱不容易,大家很不忍心让他花钱。毛毛的女儿在兰州念大学,在图书馆勤工俭学,一个月挣六百块钱,毛毛再赚些钱贴补女儿生活。知道了这个情况,我们就跟他说,“毛毛,如果你的女儿假期里来看你,就到我们公司来实习,可以学些东西,又有些活儿干能有收入。”他就很开心。

  我们已经把他当朋友,他也已经把我们当朋友。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真的是可以创造一个好的回应给自己、给周围人、给孩子。毛毛做了他工作中很多负责任的事情。我们的尊重、鼓励、好的回应,对我们的合作伙伴来说是那么的重要,让他们有信心越做越好。

  我生活中有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就是常常收到亲子课的学员在课程结束回家后因为自己的成长和改变,和孩子沟通,自己的人生、家庭关系改善,有所感悟而写的成长日记。每次收到,看到他们自己和孩子巨大的变化,我都会流很多眼泪,那是感动的泪水。在我手机里收了很多条这样的短信,都不舍得删掉,录进电脑,空时一条一条地重温,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这些回馈对我来说是给我最好的回应,让我觉得我是有价值的,让我觉得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以,好的老师也是鼓励出来的。有人说,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孩子的运气。其实不尽然,你也可以使你孩子的老师成为好老师,做得更好。秘密就是把亲子关系中所学到的心法技巧运用在欣赏老师、鼓励老师、认同老师的方面。当你给老师好的回应时,他就会让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老师。用这样的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我们周围的好环境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看到、认同、理解、鼓励,每个人都一样。

亲子如是(3)

  1.在你生命中,对你影响最大的好的回应是谁给你的?他是怎样给你回应的?2.你愿意和你的伴侣、和你的孩子分享好的回应吗?3.你对自己的好的回应是怎样的呢?

  每晚,国王的子民来到皇宫,在这张床上躺下来的时候,国王就会亲自检查,如果这个老百姓太矮、身体比床短,国王就让大力士把这个人拉长,直到和床一样长;如果这个老百姓太高、身体比床长,国王就让刀斧手把这个人多余的腿脚剁掉,直到和床一样短。

  国王的床

  我相信,除了极少数禽兽不如的人,普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而且“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多数父母,爱孩子都超过爱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父亲母亲的伟大。(此节参见思维导图9。)

  可现状却是,很多家庭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甚至抱怨——“要做这个别做那个”的指令、“不能做这、不能做那 ”的规矩、“不做这个就不能干那个”的交换条件,以及没完没了的提醒、担忧、叮嘱、说教……却缺少温馨平和的爱的氛围。孩子们也纳闷,心里明明知道父母总说是为了自己好,可是为什么感觉不到“这样的好”对自己的支持和力量呢?

  那么,这样的家庭,不一定是缺乏爱,而是父母爱孩子爱得不得当。

  讲一个我改编过的故事。

  有一个国王,他很爱很爱他的子民,甚至胜于爱自己。于是他就收集了全世界最好的黄金及最珍贵的珠宝,打造了一张床。

  这张镶嵌着珠宝的黄金床实在太华丽了、太完美了。可国王还嫌不够,又亲自穿越时空从未来世界拿回了最好的电视、电脑、音响、手机、MP6,配备在这张床上。又用最美味的珍肴来供养睡在这张床上的人。因为爱子民,这个国王就让他所有的老百姓,每晚一个轮流享用这张完美的床。

  每晚,国王的子民来到皇宫,在这张床上躺下来的时候,国王就会亲自检查,如果这个老百姓太矮、身体比床短,国王就让大力士把这个人拉长,直到和床一样长;如果这个老百姓太高、身体比床长,国王就让刀斧手把这个人超出的部分剁掉,直到和床一样短。“拉长”和“变短”的过程中,当老百姓痛苦地喊叫、拼命地挣扎反抗时,国王在一旁也会眼含泪水、爱怜地安慰他的子民:“我是对的。 ”“我是为了你好。 ”“我这样做会使你变得和这床一样的标准和完美。”

最初,子民们听说国王请自己享受黄金床的时候,还会争先恐后地到皇宫报名;没过多久,当大家看到享受过黄金床的人的都已变得有残疾、无法正常行走的时候,就再没有人报名了。国王就开始强行抓街上的百姓去享受黄金床。百姓们害怕极了,纷纷举家逃走,没几天,全国的人都走光了,甚至包括国王的大力士和刀斧手。

守着一座空城,国王非常难过,也很苦恼。他一个人坐在黄金床上,百思不得其解:这张“标准的床、完美的床”,连我自己都没有舍得睡过一晚,我是这样爱我的子民,他们却不领情,还离开我的国度。就在国王想不通、准备睡一会儿,在这张黄金床上慢慢躺下来的时候,国王发现,自己的脚怎么也够不到床边!原来,连国王自己的身材竟然也不是和这张“标准的床、完美的床”一样长的!原来,自己也是“不标准”、“不完美”的!国王醒悟了,可是子民们已经不再愿意回到他的王国。

  听了这个故事,谁都会觉得荒谬,都会说:怎么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愚蠢的国王呢?他“削足适履”的行为也太过荒唐了吧?这个国王的表现哪里是爱他的百姓啊?

  然而,在今天,扪心自问,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是否也像那位国王一样,在心里打造了那样一张“标准”的、“完美”的床?父母们是否在心里都有一个标尺、一个定位:我的孩子要如何做事、怎样说话、变成什么样子……才是我心目中的标准孩子、好孩子,才最完美?当孩子没有办法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改变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就会觉得很挫败,于是不顾孩子是否能够接受,硬是要把他们变长、变短、变胖、变瘦,来符合我们自认为最完美的标准。

  要知道,大多数的家庭,规矩都理应是由长辈、由父母制定的,不管认不认同这些规矩,孩子都是当然的被执行者、被规定者。每每看到很多父母制定了那么多无助于甚至是损害孩子健康成长的规矩,却还泰然自若地强迫孩子执行,我就看到了那位深爱子民的国王的身影。

  有的家长也许会对此提出挑战:古语就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啊!难道不要让孩子遵守规矩吗,那岂不会乱了套?

  可问题又回到家长这里:你能确认你的那些规矩真正可以让你的孩子自信、自爱、自尊,让孩子优秀和卓越吗?日常生活中,当孩子的表现在父母眼里“不够好”的时候,我们父母是不是需要先反省一下自己,要觉察、看到你心里是不是有一个“标准的床”,它真的是科学的吗?真的是合理的吗?你的科学和合理的依据来自于哪里?

  有效的反省能够带来很好的觉察。

  我的亲子课堂上,有些父母是因为孩子有各种各样的状况而“被逼”来学习“亲子关系”的;也有很多家长不是因为孩子有了状况而是为了想办法让孩子优秀和卓越来学习的。

  大家都有很好的出发点。每个人在开始只需问自己一句话:

如果我用我现在的方法养育孩子,在孩子二十岁的时候会不会优秀卓越?问过之后,我们就可以一起沿着“亲子关系”的航线扬帆启程了。

我想要反复跟父母们分享的是:“规矩 ”只是方式方法,当父母成长了,有智慧帮助孩子成为足够自信、自爱、自尊的人时,今天困扰父母们的孩子各种状况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这才是关键、是大方向、是教育孩子的核心啊!

  条条大路通罗马,让孩子自信、自爱、自尊,走向优秀和卓越的路有好多条。规矩是可以修改而变得科学合理的;床可以不要那么华丽贵重,而它的软硬、大小、长短,一定要适合孩子的睡眠和身体的发育。并且,随着孩子的长大,床的条件也要相应配合孩子的成长,而不是孩子去配合床。记住,是床配合孩子,而不是孩子配合床啊!

  所以,我要对家长们说,故事可以改编、标准可以修正,孩子的成长之路却是不可逆转的。

  经由爱孩子的心和得当的爱,父母也必定能够为孩子创造出滋养孩子自信、自爱、自尊成长的温暖空间。这就要看为人父母的智慧了。

亲子如是(4)

    1.觉察一下,你心里有一张“标准的床”吗?2.什么时候,你认为是为孩子好,而孩子却不领情的?3.你对自己有“标准的床”吗?

  某位科学家小时候的一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牛奶,结果没拿稳,牛奶瓶打在厨房的地上,摔碎了。妈妈听到声音,来到厨房,见瓶子摔碎在地上、牛奶流了一地,说了一句话:“你从来没有玩过牛奶瓶摔到厨房的地上是什么样的吧?那只要你注意安全,你的手不要被玻璃划破,玩一会吧。”

  孩子打翻饮料瓶的三个版本

  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做父母的会为孩子做很多事,但有些事做得却没有效果,是无用功。做事情要有效,无效就需要改变做法。(此节参见思维导图 11。)

  做父母也是一样,仅仅是爱孩子还不够,还要学会表达和回应,让孩子真正看到、听到、感觉到爱,才算有效。要知道,爱、传递爱和接收到爱是不同的几件事。

  非常重要并且你要做到的是:让孩子的眼睛看到你的爱;让孩子的耳朵听到你的爱;让孩子的心感觉到你的爱。怎么让孩子看到、听到、感觉到你的爱呢?怎样帮助孩子成长,才真正有效呢?

  在这里我要分享我很喜欢的一段内容,叫做好的回应。

  回应和反应有什么区别呢?反应是本能的,就如膝跳现象;回应则是事情到了你这里,经过思考,你给出的回馈、你的选择。好的回应非常重要。

人和人之间有回应,人和大自然之间也有回应。在新西兰,因为那里的人们把大自然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给了大自然很好的回应,所以那里的自然就回应给人们全世界最好的牛奶、碧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而在德国,从飞机上往下看,触目所及是绿油油的一片。那是因为在很早以前,法律就规定每十家作为一个单位来管理一些树木,如果有一棵树死了,就要拿一个人的人头来换。在这个观念里,树木和人是一样重要的,这十户人家就会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树木。

世界上一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其乐融融的情景令人感动:因为这里的人从不伤害动物,大家和平相处,相安无事。动物们从来都不怕人,小鸟有时飞到你的肩头,愿意啄食你手上的食物,小松鼠在你脚边悠闲地散步。人和动物之间建立了和谐共处的氛围,彼此间都进行好的回应。

  我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只小猫,因为都是妈妈惦记着喂它,所以小猫饿的时候从来不找别人索食,只冲着妈妈叫。这也是一种回应。

  还有件有意思的事,当你想让小动物过来亲近你的时候,一定要让它看到你的手心是展开的。逗小猫就是这样,你的手心展开,代表着对它没有敌意、安全。

  人类也是一样,当警察缉拿逃犯的时候也是一样,逃犯举起手、展开手心的动作很重要,代表不再对抗、不再造成威胁。

  还有大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回应,以及每个人对自己的回应。这些回应,有的是语言的回应,比如你说了一句话,我说:“我知道了。 ”“我同意你。 ”

  而更多时候我们用的都是非语言的回应,非语言的回应会占到整个回应中的大多数。比如,有人有这样的经历,家里有位老人生病,都不能说话了,但你坐在他的床边,他看着你,只从他的眼光里,你就知道他爱你。所以,有些时候,回应,根本不用语言表达。很多时候,你的眼神、你的笑容、你的动作、你手的感觉、你跟孩子所站的位置不同,对孩子的回应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用语言对孩子说“你很棒”“我爱你”!你所有的行为和表现都要让孩子看到“我是爱你的”。

  同时,有人以为不回应就是没有回应。事实上,不回应也是一种回应。在对待一些事情上,有些时候人们选择沉默和对抗。

这也是回应。还有一些心口不一的回应,比如对于父母的一些指令,有时候孩子们表面说“好的好的”,只是为了让父母不生气,不跟父母产生冲突,其实心里想好了另外的做法。但凡属于对抗的、冷漠的、让人无力的回应,这些就属于“不好的回应”了。凡此种种回应,无论是好是坏,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别人或外界给自己一个回应,而是任何时候,当别人、外界给了你一个回应时,你在心里立刻给自己一个好的回应。即便是不好的回应也能转化成好的让自己进步的回应。你完全可以选择,当“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一件好事的时候,别人批评“我”、指责“我”、不喜欢“我”的时候, “我”是马上觉得、认为自己不值得,还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我 ”都会对自己说:我已经努力了,我现在做得是最好的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不喜欢和指责,别人的批评能不能帮到我做得更好呢?我要相信自己!

所以,重要的不是别人如何对待你,而是不管别人怎么对待你之后,你怎样给自己一个好的回应!

  有一位非常有创造力的科学家,讲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同一类事情——孩子打翻饮料瓶的三个版本。

  一次吃饭的时候,科学家的女儿不小心把饮料瓶子打翻了,饮料洒在了桌子上。这时,他和太太看了一眼,什么都没说,就像没发生任何事一样,继续吃饭。女儿于是从容利落地把饮料瓶扶起来,把桌子和地板擦干净。过后,女儿感激地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在我犯错误的时候,你们并没有批评我,也没有大惊小怪,你们给了我成长的空间。”他们只看了一眼,判断了一下实际情况,随之是相信女儿自己知道怎么做,能够把这件事处理得好。本来是女儿犯了一个错,但父母给了孩子一个好的回应:我们相信你能够处理好。这是关于“孩子打翻饮料瓶”的第一个版本。

  又一次,科学家到朋友家做客。吃饭的时候,朋友家一个七岁小男孩不小心把饮料瓶打翻了,朋友夫妇刚要发作,科学家立刻把他自己的饮料瓶也打翻了,朋友看了他这个动作明白了,没有再去指责孩子。小男孩很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自己把饮料弄干净。科学家通过自己的行为给小男孩一个很好的回应,让孩子知道,就算是我们成年人也会有失误、也会犯同样的错。失误和犯错不要紧,只要收拾好、改正它就可以了。这是关于“孩子打翻饮料瓶”的第二个版本。

  为什么科学家能够如此智慧地处理上面的“孩子打翻饮料瓶”的情况,为什么这位科学家有非凡的创造力?因为在这些的背后,还有一个了不起的关于“孩子打翻饮料瓶”的第三个版本。

  在这位科学家小时候的一天,他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牛奶,结果没拿稳,牛奶瓶打在厨房的地上,摔碎了。妈妈听到声音,来到厨房,见瓶子摔碎在地上、牛奶流了一地,说了一句话:“你从来没有玩过牛奶瓶摔到厨房的地上是什么样的吧?那只要你注意安全,你的手不要被玻璃划破,玩一会吧。”孩子玩好了之后,妈妈对他说:“你可以选择用抹布、用海绵或用拖把来把地板打扫干净,你选择用什么工具呢?”他就选择了一样工具把地板擦干净了。之后,妈妈说:“看来,是你的小手拿不住这个瓶子。来,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练习用你的小手拿瓶子怎么样拿得稳。 ”

这位科学家从小是被母亲“好的回应”教育出来的。打翻牛奶瓶,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是犯了一个讨厌的错误,却被这位母亲先变成一个创新的游戏,再变成锻炼孩子学会做家务的一个实践,又变成一个重要的、孩子如何拿稳牛奶瓶的能力训练。在这些好的回应的背后我们看到这位母亲的智慧。本来是孩子犯的一个错儿,母亲的回应把它变成了充满乐趣的游戏和让孩子成长的机会。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好的回应是如此重要。父母的好的回应,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滋养!

  我们从小到大,都收到过别人给予的肯定、赞许、好的回应,这当中也许只是普通的一句话,把它当作动力,就有可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也有时候,周围人给我们的回应不一定好,在这时请不要怨天尤人,重要的是,你如何对待?你给自己什么回应?

  我的一位朋友,少年时代的他调皮、顽劣。上初中二年级时的一天,邻居阿姨对他说,“你这小子就知道玩,没多大出息,我们家儿子多优秀,就比你强。”听了这话他特别生气,也很难过。从那天开始,这个顽劣少年好像突然长大,他开始发奋读书,考上了好高中、好大学,后来又分到了一个好单位工作。回过头来,他说:“我好感谢那位隔壁的阿姨,因为那时她给了我一个不好的回应,她说我没出息,不如他们家儿子,这话刺痛了我,但也激发了我。重要的是,我意识到,不管别人给我什么样的回应,我要给自己一个好的回应。 ”

  在这个世界上,除非你愿意,没有人能伤害你。即便别人对你说出的话是小刀子,只要你不接过来用来戳自己、伤害自己,刀子就伤不到你。把这些小刀子作为警戒,化为正面的力量,这才是一个自信、自爱、自尊的人要选择的。予人予己好的回应是成长的功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